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張鄱陽湖

《弓張鄱陽湖》是一部章回長篇歷史傳奇通俗小說。小說以饒州府鄱陽縣歷史上唯一的武狀元、農民兒子張鴻翥,演武弓射、殿試奪魁、上馬能武下馬能文、不阿附袁世凱,毅然斷弓、歸里務蔬圃的傳奇軼事為主線,在脈絡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首義史實的基礎上,反映了悠悠古縣人傑地靈,滔滔鄱湖物華天寶。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弓張鄱陽湖》通過張鴻翥人生歷程的這一主線,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風雲和鄱陽的風土人情及人性的價值取向。它不但極具可讀性和趣味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深層次地揭示了鄱陽人敢為人先、奮起而進所特有的人文涵藏和精神之所在。

作者簡介

姚道生,1943年出生。筆名商置。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鄱陽鎮東湖村人。鄱陽縣二輕工業局局屬幹部。曾榮獲市、縣、局先進工作者、優秀廠長等稱號。現為北方創作中心高級創作員、江西省詩詞學會會員、鄱陽湖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張巡文化研究分會會長。參加《鄱陽縣2005縣誌》《鄱陽縣地稅志》《鄱陽縣軍事志》《鄱陽縣人民醫院志》《鄱陽縣軍事年鑑》《鄱陽縣政區大典分卷》以及《鄱水之陽·富饒之州》和縣政協文史辦主編《文史資料進士篇》與《一湖水一鄱陽湖鄱陽篇》的編撰工作。所發表的詩、詞和《湖城品韻》等作品則散見於各報副刊及雜誌。新編贛劇饒河調大型古裝歷史神話戲劇《柳母傳》,在張王廟廟會連續三屆公演,深受觀眾喜歡,成為廟會必備節目。反響極佳。

圖書目錄

第一回 嫦娥奔月殲奸寇 饒州鑄刀思良師
第二回 名師收徒東湖畔 古剎驚偷掌碎碑
第三回 薦福高僧談禪事 銀溪儒俠析疑緣
第四回 節外生枝田主貪 較力解紛箭理通
第五回 弓開梅花郎妹心 槍留義誠青石坡
第六回 鄉試中舉定良緣 系虎橋頭伏怒牛
第七回 喜結連理武會友 匪賊尋仇東湖村
第八回 宗武悲訴失父恨 當鋪無信欺良善
第九回 夜半奪鐲鬼敲碗 樂伯獄中得奇遇
第十回 雙珠罹災鄱陽湖 千里查盜馬鞍山
第十一回 恩怨分明故人助 雙珠現蹤斗義莊
第十二回 拜莊誤困戴天明 怒箭克敵單珠還
第十三回 灑淚別師赴京路 古祠野村怪事生
第十四回 相會橫山玄女觀 三英共援斗惡擂
第十五回 黃河激流匡復舟 鴛鴦長帶俠情萌
第十六回 痛懲浪人救宮女 殿試智勇搏猛虎
第十七回 秀雲怡英明月情 無忌贈槍傳警訊
第十八回 楓林救人吻喉針 陷阱療毒患難共
第十九回 白雲皎月寺中會 百日變法危機生
第二十回 夜闖宵禁刑部獄 春花秋水伊人心
第二十一回 總管探監賺休書 藥用“天地知心紅”
第二十二回 文武狀元相揖別 京津熱血戰外敵
第二十三回 奉命護駕解友圍 樂伯殉義蜂子死
第二十四回 丁憂起復赴湖北 德安夜失藩庫銀
第二十五回 推官濫刑三代冤 受任特使察竊案
第二十六回 蛛絲馬跡問現場 誠服山夫雨中車
第二十七回 一枚荊刺一支紗 蒙家村訪四湖邪
第二十八回 鬼怪祖宗懲鬼怪 策反匪首破匪寨
第二十九回 平等相待照肝膽 良友反目兵械廠
第三十回 大勢所趨奉義旗 情寄長弓鄱湖水
附 小說之外的武狀元張鴻翥
後記

