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戩

張克戩(?-1126年),字德祥,張耆的曾孫,進士及第之後,歷任河間縣令,吳縣知府、衛尉丞、庫部員外郎等職。後任汾州知州,金兵南侵時,他拒絕金兵的招降,率領軍民奮力抵抗,城破之後,自殺殉國,追封康殿學士,諡號“忠確”。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鐵腕施政

張克戩出身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張耆擔任過侍中,是宋真宗的親信大臣。張克戩自幼苦讀經書,考中了進士,出任河間令,後升任吳縣知縣。

吳縣是浙江重鎮,民風驍悍,喜歡爭鬥,當地的豪強大戶依仗勢力挾制官府。以往的地方官為了平穩結束任期了,都沿襲老規矩謹慎處事,從不不生事。張克戩到任後,一改歷任明哲保身的為官之道,依法施政,嚴懲違法亂紀的行為,嚴厲打擊了奸猾之徒的囂張氣焰。朝廷巡視地方的使者把吳克戩的政績上報朝廷,張克戩被召入京師,任命為衛尉丞。

免官再起

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再次為相,仕途一帆風順的張克戩受到了挫折,因為張克戩的堂弟張克公是一名御史,曾經彈劾過蔡京,使張氏家族與蔡京結下仇怨。蔡京復出不久,就以一件小事為由免去了張克戩的官職。

張克戩在家賦閒一年多,才被重新起用,朝廷任命他為祥符令、開封戶曹、提拳京東常乎,張克戩不想任職。就入京辭官,反被留任為庫部員外郎。

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張克戩升任汾州知州。

堅守汾州

連環畫《靖康之亂》中張克戩燒敵營的插圖 連環畫《靖康之亂》中張克戩燒敵營的插圖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大舉南侵,越過黃河,包圍了太原。汾州離太原較近,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將銀硃孛堇前來攻打汾州,銀硃孛堇縱兵四處劫掠,張克戩整頓兵馬全力抗敵。

張克戩首先整頓內部。當時城中有幾十名從燕地投誠過來的漢人,他們私下裡勾結,結成一黨,打算做金兵的內應,張克戩得知此事之後,把他們全部抓起來處死。

清除內患之後,張克戩專心應對金兵的圍困,他多次挑選精悍的士卒騷擾敵營,並出其不意地焚毀了金兵營寨柵欄,失去屏障的金兵被迫撤走。張克戩因功被加封為直秘閣,後經李綱舉薦,加封龍圖閣學士、右文殿修撰。

為國捐軀

金宋太原之戰 金宋太原之戰

靖康元年(1126年)六月,金兵再次進逼汾州城,這一次形勢比上一次嚴峻地多。先是守軍將領麻世堅在半夜裡奪關出城逃跑,接著通判韓琥也在戰鬥中陣亡了。不久太原陷落,張克戩召集士兵和百姓說:“太原已經陷落,我原本就預料到汾州城會陷落。但是從道義上,我不忍心辜負國家、辱沒祖先,我願意與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來表明我的氣節,你們可以撤走,也可以留下來堅守,何去何從,你們自己作主。”

士兵和百姓都伏地痛哭,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您是我們的父母官,我們願意聽從您的命令,誓死效力。”

張克戩於是更加嚴格操練士兵,謹慎防守。金兵到了,張克戩披上鎧甲,親自率領將士登上城牆與敵人作戰,張克戩雖然屢次擊退敵兵,但是增援的部隊卻最終沒有到來。形勢越來越嚴峻,金兵先是攻占了宋軍一直堅守的汾州重鎮平遙,接著金兵又迫降了介休、孝義諸縣。最後金兵攻占了汾州南面的二十個村莊,斷了汾州守軍的退路,並在此製作攻打汾州的攻城器具,汾州陷入重圍。

連環畫《靖康之亂》中困守汾州的插圖 連環畫《靖康之亂》中困守汾州的插圖

金兵完成包圍之後,主帥完顏婁室派遣兩位使臣拿著書信勸降張克戩,張克戩連看都沒看就把信燒掉了。拒絕了敵人的招降之後,張克戩給朝廷寫了一封奏摺,詳細闡述了汾州危急艱苦的情況,招募壯士從小道逃出上報朝廷,但最終沒有獲得朝廷的任何回復。

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底,金兵增派一萬多騎兵前來攻打汾州,形勢極為緊迫。汾州城裡有十個人散布投降的主張,張克戩馬上將他們捕殺並首示眾。

完顏婁室招降失敗之後,指揮金兵大舉攻城,並率諸將在城下督戰,張克戩登上城樓,大聲痛罵敵軍,指揮火炮射擊金兵,當場擊斃了金兵一名將領。

張克戩知道自己身陷重圍,難逃一死,就親手寫下給朝廷的遺表和給妻子、兒女的遺書,從城上把一名士兵縋下去,讓他拿著遺表和遺書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再次攻城,宋軍無力再戰,金兵從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城中,都監賈亶戰死殉國,張克戩則率領眾人與金兵巷戰。金兵懸賞招募能活捉張克戩的人。張克戩見大勢已去,就回到家中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後自殺了。

後世地位

金兵統帥完顏婁室很敬佩張克戩,將他依禮安葬,並設祭壇排列拜祭,還為他修了一座廟。

張克戩自戕殉國之後,朝廷下詔封贈張克戩為康殿學士,賜銀三百兩、絹五百匹,並在他的家鄉張榜頌揚。

宋孝宗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追封諡號“忠確”。

歷史評價

《雲麓漫鈔》:克戩守忻州,亦死事,贈延康殿學士,謚忠確,一門死事者二人,盛哉!”

家庭成員

張克戩與張叔夜都是張耆的後裔,但二人的輩份關係卻無法確定。

《宋史·張叔夜傳》記載:“張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孫也。”《宋史·忠義傳》記載:“張克戩,字德祥,侍中耆曾孫也。”按此記載,張叔夜應該是張克戩的堂叔。

但是,《宋史·張叔夜傳》同時記載:“從弟克公彈蔡京,京遷怒叔夜,摭司存微過,貶監西安草場。”說明張叔夜與張克公同輩,是堂兄弟。而《宋史·忠義傳》也同時記載:“初,克戩從弟克公為御史,劾蔡京。”說明張克戩與張克公是同輩,是堂兄弟。這樣一來,張叔夜就與張克戩是同輩份的堂兄弟了。

《宋史》為元代所修,在此之前,南宋人趙彥衛所著的《雲麓漫鈔》在記載張叔夜事跡時有這樣一句話“從弟克戩守忻州,亦死事,贈延康殿學士,謚忠確,一門死事者二人,盛哉! ”說明南宋史料也認為張克戩與張叔夜是同輩的堂兄弟。

由於史料記載矛盾,所以張克戩與張叔夜的輩份關係無法確定,只能確定他們都是張耆的後裔。

史籍記載

《宋史·忠義傳》、《續通志》均有傳記。

墓址

據《宋史》記載,張克戩殉國之後,金兵將他安葬在汾州張府的後園之中,今早已無蹤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