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新安江

建德新安江

新安江,是富春江錢塘江的上游,上接安徽省休寧縣。古航道,水色美。

歷史沿革

建德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中華文明之光之稱的“建德人”就誕生在這一方古老的土地上,上世紀七十年代,經中國科學院考古鑑定,“建德人”距今已有五萬多年的歷史。正是古老的“建德人”從新安江走向“良渚”,走向“河姆渡”,走向大海之濱,才有了中華民族的海洋文明,建德也因此可以稱之為我國海洋文明發祥地之一。從這一點上引伸開來,我們與上海也是有歷史淵源關係的。
建德從公元225年的三國時期建縣,至今已經有近1800年的歷史。自唐神功元年起,建德作為州府一級的歷史,一直延續到公元1960年,前後時間長達1200多年。
縣名由來: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三國志·吳書·孫韶傳》“孫韶,字公禮……權為吳王,遷楊威將軍,封建德侯”。又據《三國志·吳書·大帝記》,孫權為吳王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孫韶封建德侯也是這一年。建德置縣為公元225年,孫韶的故鄉在建德,原建德縣的轄境為孫韶的封地。故此,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取建功立德之義

區域位置

建德市地處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杭州——黃山黃金旅遊線的中段,位於北緯29o13’~29o46’,東經118o54’~119o45’。東與浦江縣接壤,南與蘭谿市和龍游縣毗鄰,西南與衢州市衢江區相交,西北與淳安縣為鄰,東北與桐廬縣交界。東起姚村鄉金郎坪村,西至李家鎮翁家村,長約90公里;南起三河鄉畢家村,北至下包鄉胥嶺村木塢尖,寬約47公里。總面積232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2.28%。市人民政府駐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號,距杭州市區150公里

自然資源

市境地處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連處,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為特色,大部分地區地質構造屬錢塘江凹槽帶,山嶺屬天目山、千里崗和龍門山系。千米以上主峰有12座,主要分布在境域西北和東南。山脈大致呈北東向西南走向。整個地勢為西北和東南兩邊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水系由周邊向中間匯集,主要河流由西南流向東北,與山脈走向基本一致。
境域水系屬錢塘江流域,有新安江、蘭江、富春江3條幹流及38條中小溪流。新安江在市境西部的芹坑埠入境,由西向東流經新安江城區、洋溪、下涯、馬目、楊村橋,在梅城與蘭江匯合後流入富春江;境內全長41.4公里,流域面積1291.44平方公里。蘭江在三河鄉入境,自南而北流經三河、麻車、大洋、洋尾,於梅城東關匯入富春江,境內長23.5公里,流域面積419.38平方公里。富春江由西南流向東北,經烏石灘、七里瀧,於冷水流入桐廬縣;境內長19.3公里,流域面積615.75平方公里。壽昌江是新安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李家鎮長林大坑源,主流長65.8公里,流域面積692.3平方公里;河道曲折,集流時間短,河床寬淺,總落差428米,比降大,流速快,暴漲暴落,且易造成洪澇災害。
境域山地和丘陵占全市總面積的88.6%。北部和西部山嶺由古生代到新生代的砂岩、石灰岩和頁岩等組成,侵蝕明顯,切割較深,山勢陡峻,相對高差達400~600米,坡度常為30~40度。南部為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勢平緩,坡形渾圓,坡度一般在15度以下,谷地也較開闊。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215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9.4%。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壽昌江及蘭江兩岸,土地肥沃,排灌條件良好,是本市的主要農耕地帶,也是商品畜禽的重要產區。

建德市資源狀況

境域耕地面積為29901.79公頃,占境域總面積的12.85%。水域總面積8592.11公頃,占境域總面積的3.69%。其中河流面積7515.63公頃,水庫面積1076.47公頃,分別占水域面積的87.47%和12.53%。園地面積5839.87公頃,占境域總面積的2.51%,主要種植茶、桑、果等經濟作物。據1999年森林資源調查,境域有林地面積15.5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5.4%。境域多山地丘陵、緩坡,發展種養殖業迴旋餘地較大。
境內生物資源豐富,據查明,有森林樹種700餘種,藥用植物700多種,動物140多種,其中有44種動植物資源屬國家重點保護對象。現已初步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有26種,礦點63個。主要礦藏有石灰岩、白雲石、大理石、花崗岩、石煤、銅、鐵、鈾等,其中石灰石儲量最大,出露面積約85平方公里,估計儲量143億噸。建德氣候溫暖濕潤,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協助建立的全國10個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縣之一。立木蓄積量359.15萬立方米。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蠶桑、柑桔、嚴州白梨、里葉白蓮、新安江牌草莓、板栗等。其中茶葉為全國重點生產縣之一,柑桔、板栗、生漆是浙江省重點產區;里葉白蓮潔白如玉,質地優良,為浙江省名土特產;嚴州白梨晶瑩如雪,肉質細嫩,南宋時即為皇家貢品。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水資源、水力資源較豐富,水資源總量18.5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6.81萬千瓦。水質極佳的淡水資源,又為大水面網箱養魚奠定了基礎。
建德山川毓秀,境貫“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資源豐富,是國家首批公布的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新安江水電站的建成,使新安江城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為江南難得的旅遊休養勝地。

