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儒彬

人物簡介

張儒彬,(1905— ),回族,遼寧新民人,東北講武堂第4期畢業。1938年任第51軍113師337旅674團團長,第53軍116師346團團長,1944年參加滇西對日反攻戰和遠征軍入緬抗戰,1946年任第53軍130師副師長,1947年9月任第53軍暫編30師少將師長。1948年11月1日在瀋陽投誠。後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參事,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淮北抗倭

1938年1月,五十一軍開抵淮北前線,2月5日至7日,日軍在蚌埠、懷遠作試探性攻擊,企圖強渡淮河、渦河,均被五十一軍擊退。之後,日軍渡河攻勢集中於小蚌埠。小蚌埠位於蚌埠對岸。河面狹窄,加之蚌埠船塢停有木船千隻被日軍俘用,故日軍決定對小蚌埠採取中央突破戰略,於8日開始強渡,淮河之役正式揭開戰幕。
10日拂曉,日軍飛機大炮輪番轟炸小蚌埠,六七三團幾乎全部犧牲。正在危急時刻,張儒彬率六七四團奉命前來增援,在小蚌埠街市上與敵展開巷戰,敵我雙方幾進幾出,反覆爭奪。白刃戰前後持續了4個小時,戰況極其慘烈。11日晨,日軍又潮湧而至,六七四團在張儒彬率領下浴血奮戰,在北岸死守不退,子彈打光了,就用刺刀肉搏,數小時內,小蚌埠失而復得,易手四五次。張儒彬團長身先士卒,在左腿受傷後仍大呼殺敵不止。六七四團為戰役的勝利、粉碎日軍打通津浦線的計畫做出了貢獻。

火線投誠

1948年10月,解放軍攻入瀋陽,10月31日凌晨,張儒彬派副營長曹翰奇出來找到解放軍獨立一師指揮所,見到師長管松濤、政委馬毅之、政治部主任鄭效峰,他代表師長張儒彬要求停火談判。獨一師派宣傳科長陸熒代表去暫三十師同張儒彬談判,最後達成放下武器、部隊到北大營集結的協定。接著,張儒彬打電話把3個團長找來,令各部隊脖子上扎圍白毛布,快到北大營集結。11月1日早晨,暫三十師3個團官兵均放下武器,到北大營集結完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