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2849 |
男 | 6760 |
女 | 6089 |
家庭戶戶數 | 371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2723 |
家庭戶男 | 6670 |
家庭戶女 | 6053 |
0-14歲(總) | 3106 |
0-14歲男 | 1649 |
0-14歲女 | 1457 |
15-64歲(總) | 8803 |
15-64歲男 | 4653 |
15-64歲女 | 4150 |
65歲及以上(總) | 940 |
65歲及以上男 | 458 |
65歲及以上女 | 482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2303 |
資源環境
植被面積2000公頃,森林面積15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9%。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無霜期286天,年均降水量890毫米。
經濟發展
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2月,綿陽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冬乾春旱,在素有“乾壩王”之稱的三台縣建設鎮,旱情尤為嚴重。建設鎮現種植小麥4780畝、油菜4280畝,受近20年不遇冬乾春旱影響,特別是二台土以上小麥受旱嚴重,預計該鎮小麥、油菜產量損失分別在30%、10%左右。
面對嚴重的旱情,建設鎮黨委政府,及早謀劃,思路明確,積極組織民眾利用深井提水抗旱,利用圍水池、塘、堰等抗旱,並加大投入,積極修建機電提灌站,抗旱措施具體。同時抓好當前小春田管,以盡力提高小春單產,降低損失。為了彌補小春損失,明確提出小春損失大春補,實行大春抓早,做到了宣傳早發動、計畫早安排、措施早落實,特別要求小春受旱絕收田塊,及早改種大春作物,已改種300畝,彌補小春損失。
鄉鎮建設
2005年,經過多方努力,建設鎮結合全縣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及武引配套工程建設項目,在紅衛斗渠灌區內8村9村及與花園、老馬、光輝交界的地段內硬化了農毛渠11條(處)6231米,興建蓄水池150餘口,改善灌面950畝,新增灌面250畝,投資達70多萬元。建設鎮水利工程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除了縣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外,關鍵在於採取的新措施和新方法。
一是加強宣傳,開好“三會”。建設鎮在動員組織民眾搞好渠道硬化建設的工作上,加大宣傳力度,召開了廣播會30多次,書寫標語100多條。同時認真開好了村幹部會、戶主會和民眾會,重點做好工程建設的目的意義、做法和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二是做好工作,爭取各級的支持。該鎮黨委政府領導多次向縣上領導匯報,並做好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縣上各部門也給予大力支持,縣水務局、縣武引局多次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搞好設計規劃和施工管理,並在施工過程中自始至終把好質量關。
三是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的自治作用。工程所在村村民委員會認真組織發動民眾,在動員民眾自願出資出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基礎下,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由民眾投工投勞投資,廣泛參與,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
四是搞好工程的帳目公開、民主管理。在工程建設中,工程所涉村社按照工程段,每社推選3位農民組成財經小組,資金和勞動力的管理使用均由農民自己管理,及時公開。
行政區劃
建設鎮轄10個行政村,分別為:石古廟村、梓潼廟村、涪建村、乾壩王村、建國村、長遠村、曉光村、木林村、泉水村、北坪村,1個居民委員會。
交通情況
縣道中立路貫穿建設鎮轄區,連通中太鎮、建設鎮、花園鎮、蘆溪鎮。綿遂高速途徑建設鎮乾壩王村、曉光村,在花園鎮境內設有出口,經中立路到建設場鎮,行駛距離為5公里;西綿高速途徑建設鎮涪建村,在中太鎮境內設有出口,途徑中立路到建設場鎮,行駛距離為6公里。
公共運輸方面,由建設鎮往返綿陽富樂車站的客車數量眾多,建設鎮起止時間為6點至17點,富樂車站起止時間為6點至19點,平均每小時一趟。由中太(長樂)至三台的客車途徑建設場鎮,早高峰半小時一趟,平均1小時一趟,去往縣城交通便利。
經濟概況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842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3620萬元,第二產業639萬元,第三產業41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120元,人均增長1071元。農作物總面積2883.1公頃,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488.1公頃,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糧食總產量8305噸;經濟作物面積732.6公頃,油料總產量1628.6噸;年末生豬出欄14752頭,牛出欄539頭,羊出欄147隻,小家禽出欄21.4萬羽,畜禽總產值達1153萬元。農業總產值23776萬元。
通過推進“油橄欖”產業發展,幫助綿陽佳樂農業有限公司和綿陽潤禾投資有限公司及梓富源油橄欖生產合作社,採取林地流轉方式,全年新種植油橄欖133.3公頃,種植面積已達666.7公頃;通過推進大蒜產業發展,“巫家溝大蒜”參加第二屆“綿陽造”農產品展銷會,大蒜種植面積得到進一步鞏固,大蒜年內種植總面積在333.3公頃以上,實現年總產值2500萬元,人均收入2000元;通過推進畜牧產業發展,對40餘家養豬大戶進行“點對點”聯繫;全年新增養禽大戶4戶,養豬大戶6戶,養牛大戶4戶,全鎮規模養殖戶已達53戶,全年畜禽總產值達1153萬元。
社會事業
全鎮實現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覆蓋達98%,農民參合率達100%,城鎮居民醫療參保率保持90%以上,小額人身保險參保人數達2883人,參保率達65%,同比增長50%;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適齡人員就學率達100%。認真落實計生獎扶政策,強化流動人口和育齡婦女管理,計畫生育率達到89.09%,年內處理超計畫生育48人,徵收社會撫養費21萬餘元。2013年通過強化就業促進,對60名下崗職工進行就業培訓,新增城鎮就業人員達到150人對2500名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勞務輸出達3100人,勞務收入2635萬元,人均增收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