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晸,唐右武衛大將軍。父存敬,梁河中節度觀察留後,累贈中書令,《梁書》有傳。仁願梁貞明初,以勛臣之子起家為衛尉寺主簿,改著作佐郎、左贊善大夫,賜緋魚袋。唐同光初,遷大理正。天成元年,自將作少監轉大理少卿。長興中,歷昭武、歸德兩鎮節度判官。四年,復入為大理少卿。清泰中,除殿中監。天福五年,拜大理卿。八年,轉光祿卿。仁願性溫雅,明法書,累居詳刑之地,議讞疑獄,號為稱職。兄仁穎,梁朝仕至諸衛將軍,中年以風恙廢於家凡十餘年,仁願事之,出告反面,如嚴父焉,士大夫推為孝友。仁穎善理家,勤而且約,婦女衣不曳地,什物多歷年所,如新市焉。仁願開運元年再為大理卿,時隰州刺史王澈犯贓,朝廷以澈功臣之後,欲宥之,仁願累執奏不移,竟遣伏法,議者賞之。開運二年,以疾卒,年五十一。贈秘書監。
相關詞條
-
契丹[五代時期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
契丹(五代時期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一般指遼朝。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916年,遼太祖耶...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魏仁浦
魏仁浦(911年—969年),字道濟。衛州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五代後周至北宋初年宰相。 歷官後晉小吏、後周樞密都承旨、中書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家族成員 史料記載 -
後唐明宗[五代後唐皇帝]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稱帝後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晉王李...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李嗣源[五代後唐皇帝]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原名邈吉烈,稱帝後改名李亶。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唐明宗[五代後唐皇帝]
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稱帝後更名李亶。 李嗣源是晉王李...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
五代十國[中國歷史時期]
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更成為五代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的君主...範圍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包括五代(907年-960年...。 五代十國圖(顧頡剛版) 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唐朝...
範圍 歷史 疆域 民族 政治 -
王全斌[五代至北宋初年將領]
王全斌(908年—976年),并州太原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將領。 王全斌初事後唐莊宗,累任內職。後唐明宗即位時,補禁軍列校。歷仕後晉、後漢、後周三朝,參與...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史料記載 -
後唐莊宗[五代後唐開國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
李存勖[五代後唐開國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 ...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