氣候環境

2005年,全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少、蒸發接近常年、日照偏多、雨日偏少。冬季,氣溫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偏多,低溫天數多;春季,氣溫繼續偏低,日照偏多,降水略偏少,雪災嚴重;夏季,氣溫偏高、高溫天數多,梅汛期降水特少,伏旱嚴重;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秋旱嚴重。全年出現2次大到暴雪、1次局地冰雹大風、局地雷雨大風和5次颱風外圍影響及伏秋旱等災害性天氣。
氣溫比上年有所回落。年平均氣溫17.0℃,比常年偏高0.3℃,比上年偏低0.4℃。年極端最高氣溫38.9℃,出現在9月20日,比歷史極值低4℃,比上年低1.9℃;年極端最低氣溫-6.3℃,出現在1月1日,比歷史極值偏高2.4℃,比上年低2.2℃。月平均氣溫1月、2月、3月、5月、8月和12月比常年偏低,其中1月、2月和12月均比常年偏低1.7℃,為1986年以來近20年最低值;其他月份比常年偏高,其中9月比常年偏高3.4℃,創歷史新高;4月比常年偏高2℃,為歷史第3個高值年。全年≥35℃的高溫日數53天,比常年多17天,比上年多6天。高溫天氣主要出現在6月10天;7月21天;8月11天;9月10天;10月1天。高溫最早出現在6月3日,為35.5℃;高溫最晚出現在10月1日,為37.5℃,10月極端最高氣溫創歷史新高。全年≤0℃的低溫日數34天,比常年多6天,低溫天氣主要出現在1—3月和12月,其中1月9天、2月5天、3月5天、12月15天;≤-5℃的低溫日數1天。12月低溫日數之多僅次於1967年和1975年的18天。≤23℃的秋季低溫初日出現在10月3日,比常年遲20天;≤20℃的秋季低溫初日出現在10月4日,比常年平均偏遲6天。終霜,出現在3月19日,比常年推遲13天。初霜,出現在12月6日,比常年推遲15天。
日照比常年略偏多。全年日照總時數1811小時,比常年偏多54小時,比上年偏少229小時。7月、10月接近常年;1月、2月、5月、8月和11月比常年偏少,其中2月和8月分別比常年偏少47小時和65小時,為歷史同期第5和第6個低值年;其他月份比常年偏多,其中,4月208小時,創歷史新高;6月220小時,為歷史同期第3個高值年。

