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安邦,1944年6月出生,貴州思南人,現任職於石阡縣司法局。貴州省寫作學會、歷史文獻研究會會員;《海口法制》雜誌特約記者;中國寫作教育家;中國書畫協會會員;麗州書畫社書畫師;中原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是中國蠟染書法創始人,中國寫作教育家。“中華當代傑出功勳藝術家”。2006年,榮獲首屆“中國文藝傑出成就獎”、“中國文藝終身成就藝術家”稱號。其作品送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巡展,傳略被《世界書畫家大辭典》、《中國名人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等辭書收編。

人物簡紹

張安邦,貴州思南人,現任職於石阡縣司法局。貴州省寫作學會、歷史文獻研究會會員;《海口法制》雜誌

授予張安邦先生證書 授予張安邦先生證書

特約記者,中國寫作教育家;中國書畫協會會員;麗州書畫社書畫師;中原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

張安邦出生於貴州銅仁思南縣。思南自古以來就是人文淵藪之地,明清兩代共考中進士36人,舉人321人。且書家林立,北京“頤和園”三字及園內亭台閣匾額18方、楹聯23副均為當時所屬思南府的清代書法家嚴寅亮所書。

在這片具有悠久人文歷史的土地上,張安邦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藝術薰陶。八歲開始學書法,跟其四叔公天天練字背詩,16歲師承我省著名的魏碑書法家張星槎學魏碑3年整,從此對書法痴迷不已。”

司法工作者張安邦先生 司法工作者張安邦先生

憑著對書法的熱愛和強烈的興趣,1982年,他參加中國首屆硬筆書法大賽,從200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給他帶來了極大鼓舞。從此,他更加潛心研習書法藝術,先後於1983至1994年間自費到18個省市區,拜師求教,收藏精品;遍訪民族民間文化藝人,積累素材,刻苦鑽研書法藝術。

在遼寧葫蘆島,張安邦參觀了當時舉辦的全國書畫大賽。隨後又到雲南石林、民族村看摩崖石刻,後又到青海師範大學、塔爾寺拜師取經。以後的日子裡,張安邦的足跡遍布了成都杜甫草堂、廈門鄧石如紀念館、廣州中山園、西安碑林……從這些名勝古地的書法遺蹟中,他不斷獲取創作素材與靈感。

張安邦走上蠟染書法藝術的道路,緣於一杯茶。一天,張安邦剛創作完一幅作品,便到後山去背泉水。回到家放下泉水,走進書房重新斟酌自己的作品。但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一杯茶打翻在作品上,宣紙上他精心書寫的行楷,在茶水中融化成了烏黑一團——原來是小孫子不小心打翻了硯台。在極端惋惜之中,張安邦心有所悟:“要是這幅作品不怕水,不怕揉皺,那該多好?”

專家評論

流淌在蠟染書法藝術中的美
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張一民

張安邦先生作品 張安邦先生作品

習書之道,首先是繼承,其次是創新。中國書法,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傳播廣泛。而具有“中華當代傑出功勳藝術家”、獲首屆“中國文藝傑出成就獎”、“中國文藝終身成就藝術家”稱號的書法家張安邦先生,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作出了創新:讓西南苗家蠟染與傳統書法相結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蠟染書法。蠟染書法的出現,作為一種新奇的藝術創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歷史學家稱:蠟染書法具有中國書法化石之奇效;美學家稱:蠟染書法具有古碎瓷效應。蠟染書法以其自身的特點,在藝林中獨樹一幟,玄妙精深。寫漢字容易,做蠟染也容易,真正走進書法藝術境界的書法家不容易;能把蠟染與書法珠聯璧合進行藝術再創造的書法家更不容易,只有張先生做到了讓書法和民族蠟染保持了最密切的關係,再讓兩者並媾,最後融為一體,產生了力與美,達到心手雙暢,物我兩忘的境界,開創了美學的嶄新領域……

