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兒戲

簡介

弦兒戲是流傳於山西省夏縣廟前鎮的民間小劇種,大約形成於清嘉慶年間,因早期的弦兒戲伴奏是用三把同樣的絲弦板胡,故弦兒戲又被稱為“六弦戲”。弦兒戲屬於套曲體,原有曲調17個,現保留常用的有“鬧調”、“淒涼”、“五更”、“崗調”、“赴場”、“扭絲”、“背官”等7個。此外“青油罐”、“不得緊”、“緊述”、“慢述”、“半碗”等曲調均已失傳;在器樂使用上,以弦奏為主,主奏樂器有大心板鼓、大心馬鑼、棗木梆子、小戰鼓等。主要劇目有《白玉兔》、《珍珠衫》、《花柳木》、《燒骨記》、《回龍閣》、《陰陽扇》、《小姑賢》、《會風扇》、《張連買布》、《三伙打灶》、《磨房相會》等。

歷史淵源

弦兒戲是流傳於夏縣以廟前鎮王嶼口村為中心,輻射郭張店、坡底窯等周邊村莊的戲曲小劇種。因早期的弦兒戲伴奏是用三把同樣的絲弦板胡,故弦兒戲又被稱為“六弦戲”。夏縣廟前鎮位於溝通晉、陝、豫三省地帶,是華北通往中原地區的樞紐,歷代不僅是商賈雲集的商業重地,而且商旅繁盛。這一帶民歌基礎雄厚,並且自古就有迎神賽社的習俗,主要劇種有蒲劇、眉戶等,還有鑼鼓、雜戲、高蹺、龍燈、耍獅子等民間藝術,給弦兒戲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土壤。清鹹豐年間弦兒戲已經成熟。

基本內容

弦兒戲原有曲調17個,據上世紀80年代的調研資料,當時保留常用的有【鬧調】、【淒涼】、【五更】、【崗調】、【赴場】、【扭絲】、【背官】等7個。此外還有【青油罐】、【不得緊】、【緊述】、【慢述】、【半碗】等曲調已失傳待考。弦兒戲的音樂有獨特的風格,屬於套曲體。弦兒戲以弦奏為主,早期弦兒戲中打擊樂器不夠完整,主要有大心板鼓、大心馬鑼、棗木梆子、小戰鼓等。從曲調情緒上可分為悲愴沉重、悠揚纏綿、平穩歡快等基調。【淒涼調】是弦兒戲多用的調,又稱“傷心調”,樂句結構為三句一起波,第四句重複,曲譜中多用的“4”和填詞的拖音下滑音給人有悲傷蒼涼之感;【半碗】是吸收碗碗腔的半句;【赴場調】突出地保留了民歌的味道,唱腔為緊五句。以吐字狠、緊、重的特色,為弦兒戲所獨有;【扭絲調】突出了晉南民歌的《繡荷包》《小放牛》的味道。

基本特徵

弦兒戲從曲牌的名稱看與眉戶有密切關係。在曲調的音律及韻味上也有近似的地方,但它是以弦索曲調為主,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過門基本上沒有,尚有一氣呵成之感,常以悠揚纏綿、悲傷蒼涼的特色而受到人們喜愛,弦兒戲和其他劇種一樣,行當分生、旦、淨、末、醜。在清末民初時期,蒲州梆子與“東路眉戶”已發展到壯闊地步。弦兒戲以它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其他劇種爭芳鬥豔。弦兒戲藝人都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學唱腔,是一種獨特的劇種,至今有這樣一句俗話“學會弦兒戲,其他班子不能去”。後隨著演出劇目較多,吸收了蒲劇打擊樂,但不同的是弦兒戲不完全運用蒲劇鑼鼓點,從而豐富了弦兒戲打擊樂高亢激越的色彩,為塑造多種不同類型的人物創造了條件。

瀕危狀況

抗戰時期,由於戰亂,弦兒戲曾一度停演10年左右,解放後又重返舞台,1953年弦兒戲在聞喜演出受到好評,弦兒戲枯木逢春。“文革”期間,弦兒戲被禁演。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夏縣文化館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發掘搶救,根據老藝人的清唱,記錄了四本長達10萬字的傳統劇目。目前弦兒戲劇團已不復存在,劇目基本無法恢復,弦兒戲瀕臨失傳的命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