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GDP)達到9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8.49億元,增長13.3%。三次產業結構為15.9:55.2:28.9。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為19450元。完成現價工農業總產值266.93億元,增長24.2%。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全市財政總收入為108748萬元,為年計畫的101.5%,比上年增長23.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8623萬元,為年計畫的100.3%,增長31.1%。
[農業]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市完成現價農業總產值226119萬元,為年計畫的100.5%,比上年增長8.3%。農村經濟總收入18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4%。 種植業結構繼續調整。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和高速公路建設,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為29.94萬畝,比上年減少0.11萬畝;大田結構調整面積20.3萬畝,比上年增加1.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0.78萬畝,比上年下降3.6%;草莓20150畝(“過江”面積為7348畝),下降8.8%;蓮子10600畝(“跨鄉”面積為3280畝),增長6.0%;花卉苗木2.83萬畝,增長13.2%;香榧1.8萬畝,增長16.1%。 效益農業快速發展。蔬菜產量24.75萬噸,比上年增加4.92萬噸;油菜籽8487噸,增加97噸;茶葉3337噸,增加214噸;水果13.68萬噸。建成草莓、柑桔、茶葉等無公害基地面積15.73萬畝;有機茶基地面積2.02萬畝;新增農業龍頭企業4家;休閒觀光農業、鋼棚草莓等設施農業有效推進。 林、牧、漁業發展良好。完成造林更新面積1.58萬畝,建設生態公益林120萬畝。年末生豬存欄量為14.76萬頭,比上年增長2.4%;家禽存欄量為563.52萬羽,增長15.3%;肉類總產量2.41萬噸,增長12.5%;水產品產量1.04萬噸,增長7.9%。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以實施“千庫保全”、“清水河道”整治工程為抓手,完成各類水利工程153處,新建水庫3座;修復農田灌溉渠道40.3公里;完成土地整理暨標準農田建設1.5萬畝。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1.39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1%。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9.7萬畝,增長1.5%。
[工業]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強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龍頭和主導地位,“工業興市”戰略深入推進。全市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2443174萬元,比上年增長25.9%;完成工業銷售產值2373016萬元,增長25.1%。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1%。大鄉鎮、大產業、大企業對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工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年底,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達428家,現價工業總產值達到1390163萬元,比上年增長28.2%,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6.9%,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05566萬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利潤60217萬元,增長22.7%。工業用電量為117126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0.1%。 工業生產性投入增幅同比下降。工業生產性投入181569萬元,為年計畫的87.3%,比上年下降8.1%,其中設備投入101202萬元。 工業區建設步伐加快。完成開發區、鄉鎮街道產業功能區和獨立工礦區基礎設施投資1.61億元。當年平整土地2451畝。累計入區企業達到267家,其中投產企業187家。
[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平穩。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9817萬元,比上年增長10.4%。全市2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億元;嚴州大道、經濟適用房等11個項目全面完成年度計畫。 建築業發展態勢良好。全年建築業增加值6.02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國內貿易]消費市場穩中有升。隨著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不斷擴大。完成全社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502萬元,比上年增長13.9%。餐飲連鎖、家電連鎖、百貨連鎖、醫藥連鎖、舊貨寄售等現代商貿業得到快速發展。 集貿市場繼續活躍。全市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8個,總成交額106908萬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消費品市場成交額101414萬元,生產資料市場成交額5494萬元。
[旅遊產業]旅遊業發展加快。旅遊接待總人次212.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2%;旅遊直接收入21846萬元,增長10.2%。完成千島湖旅遊碼頭改造和梅城開元寺復建;實施“江南村”二期工程;杭金衢“神奇之旅”線路正式推出;新安江國際大酒店主樓順利結頂。
[房地產業]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7687萬元;商品房施工面積77.7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5.17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5.70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36133萬元。經濟適用房2.9萬平方米交付使用,3.9萬平方米完成主體工程;“國信·新安明珠”榮獲首屆杭州市“最佳人居獎”。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業平穩增長。新建、改建、擴建通村公路486.5公里。杭新高速公路、330國道改建工程如期開通;省、縣道改造任務全面完成;楊梅公路、馬目大橋項目開始設計。
[郵電通信]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25292門。本地電話用戶189502戶,其中小靈通55515部,增長27.7%;每百人擁有固定電37.2部。寬頻用戶達到2.26萬戶,比上年增長35.9%;行動電話用戶20.41萬戶,增長8.3%。全年電信郵政業務總收入為25609萬元,比上年增長19.1%。
[金融保險]存貸規模明顯擴大。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90.90億元,比上年增長11.9%;貸款餘額為53.73億元,增長7.5%。 保險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市保險機構保費17828萬元,比上年增長3.9%;支付各類賠款2324萬元,下降24.3%。
[市場物價]居民消費價格運行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增長1.9%。其中食品類上升1.7%;菸酒及用品類上升0.2%;衣著類下降0.2%;家庭設備及用品類上升5.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下降5.0%;交通和通訊類下降0.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升1.3%;居住類上升3.5%。

社會事業

[科技]堅持科教興市戰略,科研開發取得新進展。網上技術市場發布技術難題95個,落實上網企業421家,簽訂技術契約20個,成交契約金額1435萬元;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和杭州市級研發中心累計達到13家;全年共申請專利135件,授權85件。
[教育]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全市普通中學34所,在校學生32093人,比上年下降6.2%;其中高中在校學生9264人,增長2.2%;國中在校學生22829人,下降9.2%;職業中學5所,在校學生5877人,增長15.9%;國小56所,在校學生35557人,下降4.8%。國小入學率達100%,國中入學率達100%,國中畢業升高中段比例為93.9%。全市高考上線人數2705人,上線率為90.9%。全市中國小專任教師3593人。中國小學校占地總面積176.5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61.22萬平方米。新安江中學建成並交付使用。省教育強市驗收順利通過。
[文化]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市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134千冊,其中新購圖書3千冊;全年放映電影302場次,觀眾3萬人次;全年舉辦各類展覽28個。全市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1.8萬戶,其中2005年新增2.8萬戶;建德電視台全年播出5658小時;建德廣播電台全年播出5658小時;全市電視和廣播覆蓋率分別為98.99%和99.05%。市文化中心進入主體工程建設。
[衛生]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日臻完善。年末共有各類醫療機構141個,醫療病床1453張,衛生技術人員2012人,其中個體診所61個,衛生技術人員123人。村設定的醫療點232個,鄉村醫生233人,有514個村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市主要醫療機構依託省級醫院技術優勢,建立合作關係,改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水平。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覆蓋率達到100%。市第一人民醫院遷建穩步推進。
[體育]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全年舉辦市以上各種體育比賽活動43項次。參加杭州市級以上各類體育比賽運動員443人次,獲各項比賽獎牌131枚,其中金牌76枚,銀牌26枚,銅牌29枚。體育健身活動蓬勃興起,全市參加經常性體育鍛鍊的人數達22.5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44.4%。市體育館建成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