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衰變

弱衰變

在弱衰變中,保持較少的守恆量,除了能量、動量、角動量、重子數、輕子數、電荷外,其他量子數都不守恆。這些量子數的改變遵循某些確定的選擇規則。如:①所有強子總的奇異數S只能按ΔS=0,±1變化;②如果ΔS≠0,則;③在半輕子衰變過程中,強子總的電荷Q與ΔS有關係ΔQ=ΔS等。

弱衰變

正文

弱衰變:β衰變-內部結構模型表弱衰變:β衰變-內部結構模型表 上表註解:
強子(夸克)與輕子的大統一:
v中微子與u上夸克互為轉換,e-電子與d下夸克互為轉換。
v-反中微子與u-反上夸克互為轉換,e+正電子與d-反下夸克互為轉換。
e-電子(上表1號)加v-反微中子(上表2號),合成W-弱玻色子-易衰變逃逸
《W-弱玻色子-衰變逃逸,即中子衰變為質子(β-衰變);W-弱玻色子-疊加壓回,即質子衰變回中子(β+衰變能量需大於1.022MeV)》
(見上表n中子第一族1號及2號夸克)
弱相互作用引起的粒子衰變現象。因為除了傳遞電磁相互作用光子和傳遞強相互作用膠子外,其他所有的粒子都參與弱作用,因此,弱衰變是粒子物理最普遍的現象。粒子弱衰變的壽命在十幾分鐘到10-13 秒的範圍內。
弱衰變的一個典型例子,也是人們最早發現的弱衰變現象就是原子核的β衰變,它是原子核里的中子衰變造成的。β衰變現象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裡存在著一種新的基本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通過對β衰變產生的電子的角分布的測量發現了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現象。
在弱衰變中,保持較少的守恆量,除了能量、動量、角動量、重子數、輕子數、電荷外,其他量子數都不守恆。這些量子數的改變遵循某些確定的選擇規則。如:①所有強子總的奇異數S只能按ΔS=0,±1變化;② 如果ΔS≠0,則弱衰變;③在半輕子衰變過程中,強子總的電荷Q與ΔS有關係ΔQ=ΔS等。
描寫弱衰變現象的理論,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才建立。目前人們公認為比較成功的理論是電弱統一理論。雖然實驗上已經發現了它所預言的W ±、Z0 粒子,但理論中含有的黑格斯粒子是否存在,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配圖

中子弱衰變內部結構圖中子弱衰變內部結構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