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簡介

作 者:黃愛寶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05369
出版時間:2011-12-01
版 次:1
頁 數:286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主要依據和運用相關政府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結合自然資源與自然生態環境及其治理的自身特點,來演繹與闡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即“兩型”政府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構建了“兩型”政府價值理念、職能定位以及建設“兩型”政府的制度安排和面向後工業社會的“兩型”政府建設思路的理論分析框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政府研究》明確地將“兩型”政府作為研究對象,所提出的新觀點具有一定的學術創新意義,所構建的分析框架對於其它政府範式研究以及節約行政學和生態行政學理論研究也具有直接的參考借鑑意義,所提出的建設“兩型”政府巨觀路徑與基本對策也具有明顯的實踐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黃愛寶,哲學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後:南京工業大學政治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主要從事哲學、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倫理、生態政治和生態行政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等刊物轉載:主持和參與國家以及省部級等課題7項:主編與參編著作以及教材多部。

目錄


引論
一、選題背景動因
二、相關文獻綜述
三、研究內容及方法
四、創新與不足之處
第一章 建設“兩型”政府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 “資源節約型政府”與“環境友好型政府”的意蘊及其契合
一、“資源節約型政府”的內涵定位與基本特徵
二、“環境友好型政府”的內涵定位與基本特徵
三、“資源節約型政府”與“環境友好型政府”的契合關係
第二節 建設“兩型”政府的理論資源
一、墨子的“聖王節用”觀
二、亞當·斯密的“政府節約”觀
三、馬克思的“廉價政府”論
四、毛澤東的“機關節約”論
五、“行政生態學”理論
六、“生態行政”、“綠色行政”、“環境行政”理念
第三節 建設“兩型”政府的時代價值
一、政府改革創新的新目標
二、政治文明發展的新標誌
三、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內容
四、低碳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第二章 “兩型”政府的價值理念
第一節 基於政府範式理論視角的我國現代政府價值理念系統
一、“範式”及“政府範式”概念
二、我國現代政府範式的價值理念系統
第二節 服務型政府建設與政府節約服務和環境服務的價值理念
一、服務型政府與政府節約服務與環境服務的理論內涵
二、從服務型政府建設看政府節約服務與環境服務的實現路徑
第三節 責任政府建設與政府節約責任和環境責任的價值理念
一、責任政府與政府節約責任與環境責任的理論內涵
二、從責任政府建設看政府節約責任與環境責任的實現路徑
第四節 法治政府建設與政府節約法治和環境法治的價值理念
一、法治政府與政府節約法治和環境法治的理論內涵
二、從法治政府建設看政府節約法治與環境法治的實現路徑
第五節 透明政府建設與政府節約信息公開和環境信息公開的價值理念
一、透明政府與政府節約信息公開與環境信息公開的理論內涵
二、從透明政府建設看政府節約信息公開與環境信息公開的實現路徑
第三章 “兩型”政府的職能定位
第一節 引導型政府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管理職能模式~
一、從“引導型政府職能模式”談起的概念解讀
二、適合中國國情的政府職能定位發展方向
三、強化引導型政府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管理職能的路徑
第二節 “兩型”企業成長與“兩型”政府職能定位
一、“兩型”企業內涵及其成長的善治意義
二、“兩型”政府在推進“兩型”企業成長中的主要職能定位
第三節 環境非政府組織發展與“兩型”政府職能定位
……
第四章 建設“兩型”政府的制度安排
第五章 面向後工業社會的“兩型”政府建設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但其明確生成要與“生態學”一詞的誕生和“生態學”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關。生態學為德國生物學家E.海格爾於1866年最先提出,他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有機體及其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之後,生態學經歷了向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交叉和滲透的發展過程,成為一門在同其他學科相互滲透與相互交叉的過程中迅速擴大自己學科內容和學科邊界的綜合性學科。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一書問世和70年代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研究報告的發表,促使了生態學向人類社會和自然界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理論方向發展起來,生態學廣泛地向經濟、技術、政治、法律、社會、歷史、美學、倫理、哲學甚至宗教等眾多學科滲透,推動了許多新興學科的產生。當生態學發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相互作用問題的研究層次時,就已經具有了哲學的性質和資格,它已經形成了人們認識世界的理念視野和思維方式,具有了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性質。①可以說,當代生態學已經成為追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價值觀的生態文化意識的代名詞,生態學的發展歷程就是見證著人類生態文化意識不斷覺醒的過程。我國有學者指出,人類文化在歷史上可分為不同的階段,即人類最早的文化是自然文化,古代社會的文化是人文文化,現代社會的文化是科學文化,而現在將向生態文化的方向發展,生態文化就是21世紀人類克服生存危機的新的文化選擇,是人類發展的綠色道路,是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共產主義統一的道路。②可見,生態文化體現與代表著人類走向未來的先進文化和高級文化,是人類正在努力實現但又尚未完全實現的理想文化目標。而政府作為一個系統的存在與發展樣態,必然會是作為其環境的各種經濟、政治和文化等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