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文系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中華文學史料學會理事、天津市當代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天津孫犁研究會顧問等。
研究方向與主要成果
一、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1979年—2002年,先後在南開大學、日本名古屋學院大學、吉林延邊大學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中國當代文學、新時期文學、中國當代作家作品選、中國當代小說史專題等課程,多次被評為系、校、市優秀課程。
主持編寫《新時期小說百篇評析》(1985)。
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名篇選讀》(1985年第1版,1993年第2版,2003年第3版,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高校文科教材)。
合作主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評》(上下,22院校編寫,1986年修訂版被國家教委推薦為全國高校文科教材)。
合作編寫:《中國當代文學參閱作品選》(12冊)《中國當代文學名作賞析叢書》(12冊),《中國當代文壇群星》(3冊),並主編其中的《當代電視劇名片賞析》、《當代兒童文學名篇賞析》,任三叢書編委。
發表論文:《新時期小說人物論》(1986)、《新時期小說中的現代人形象》(1987),《深刻表現傳統人向現代人轉變的心靈歷程》(1988)、《新時期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中的幾個熱點問題》(1989)、《世紀之交文學題材斷想》(1994)等。
二、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研究
1987年,在國內較早開出《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課程,獨立設計教學內容體系。
專著:《現代主義文學在當代中國》(1997,獲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主編:《80年代中國文學新潮叢書》(6冊,1988,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頒發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成果獎)。
主編:《文學爭鳴檔案——1949—1999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爭鳴實錄》(2002)。
發表論文:《論“新寫實”文學思潮》(1991)、《中國當代文學流派綜論》(1991)、《在多元文學交融中新時期現實主義文學的嬗變》(1995)、《90年代中國大陸文學思潮掃描》(1996)等。
三、孫犁研究
對孫犁的現實主義文學觀、孫犁的晚年心態與創作有較深入的研究。
發表論文:《一部“忠實而有分量”的作家傳記》(1991)、《真誠:孫犁現實主義文學之魂》(1995)、《觀夕陽——晚年孫犁述論》(1998)、《尋覓舊夢——評孫犁晚年的思想與創作》(1998)、《說不盡的孫犁——孫犁研究的回顧與期待》(2002)、《孫犁:都市裡的田園夢》(2003)、《巴金、孫犁的晚年心態》(2004)、《痛定思痛各不同——巴金與孫犁晚年創作的比較》(2004)、《“風雲”的另一種色彩——談孫犁抗日小說的藝術個性》(2005)、《一面不褪色的文學旗幟——〈孫犁精選集〉前言》(2005)、《孫犁與〈白洋淀紀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中國現代文學》之一章,2006)。
編選:《孫犁代表作》並撰《前言》(1994)。
合作編選:《孫犁作品評論集》(1981),《孫犁作品評論續編》(1991)。
四、王蒙研究
對王蒙新時期的創作、王蒙的多元化文學觀、理性精神及思想家王蒙有較深入研究。2003年9月,應邀參加“王蒙文學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在大會發言。
發表論文:《藝術王國里的歌神與勇士》(1980年)、《探索通向心靈的道路——評王蒙的小說近作》(1981)、《創造一個多元化的藝術世界——評王蒙的“例外”說》(1983)、《王蒙論——〈王蒙代表作〉前言》(1990)、《跨越世紀——〈王蒙代表作〉修訂版前言》(2002)、《“理性的從容”——論王蒙的理性精神》(2004)等。
編選:《王蒙代表作》(河南人民1990)、《王蒙代表作》修訂版(人民文學2002)
五、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研究
《破譯“心靈的密碼”——讀〈兩代風流〉札記》(1986)、《王朔從文壇匆匆走過》(1995)、《生命“黑洞”的探索者——王安憶近年小說創作的新拓展》(1997)、《革命話語與人性話語——重讀〈紅旗譜〉及對當代革命歷史、革命戰爭題材創作的再思考》(2004)。另外還評論過張賢亮、張承志、賈平凹、劉心武、梁曉聲、高曉聲、張煒、韓少功、諶容、徐遲等人的作品,發表有關文章11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