張安邦先生作品 張安邦先生作品

我國的書法藝術是線條運動的藝術,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除了表情達意之外,還可以激發人們的審美情趣,引起人們無限美好的聯想,讓人愛不釋手,並珍藏。書為心畫,蠟染書法是從張安邦先生心田流出來的美。張先生的字,線條圓潤、厚重且具有立體感、韻律感和力感,剛柔交錯,神采飛揚,高深莫測,整體氣勢十分宏大,筆墨簡約,簡與繁相對,產生空靈美。加上蠟染獨有的功能融合而成,這是其它書法藝術望塵莫及的。正如姜夔在《續書譜》中所說:“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蠟染書法成為一種具有氣韻、神采、畫面意境的藝術,是真正具有高品質藝術價值的作品:筆墨統一、和諧生動、流暢飄逸、氣韻統一、氣勢磅礴、千古不朽。在你觀賞的同時從中得到啟發,修身養性,動靜結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對稱中包含著非對稱的自然之美。那雄渾,那古樸,那秀逸,那瀟灑,那文靜,那靈動,那端莊,那險絕,各有特色,美不勝收。它抑揚頓挫的線條節奏強烈地衝擊著我們的感觀,獲得美的享受。欣賞這樣的作品,你就會產生藝術厚重之感,沉浸在愉悅的環境之中。

張安邦先生作品 張安邦先生作品

蠟染書法輕拂徐振,緩按急挑,挽橫引縱,左牽右繞,長波郁拂,微勢縹緲,其中之奧妙一方面依賴於張先生創作技巧的精熟,融進了自己的知識修養和審美趣味。縱觀前賢書法之精皆取象為先,其瑰績巨觀,乃象之至,近而易取者也。書法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抽象而又最引人入勝的藝術,被人們所接受和精神上得到的享受,只有創作心態恬靜自如,創作中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才能寫出真情至性的作品。而中國藝術也往往以表現為主,區別於再現為主的西方藝術。中國藝術的這一美學性格,能夠從中國書法的線條流動中得到最有代表性的體現。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張先生自身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研究。中國西南,尤其是貴州少數民族的蠟染最精妙之處,就在於它有著韻味無窮的“冰紋”。它白賽雪,紅似血,黑如鐵,通過亮、細、勻、艷、雅的形式表現出藝術的精緻之美。其實,冰紋是蜂蠟裂開後,染料在布上留下的天然花紋,象冰花、象龜紋、像蛛網,變化萬千、妙不可言,不是人工描摹。相同圖案的“蠟花”在浸染之後,冰紋也決不會相同,因此每一幅蠟染書法都是獨一無二的。書法出自張安邦先生的手,蠟染出自他的心。書法與蠟染的奇妙結合則出自他創作的靈感。使得蠟染書法在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成為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一種表現。正如網路評價:“這是真正的東方藝術,沒有哪一種藝術可以與之相比!”“蠟染書法是民族神韻……”蠟染書法真正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尊重。

張安邦先生作品 張安邦先生作品

張先生的蠟染書法融進了中華民族自信、自立、自強的靈魂,體現了我們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可謂集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中國蠟染書法藝術具有五大特點:第一、是首創,是獨創,是中國文化與民間藝術相結合的創新藝術,經國內上百位專家學者鑑賞,填補了藝術門類的空白。第二、改變了上千年書法載體(由宣紙改變成布)。第三、不怕水,在水裡不斷浸泡,效果更好。第四、經久耐用,立體感、層次感強,視覺效果特佳。第五、採用手工獨特操作,冰紋自然浸潤,效果獨特。這些由筆畫組成的美妙圖案,這些紋路的奇妙組合,在瞬間讓我們走進想像,然後又從想像中流出,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

張安邦先生作品 張安邦先生作品

中國書協顧問權希軍說:“集天地之精華,創時代之美倫。張安邦先生的書法勁健多次,剛柔合體,瀟灑風神,疏密有致。與蠟染之結合,盡得自然之妙,令人遐思,飛舉,為之神往,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百聞不如一見,當你看到張先生的作品時,一幅一幅無不透露出瀟灑之美、險勁之美、粗放之美、古樸之美、秀逸之美、醇和之美、文靜之美、清雅之美。這些美麗的書法,使你無限鍾情於它,並震驚於它的活力和奇特魅力。從作品中可以看出張先生在書寫這些文字時是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與審美意識,先生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真諦的把握是那樣的精準,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及業內專家學者的讚嘆!

