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裂紋不是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而是在焊後延續一段時間產生的。
延遲裂紋主要發生在低合金高強鋼中,主要與焊縫含擴散氫、接頭所承受的拉應力以及由材料淬硬傾向決定的金屬塑性儲備有關,是三個因素中的某一因素與相互作用的結果。
對於確定成分的母材和焊縫金屬,塑性儲備一定,產生延遲裂紋的孕育期長短,取決於焊縫金屬中的擴散氫及接頭所處的應力狀態。同理相應於某一應力狀態,焊縫含氫量高,裂紋孕育期短,裂紋傾向大。當應力狀態惡劣,即使含氫量低,在很短孕育期內會產生裂紋。但是決定延遲裂紋產生與否,存在一個臨界含氫量與臨界應力值。若氫低於臨界含氫量,拉應力低於強度極限,則孕育期將無限長,實際上不產生延遲裂紋。
現代的延遲裂紋理論認為,焊縫金屬中的含氫量、接頭承受的應力水平以及接頭金屬的塑性儲備,三者對延遲裂紋產生的作用是相互聯繫的。焊縫高含氫量在低應力下就會誘發出裂紋,而低含氫量需要高應力下才達到誘發裂紋狀態。含氫量及應力都低時,在長時間才能達到裂紋產生條件。材料的塑性儲備起到調節作用,當材料的變形能力高,缺口敏感性低時,只有在更高應力更多含氫量下才能產生延遲裂紋。
在焊接接頭中,由於焊縫一般含碳量低,缺口敏感性小,而近縫區由於晶粒粗大,過飽和空位濃度高,應力集中程度高等不利條件,使近縫區易於產生延遲裂紋。
a 延遲裂紋的定義
焊接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產生的裂紋為延遲裂紋。延遲裂紋是冷裂紋的一種常見缺陷,它不在焊後立即產生,而在焊後延遲幾小時、幾天或更長時間才出現。
b 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
16MnR、15MnVR(鞍鋼研製,現基本不生產了)、15MnNbR、18MnMoNbR(不好購買)、13MnMoNbR(仿製日本的BHW35,是單層厚壁用鋼,焊接性能好但價格高)、07MnCrMoVR、07MnNiMoVDR和日本的CF-62系列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