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亞中(1954年12月28日-),台灣國際關係學者、政治人物,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中國台灣政治學者。
人物簡歷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歐洲研究中心主任,“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為台灣當局外交官,曾任職“外交部”、“行政院陸委會”,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兼任教授。台灣國防大學榮譽講座、“外交部”外交領事人員講習所講座。研究領域涵蓋歐洲、亞太與兩岸。開啟全球化之研究,並著重全球安全與發展。曾任職“外交部”派駐歐洲維也納、漢堡與拉脫維亞等“代表處”,後於轉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時參與大陸政策研究與制定。
主要作品
張亞中專書著作十本,包括《小國崛起》、《兩岸主權論》、《兩岸統合論》、《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全球化與兩岸統合》等書,均為相關學術領域之重要著作。新著《開放政治市場》(聯經出版)一書,闡述其個人的新政治思想。
在兩岸關係研究方面,所著《兩岸主權論》(討論兩岸的政治法律定位)、《兩岸統合論》(論述兩岸未來發展的走向)、《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從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戰略角度析論兩岸關係)等三本書共同構成張亞中教授完整之“兩岸關係思想體系”,為前瞻性之研究,也是對兩岸政府的“國是建言”。面對全球化的來臨,《全球化與兩岸統合》(聯經出版)一書將“兩岸統合”的觀點提升至“國家”戰略層次,論述的內容除了尋求解決兩岸爭議最有效的方案,更在提供當兩岸面對全球化之衝擊時最有利的戰略選擇;它不僅有益於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更有助於兩岸在全球化時代中成功的追求安全與發展。
《開放政治市場》(聯經出版)一書是政治學者張亞中向廿一世紀人類所提出之新的政治思想,期盼為台灣的人民與前途的美好未來作出發想。本書跨越了傳統政治學中“國家、政府、人民”為相互依屬的縱線思考限制,主張將政府從國家與人民的縱線中抽離,也就是人民有權主張“開放政治市場”,可以在不離開自己的土地基礎上與外國政府訂立契約,以擺脫必須依附於“自己的政府”統治的枷鎖,選擇一個能夠帶給自己利益的政府。張亞中並認為,唯有經由“開放政治市場”,人類的多重認同方有可能建立,文化與文明之間的融合與尊重才有希望真正的實現,追求世界和平的全球治理也才有機會成真。“開放政治市場”因而是人類已經“開放社會”與“開放經濟市場”後的下一個必要選擇。本書並以台灣作為範例來論述,希望為台灣未來的前途提供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思維,使台灣能夠擺脫掉歷史地緣的宿命,創造出美好未來的無限生機。期盼經由這本書,“給台灣一個機會,許世界一個未來”。
社會參與方面
張亞中於2004年5月參與民主行動聯盟的創建,並任總召,於同年8月開始進行反軍購運動,並且於9月發起反軍購遊行;2005年3月張亞中又以反對修憲為名,與其他學者、社運界人士與台大學生合組“張亞中等一百五十人聯盟”參選2005年台灣地區任務型“國代”選舉,並以1.64%的得票率當選五人,張亞中本人也當選“國大代表”;但於5月30日請辭。
2005年十月,張亞中、黃光國等人以民主行動聯盟名義邀請“中央研究院”等七位院士共同發表《兩岸和平論述》,主張未來兩岸和平與發展且建立在“‘整箇中國、兩岸平等’、‘兩岸統合’、‘和平不武’、‘基礎協定’”的架構下推動。
在台灣國際地位研究方面,張亞中繼《兩岸主權論》、《兩岸統合論》、《全球化與兩岸統合》三本書後,另撰寫《小國崛起》、《台灣和平島》兩書,主張台灣對外的發展戰略應該於“一個中國”之外另尋出路,在“整箇中國,兩岸平等”、“兩岸統合”的基礎下,以和平非武裝的方式建構未來。
相關著作如下:
《小國崛起》(2008年)《全球化與兩岸統合》(2003年)《國際關係總論》(2003年初版、2007年二版),本書為主編《開放政治市場:全球治理台灣》(2002年)《兩岸統合論》(2000年)《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2000年)《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1999年)《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1999年)《兩岸主權論》(1998年)《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1998年)
人物觀點
2018年12月,兩岸攜手共創繁榮——台灣各界人士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投書媒體說,對大陸改革開放必須給予高度肯定。40年改革開放讓7億多人脫貧,大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