後記

宋賢范仲淹知饒州,覽東湖而嘆為觀止。有“湖為硯,督軍台為印;妙果寺塔為文筆,建學於此,當出狀元”之贊。雖然文正公不是算命先生,其預言倒也不是偶然興來之巧合。
東湖山水比西子,湖光瀲灩,山色疊翠,賞心悅目,豈有不鍾靈毓秀之理。從北宋景祐三年到清末光緒二十年,時隔八百五十餘年,饒州府鄱陽縣鄱陽鎮東湖里村,農人之子張鴻翥攀桂登黃榜,高中甲午科,成為鄱陽武舉科考歷史上唯一的一名武狀元,印證了范公於仁山智水中,所悟出的先天蘊必然、後天育發展的哲者遠見。
如今又有賢哲提出“鄱陽人行”的名言。短短一句話,卻是發聾振聵力千鈞。令人認識自我觀念更新,敢為人先奮起而進,深層次地揭示了鄱陽所特有的人文涵藏、精神風範和前進方向。
推介歷史文化傳統,顯示代有人才輩出;述說與時俱進輝煌,昭彰崛起振興未來。為家鄉吶喊,此乃鄱陽人分內事耳。
幼時常聽鄉人老者講說狀元故事,而今思來,猶是歷歷在目。聞其褒則心往,聞其貶則心惑。為了察根究因,通過訪錄,查閱其族譜,網上探詢,蒐集相關之資料,去蕪存菁以求其正後,循依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事件直至辛亥首義,以及袁氏篡共和稱帝的歷史順序,以通俗小說形式撰寫出張鴻翥上馬策兵戎,下馬理民情,不阿附袁世凱,毅然棄職歸故里為主線的傳奇逸事,演義鄱陽的名勝佳景,特優物產和人文風情。
文中主要人物雖有的易名,卻有其事和原型。如易名樂伯者是鄱陽鎮解放街人,宗武者則是原磨刀石鄉桂湖姓祖名武之人,易名為明月諸人即屬皖省反清光復會中人。都是隨著張鴻翥的故事而出,就不一一贅述了。擬文因心高手低,雖然難人大師之目,卻是盡了心力也無奢望,唯求博看官茶餘飯後一笑,知曉本縣有這么一位武狀元,於願足矣。
張鴻翥雖身處於封建社會,但他能在當時內外矛盾尖銳、新舊鬥爭激烈的情況下,潔身自重並傾於新潮,尚有可取之處,不失為開明和有民族正義感之人。古人對此也多有評譽。除清孝廉張公尚賢老先生著文贊他“上馬能武、下馬能文,為不可多得武將”外,更有薦福寺私塾余浩先生在其六十歲影照畫像上,將其一生經歷寫為“豈搦管所能傳”而歌之:“幼公廬畔,系虎橋邊,產生英傑,風致翩翩。擅弓刀石,橫掃無前,鰲頭占獨,蝥弧登先。金鑾侍衛,執銳披堅,方圖報國,倏賦歸田。東湖玩水,薦福尋煙,避囂遠市,話隱招禪。以娛晚景,以終天年,吁嗟乎!其雄武不可及也。其高尚之忠節,夫豈搦管所能傳。”
有老師曾和我談論過張鴻翥狀元及第,為什麼沒有起造狀元府事。我想張鴻翥家境貧寒,能將茅屋改成前後兩進、中帶天井的青磚封檐瓦屋,上懸御書狀元及第匾,在當時也算是很不錯了。
張鴻翥欽點花翎頭等帶刀侍衛加三級狀元及第,奉旨乾清門行走,躋身君殿側;前三代祖人誥封武顯將軍及誥命夫人(現存縣博物館中,1952年由其家取出的光緒聖旨和大刀等物,可為實證)。又於光緒三十年其父張永春歿時,在其武顯將軍的封號上再晉為振威將軍,也可見朝廷的寵信之重。
考清史,漢人能在乾清門供職而獲此殊榮者,除了嘉慶年間一位叫楊芳的漢侍衛,那就是鄱陽人張鴻翥了。考其忠節情操,當可為東湖之驕傲,鄱陽之驕傲。
《弓張鄱陽湖》共三十回、二十餘萬字,其中難免有差誤和不妥之處,尚祈閱者諸君不吝指教和匡正。同時藉此付梓之機,對此書在寫作過程中予以關心和大力支持的上饒市政法委原書記孔宗亮,鄱陽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鬍柏濤,《鄱陽報》社原社長杜克鋒、編輯劉志強、張新冬,省民政廳政權處虞烈東處長一併予以敬忱和謝意。
風雨山風雨相從,東湖浪湖浪激滔。古人已隨風雨去,東湖依然涌波濤,卻是換了人間,又聽龍吟虎嘯。浪花尖上看弄潮,當喜鄱陽英傑輩出倍自豪。
姚道生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撰稿畢
2003年1月8日《鄱陽報》節選連載
2013年6月修校畢

