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該區是在惠州市國營羅浮山林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85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屬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002年粵機編辦[2002]184號批准成立廣東羅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5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各1名,人員經費由省財政核撥。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天然藥用植物,據中國林科院專家調查,保護區內植物共有214科,808屬,1539種,占全省植物總數22%,是華南植物區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為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類型。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6種,主要有桫欏、黑桫欏、格木、觀音座蓮、水松等;陸生脊椎動物140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5種,真菌232種,是廣東省比較豐富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功能分區
該區總面積9828.0公頃,其中核心區2598公頃,占總面積的26.4%,緩衝區2133公頃,占點面積的21.7%,實驗區5097公頃,占總面積的51.9%,科研發現
羅浮山在植物分類學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外學者早期就來此調查研究,很多植物的模式標本均采於此,並以羅浮山命名,其中有些是羅浮山特有種,據統計,羅浮山特有種植物5屬8種,以羅浮山命名的植物有20種,如羅浮瓶蕨、羅浮紫珠等,中國特有種分布在羅浮山的有5屬8種。羅浮山自秦漢以來就是道教、佛教煉丹、製藥的勝地,藥材集散地。保護區有植物1539種,其中藥用植物1042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植物級植物20種;有陸棲脊椎動物140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17種。豐富的藥物資源帶動了藥業的發展,羅浮山百草油享譽中外。景點特點
保護區內景觀資源極為豐富,是南粵名山,景點類型主要有:1.森林景觀。保存著原始常綠闊葉林為主,混生熱帶喬木、林下熱帶性灌木種類較多,組成複雜,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和優美的森林環境。
2.人文景觀。是道教和佛教聖地,保存著沖虛觀、黃龍觀、華首寺等十幾處寺觀。留有古代詩人蘇軾、李白等文化遺蹟多處。
3.獨特的地貌景觀。有名峰432座,石室長溪72處,名泉980處,瀑布名泉有白水門、凝碧潭等自然景觀,落差100多米,終年瀑布飛濺。
奇峰怪石、飛瀑名泉和洞天奇景。
4.羅浮山有432座山峰,較有名的有飛雲峰、鐵橋峰、玉女峰、駱駝峰和上界峰等。其中飛雲峰是主峰,海拔1296米,因為高聳入雲而得名。
5.羅浮山有980多處飛瀑名泉,著名的有白漓瀑布、白水門瀑布、黃龍洞瀑布、白蓮湖、芙蓉池、長生井,還有北宋文人蘇東坡所推祟的卓錫泉等。
6.羅浮山有朱明、蓬萊、桃源、蝴蝶、夜樂等18個大洞天,有通天、羅漢、伏虎和滴水等72個小洞天,其中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羅浮山剛好處在北回歸線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植物茂密,呈垂直分布變化明顯。山頂是低矮的灌木林和草甸,山腰是灌木林和松木林,山底是常綠闊葉林。山上生長著1200多種藥用植物和各種水果,形成了獨特的羅浮山特產,包括有羅浮山百草油、酥醪菜、雲霧甜茶、礦泉水等。
7.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一詩正是羅浮山盛產各種水果的真實寫照。
8.據地質學家考證,羅浮山形成於八千萬年以前,這一帶地殼發生斷層,花崗岩體受擠壓而隆起。經過長年的風雨侵蝕,形成現在奇峰林立的羅浮山。 羅浮山曾經在廣東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蘇東坡曾在此地住過很長時間,寫下《雜書羅浮事》、《書卓錫泉》等文章。明朝吏部尚書湛若水也曾於九十高齡在羅浮山講學。另外還有司馬遷、李白、杜甫、韓愈、楊萬里、劉禹錫、朱熹、屈大均、湯顯祖等都有題詠羅浮山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