蠟染書法是一門特殊藝術,它博大精深,能把人們帶進一個五彩繽紛、神秘而和諧的精神境界,給人一種清秀美、高雅美和傳統的標準美,在挺健、雄渾之外欣賞一種超然的清淡。投入欣賞,用心去看,去體會蠟染書法的“骨力”、 “姿態”、“神韻”、“氣魄”。你不得不由衷讚美張先生真乃專家學者風範,秉承了傳統的書法特點,又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創造出如此高雅的現代美。張先生的筆在他手中疾厲、徐緩、飛動、頓挫、神采、氣韻,種種意境都從字中表現出來。字型風格虛實相生,其曲如弓,其直如弦,或矯然突出,若龍於川。或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或縱肆婀娜,若流蘇懸羽,靡靡綿綿。通過作品所展示的意境、情調、 風度、品格使你深深的感觸到張先生書法藝術的內在美。不知不覺,你已陶醉其中……

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從美學原理上講:“書法之美,乃形質之美,形質之美乃線條之美”蠟染書法也契合時代精神,表現時代特色,其內容有濃烈的感情,在對作品觀賞之時還可以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去意會、聯想。蠟染書法不僅神奇、有趣,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蠟染書法之美就是來源於張先生激情的流露和創造,是心手雙暢,物我兩忘的自然產物,其格調、情趣、神韻、氣質、精神皆有著內在的制約關係。它們就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讓你、讓我、讓世人動情,讓世界驚嘆!

傳承文化

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張安邦[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2003年初春時節,貴陽版納風情園迎來了上萬苗、布依、瑤等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和遊客,這裡正舉辦著“民歌節”,張安邦的個人蠟染書法展同時在這裡舉行。許多專家學者對他的蠟染書法紛紛留下了評價:“形佳韻靈,嘆為觀止”、“情注筆端,墨藏神韻”、“博取眾長,獨樹一格”……

在2006年貴州省舉辦的“開磷杯”多彩貴州旅遊商品大賽中,張安邦的蠟染書法作品被指定為旅遊產品。
新華社、《人民日報》、《世界華文詩報》、《深圳南報》、《深圳商報》等都對張安邦的蠟染書法作品給予好評。一位新華社記者寫道:“書法家張安邦先生的蠟染書法作品,其大篆顯得鈍、厚、重,氣勢磅礴;草書如行雲流水,如其人、其志、其學……他創造的蠟染書法作品有中國書法化石之奇效!”

《貴州日報》張安邦先生 《貴州日報》張安邦先生

2008年,貴州電視台“發現貴州”欄目組製作、播放了三個專題片,報導張安邦研製的蠟染書法藝術;貴州省委宣傳部編輯的《貴州旅遊商品》一書中,書法類唯一收錄了張安邦先生的兩幅蠟染書法作品。

其間,張安邦的蠟染書法相繼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韓國等十多個國家展出。新華網、中華書法網、民間藝術網、西部網等先後推介。他的蠟染書法精品還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中國書畫家協會將張安邦評為“中國書畫百傑”。2005年國家文化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輝煌中國》一書也登載了他的作品。

蠟染書法具有一種別樣的美,眾多專家人士紛紛進行評論。

貴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黃俊傑指出:“張安邦先生蠟染書法的變革,首先體現在藝術與工業的結合,這是早期先鋒派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心愿。因為這種結合適應了現代工業的特徵和發展的要求,解決了個體勞動和與批量生產的矛盾,滿足了社會日益擴大的藝術需求。”

中國藝術出版社社長、北京金大都畫院院長耿燕芳如此評價:“張安邦研製成功的蠟染書法藝術,展示了貴州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賦予了蠟染文化的新特色,增添了黔文化的新元素,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種創新和升華。”

如今,張安邦的各種頭銜和名譽紛然而至,他則“大美不言”,心中堅守著一個願望:繼續不斷創新,推動貴州蠟染書法藝術向前發展,通過蠟染書法表現貴州,傳承貴州民族民間文化,讓世界了解貴州。
兩門看似截然不同的藝術在書法家張安邦的靈感中偶然相遇,便從此開啟了嶄新的藝術之門———中國蠟染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