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
廣濟橋始建於明景泰年間,原為木橋,後清康熙年間僧人募修為磚石拱橋,崖州知州張擢之等為之刻碑作記。廣濟橋又稱為“狀元橋”,古時,村里凡趕考之人必須穿過此橋,久而久之,村民稱其為“狀元橋”。
文物遺存
廣濟橋屬古建築類型。橋長15米,寬4.5米,拱高4.76米,單孔磚石 混砌拱橋。呈南北走向,橫跨於官溝上。
2012年,古橋周邊長滿了綠藤和灌木。最初寬4.5米的橋身在一邊兩端處塌陷嚴重,實際寬度也僅有2.5米左右。
文物價值
廣濟橋是三亞現存的古代單孔橋,為研究海南島古代橋樑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文物保護
1990年1月17日由三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三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世紀,古橋兩邊有石頭護欄,橋頭兩側原先都立有一人多高的石碑,寫著建古橋的原因、經過、捐款人姓名等相關資料,後來文革時期被敲掉了。
2009年5月,廣濟橋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左右,刮颱風時將橋北側刮壞了,一直無人修理。
2008年管委會計畫2013年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對廣濟橋進行修復。
2013年4月,三亞市博物館正式開啟廣濟橋的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