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

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

作者:弗萊德里克 (作者), 張育南 (譯者), 陳虹徽 (譯者),機械工業出版社於 (2009年10月1日) 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
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120解答了101個建築設計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從建築入門必須的知識,到弄清楚建築設計過程中容易熟視無睹的問題,以一圖一文的形式,將複雜的建築學問題轉化為卡通式的圖解思考,將作者對建築學和建築設計的感悟輕鬆地表現出來,絲毫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

《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不僅對於建築學初學者非常有借鑑意義,對於許多成熟的建築師和建築學教師,可幫助其在解決複雜問題時返璞歸真。

編輯推薦

亞馬遜建築類暢銷書,《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英文原版榮登2008年亞馬遜的建築類暢銷書榜top1;兩年內被翻譯成11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兩年內在美國超過6次印刷,暢銷超過80,000冊;原版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在建築圖書領域享有盛譽。

建築師的案頭書

建築學子的口袋書

建築教師絕對需要的一本書

媒體推薦

即便一個簡單的建築,也是一種創造。建築學的學習既吸引人又常令人迷惘:創造從何開始?設計怎樣展開?問題如何深入?優劣如何比較?作者以簡練生動的文字和圖畫,回答了學習建築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有知識性的解疑,有技巧上的點撥,有設計方法上的指導,有思維方法上的啟發……讀起來頗有趣味。 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開卷肯定有益。

——袁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袁鑌簡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清華大 學綠色建築設計與工程中心副主任,曾任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副院長、總建築師)

建築教育本身是一門紛繁複雜的藝術,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如何成了一名建築師,而要讓一群懵懂少年真正感悟建築,往往需要花費教育者多年的心血。從事建築教育的人不僅要有熱情與毅力,更加需要努力從各種渠道繼續深化對於建築的理解。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熱愛建築教育的教師,同時也是一名職業建築師。本書內容出自他對建築設計及建築教育持之以恆的思考,對從事建築教育的人士深入淺出地理解建築學和闡釋建築有很大幫助。

——仲德昆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仲德昆簡介: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弗萊德里克 譯者:張育南 陳虹徽

文摘

建築師會使用不同的線型來表現不同的效果,但是建築線型最特別之處在於畫圖時會線上條的首尾都加以強調。這種做法能夠讓線型清晰、穩定,並且讓圖畫看起來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如果線條的力量在末端減弱,你的圖畫就會讓人感覺柔軟無力和模稜兩可。要想讓你的線條看起來堅定而有力量,可以線上條的首尾各加一個小圓點或筆觸往回收。

線條交匯時要有輕微的重疊。這樣能夠避免交角處過於圓潤。

畫草圖時,不要讓毛糙糙的筆觸布滿紙面——也就是說,畫線時不能將線條分成許多小段來畫,那樣會讓線條看起來含糊不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有條不紊、流暢地移動你的鉛筆,從頭到尾完整地畫出一根線條。另外,在正式繪圖之前構建輔助線會對作圖很有幫助。即便是繪圖完成以後也不要擦掉你的輔助線——它會讓你的圖面看起來更有個性和生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