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寧晉古稱楊地,又稱楊紆。《水經注》中載:“楊紆,大陸澤地。古有楊城,澤流紆迴城下,因曰楊紆。”唐堯之世,分天下為九州。《尚書·堯典》載:堯時,楊地屬冀州之域。舜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冀州分為幽、並二州,楊地屬并州。夏商二代,幽州、并州合併為冀州,楊地屬之。春秋時為晉文侯屬邑,《太平寰宇記》有“春秋時晉楊氏邑”記載。屬晉國地。戰國時,屬趙國之域。秦代,“廢分封,設郡縣”,全國分三十六郡,楊氏邑屬鉅鹿郡。
歷史歸屬
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於楊氏城邑置楊氏縣(治今城關),楊氏城南14.5公里處置廮陶縣,楊氏縣東北部封置禾成侯國(文帝九年(前171)廢),神爵四年(前58),於城東25里處置歷鄉侯國(故城在今縣城東歷城,西漢末廢),均屬鉅鹿郡。公元9年,王莽新政,楊氏改稱功陸。
東漢時,復將楊氏縣、廮陶縣歸屬冀州剌史部鉅鹿郡,郡治廮陶。建安十七年(212),廮陶縣更隸冀州魏郡。
三國魏時,楊氏、廮陶兩縣仍屬冀州鉅鹿郡。黃初七年(226),廢郡封國。太和六年(232)國徙為郡,郡治廮陶。
晉代,泰始元年(265),晉武帝司馬炎“封諸王以郡為國”。鹹寧六年(280),西晉統一天下,分全國為十九州,楊氏縣、廮陶縣屬冀州。太康年間,楊氏併入廮陶縣,為冀州鉅鹿國治、領。
北魏時廮陶縣屬定州北鉅鹿郡。永安二年(529)州縣“析置合併”,於楊氏舊址置廮遙縣,縣治楊氏舊城(即今城關)。屬殷州南鉅鹿郡。
北齊(550-577)時設州廢郡,廮陶縣併入廮遙縣,屬趙州。
隋代,隋文帝改州、郡、縣制為州、縣制。開皇三年(583),廮遙復名廮陶,改屬欒州。開皇十六年(596)析廣阿縣(今寧晉、隆堯縣部分轄區)置大陸縣,故城在今縣城東南之魚台村(南、北魚台),屬欒州。大業三年(607)隋煬帝復將欒州改趙郡,廮陶屬趙郡。
唐代,廮陶縣先屬趙州。武德五年(622)屬欒州。貞觀元年(627)唐太宗分全國為十道,廮陶縣屬河北道趙州。天寶元年(742),唐王朝避“廮陶”諧音“應逃”不祥,取“安寧晉福”之意,改稱寧晉,仍治今縣城,繼屬河北道趙州(先屬趙郡,至德二年復為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