序言

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侶,江海回思耕釣人。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
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嶺津。
唐袁皓·及第後作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的科舉制度,從隋大業元年(605年)始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止,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多個朝代,歷時1300年。據有關專家學者考證統計,歷史上記載有名姓的文武狀元也只有777名,其中武狀元293名。千千萬萬文武才俊,在這“出將入相”的主要通道上,能奪冠而為狀元者倒真的是鳳毛麟角。雖然唐詩人袁皓進士及第後,有“不覺龍門是口津”的悲喜和歡愉,但宋代大文豪蘇洵卻發過“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慨嘆。歷史證明,這些在科舉仕途上脫穎而出的狀元們都是時代的佼佼者。這些佼佼者在中國歷史政壇、文壇上不僅留下了深遠的影響,而且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蹟。
自古以來,“文治武功”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勘禍亂的思想,發揮了教化民眾、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政權、保護國家安寧的重要作用。故《書經》有“乃文乃武,相與並論”和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之說。雖然文、武狀元,在世人眼中的歷史影響及認同價值取向有所不同,但他們在歷史上的作用卻是相得益彰。因此自武周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創導開始,歷代相沿選取武官的武科,同樣不失為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創舉。
江西省鄱陽縣歷史悠久,古今人文薈萃,中國歷史上700多名文武狀元中,竟占有兩名:一為宋治平二年(1065年)文科狀元彭汝礪;一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武狀元、殿試欽點花翎頭等帶刀侍衛加三級、上三代晉封武顯將軍和誥命夫人、獨占鰲頭的張鴻翥。
張鴻翥是鄱陽縣東湖里村一個農民的兒子,自小在家幫助父親放牛乾農活,稍長隨師學武習文,由武生、武舉、進士到武狀元,一路考來一路坎坷,因此他也就十分珍惜自己通過奮鬥來之不易的成就。光緒二十年十月(1894年),朝廷選任他為乾清門侍衛、乾清門行走,負責內廷侍值稽查官員出入、帶領被引見的官員入覲皇帝和扈從皇帝出行。按清朝官制規定,乾清門侍衛、乾清門行走之職,應從一等優秀侍衛中的滿族成員中選拔,稍次於侍從皇帝近前、居武官二品的御前侍衛、御前行走。漢人中能得朝廷如此倚重者,除嘉慶年間的楊芳外,則是張鴻翥,而別無第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張鴻翥因父親張永春病逝,奉旨回鄱陽“丁憂守制”,賦閒在家。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慈禧相繼駕崩。宣統元年(1909年)溥儀繼位,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此後不久清廷兵制改組,張鴻翥奉旨起復,結束侍衛生涯,外任湖北參將仍官秩三品兼漢陽兵器廠監造。1911年,張鴻翥奉義旗支持辛亥革命留職湖北,民軍不費一槍一彈取兵器廠,直到他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辱國條約二十一條及稱帝洪憲,憤而棄職歸里務農蔬時止。
縱觀張鴻翥一生,他出身式微,官職侍衛身在皇城大內,沒有轟轟烈烈的軍事建樹,也沒有同科文狀元張謇辦實業、建女子學校的歷史影響,但他卻是錚錚鐵骨、憂國憂民、深具民族氣節。他與張謇聯名上書支持戊戌變法維新以圖國強;他在同鄉京官翰林院編修周承光的指導下,勤奮學習文學大進,倚馬乾言書法佳:他待湖北德安營士兵如兄弟,常常勸導士兵學習文化知識為國效力。他返歸故里後,從不張揚十年京城侍君側的名和事,草履布衣荷擔入市,公平買賣童叟無欺,始終不失農民本色。
古人云:“江山之好,亦賴文章為助。古今不朽之業,其必有藉以存乎。”遺憾的是,對於狀元這個群體的記載,因年代久遠,所留完整的、有價值的資料卻不多。而對於武狀元張鴻翥的記載,雖散見於不同版本的狀元名錄中,《鄱陽縣誌》中也記有其名,卻僅限於名姓、籍貫、中狀元朝代年號等臉譜化的描述,無以立傳。但欣慰的是,泱泱大國不乏有識之士、不乏有心之人,鄱陽縣東湖村姚道生老師本著保存中華歷史文化之精神,孜孜以求、鍥而不捨潛心研究,歷時數年撰寫出20餘萬字的描寫張鴻翥一生事跡的長篇傳奇小說《弓張鄱陽湖》。小說通過張鴻翥人生歷程這一主線,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風雲和鄱陽的風土人情以及人性的價值取向,可讀性、趣味性俱佳。
作為鄱陽人,我為鄱陽縣驕傲,因為可愛祖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與其同名,就在其境內;為東湖里村驕傲,因為它誕生了武狀元張鴻翥,也是我中學母校所在地;更為張鴻翥驕傲,因為張鴻翥是我祖母的父親,是我的先人,是我家族的榮耀。姚道生老師著有狀元張鴻翥的小說,對我和我的家族而言,是一件喜事。更令我感激的是,作者以要找一位張鴻翥的後人作序為理由,再三誠懇邀請我為此書寫序。盛情難卻之下,寫此短文,代為序。
2013年6月16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