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矢[漢語辭彙]

弓矢[漢語辭彙]
弓矢[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弓矢,漢語辭彙。

拼音:gōng shǐ

釋義:1、弓箭,出處《國語·周語上》,

2、武藝,出處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

詞目

弓矢

拼音

gōng shǐ

引證解釋

1、弓箭。

《易·繫辭下》:“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

《國語·周語上》:“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漢 班固 《白虎通·考黜》:“好惡無私,執義不傾,賜以弓矢,使得專征。”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戈鋋開雪色,弓矢向秋毫。”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進取果由命,不由趨險艱。穿楊二三子,弓矢次第彎。

明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銘》:“王士驌、喬一琦等,吳中狂生也。會聞海上倭警,因招集鄉勇,挾弓矢以自衛。”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召虎私謂伯陽父曰:‘前童謠之語,吾曾說過恐有弓矢之變。今王親見厲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篤。其兆已應,王必不起。’”

2、借指武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音樂在數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