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評論

廣播評論的內涵與外延3?1 “廣播評論性節目”的出現 廣播評論的選題與立論4?1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仲富蘭,復旦大學哲學
系畢業,上海人民廣播電台
評論員、主任記者、新聞中心
副主任。長期從事廣播新聞
評論工作,主編《今日論壇》。
評論作品《市井憂患的思
考》、《土地批租也要有兩個
積極性》等多次被評為全國
優秀廣播節目一等獎和中國
廣播評論一等獎。專業論文
《建立理論廣播的開放性系
統》、《選擇的必要:廣播發展
戰略之我見》、《〈今日論壇〉
與社會生活》、《廣播評論探
索散論》等均在廣播電視界
引起一定反響。同時擔任上
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著
述甚豐,出版專著十餘部,
《現代民俗流變》和《中國民
俗文化學導論》為其代表作。
另有各類學術札記、隨筆、雜
感數百萬言散見於海內外報
章雜誌。

作品目錄

目 錄
提高宣傳藝術水平 多出廣播評論精品

一 現代廣播與新聞評論
1?1 廣播與現代文明
無線電廣播的興起背景 廣播的使命:傳播文明 新聞輿論
是廣播首要的和基本的職能
1?2 信息含量與思想含量
真實是廣播新聞的生命 一種有目的的新聞活動
1?3 廣播評論的三大基本問題
“一身兼二任” 黨性與人民性 輿論監督中的方法與效
果 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1?4 處於競爭態勢下的廣播評論
廣播要自己走路 深度報導的崛起 要有大家巨匠意

二 廣播評論的功能定位
2?1 高揚民族精神
民族振興高昂激越的篇章 滴水穿石,謳歌真善美
2?2 關注社會熱點
引人矚目的文化風景線 開掘感和新鮮感
2?3 傳播代表輿論
意識傳播的起點 輿論的一般流程 代表輿論與“講政
治”
2?4 引導輿論監督
強化正確輿論 一種社會約束機制
三 廣播評論的內涵與外延
3?1 廣播評論的本質特點
鮮明的政治傾向性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3?2 刻意求新的客觀要求
求新問題尤為突出 新聞性的諸種特徵 新鮮空氣清新

3?3 民眾性的雙重含義
與千百萬民眾血肉相連 把評論的焦點對準生活 “萬花
筒”與“多稜鏡”
3?4 拓展中的體裁意識
文字評論仍是主體 種類與規格 “廣播評論性節目”
的出現 “朝新聞的背後走” 《新聞訪談》給我們的啟

四 廣播評論的選題與立論
4?1 選題貴在“選擇
選擇的一般意義 選題的傾向性 “上面的精神”和“下
面的情況”
4?2 論點貴在“發現”
“慧眼識珠” 新聞發現面面觀 善於捕捉“新聞眼”
4?3 立論三要素:實、新、準
著眼實際,求真務實 新穎脫俗,需有特色 反映現實
準確無誤
4?4 提煉的四種方法
立論的過程通常也是主題的提煉過程 量體裁衣,切合主
題 一根紅線,貫串素材 聯想比較,多向思維
著眼細微,力求創新
五 謀篇布局與情理交融
5?1 “言之有序”的骨架
“鳳頭、豬肚、豹尾” 對結構的基本要求 讓眉目
更傳神
5?2 “情理交融”的鋪展
精思慎辨,持之有據 “讓兩隻翅膀都豐滿有力” 分析
好大有益 “一粒砂子看世界” “語必關情始動人”
六 述論鋪陳與語言技巧
6?1 “義貴圓通”說論證
嚴密的邏輯力量 常見的論證方法
6?2 “說理論述”的文采
虛實結合 理趣橫生 舉重若輕 亦莊亦諧
6?3 “語言達意”的技巧
對語言的基本要求 廣播語言的特殊要求 寫明白話
大實話 言為心聲,為聽而寫 “口語化’、“短語化”
和民眾語言 形象語言與評論的可聽性 巧妙運用廣
播音響 樸素精煉 “鉛華洗淨方為美” 規範
廣播語言
七 寫作主體的心理準備
7?1 調查研究與參與意識
“處處留心皆學問” 調查研究是基本功 文風清新
緣深入 敢開“第一腔” 吃透“兩頭”:鑽研檔案和重視
聽眾來信 天道酬勤,民眾為師
7?2 積累資料,厚積薄發
日積月累,披沙揀金 積累“為我所用”的資料 積累
資料的具體方法
7?3 精心構思,反覆修改
認真構思“打腹稿” “磨刀不誤砍柴工” 仔細地列
寫提綱 “爛熟於心 一揮而就” 多加琢磨,細加推

7?4 寫作心理與思維素質
評論作者的心理素質 積蓄能量 動靜轉換 克
服過重的精神負擔 用平常心態寫作
八 社會效果與評論格調
8?1 廣播評論應當顧及社會效果
評論的“實益性” “傳播注射”的危害 走出新聞傳播
的誤導
8?2 在健全法制中完善社會批評
社會監督與社會批評 如何看待“新聞糾紛” 新聞機
構不是裁判者 尊重被批評者的正當權利 尊重公民
的隱私權 批評的三原則
8?3 怎樣看待社會問題與消極現象
歷史進步的代價 社會代價在當今更加突出 當代人
所遇問題的實質 批評、評論的使命意識 革除弊端
旗幟鮮明
8?4 新聞的自重與評論的格調
新聞的自重 忌“拍馬溜須” 忌“小報作風” 忌
“起鬨” 忌“華而不實” 格調不能頹落
8?5 評論作者應具有的意識
喉舌意識 導向意識 表率意識 精品意識
法律意識 自律意識 群體意識
九 廣播評論與傳播文化
9?1 傳播文化的一般概念
人與傳播文化 真實而豐富的新聞源 信息的矢量
傳播 關於客群 “輿論中介”與廣播
9?2 廣播評論與文化整合
歷史是一面鏡子 文化價值體現的歷史過程 社會關
系的制約與調節 評論與社會思潮 社會控制張力
9?3 輿論傳播的形態
真實的信息形態 流言的蠱惑形態 市井的“閒言碎語”
思辨的理性形態
9?4 評論與傳播文化的特性
積極入世,直面社會 崇尚價值的尺度 反映時代的
政治傾向性
十 呼喚評論作者的人格力量
10?1 加強政治與大局意識
把握輿論導向“守土有責” 有利於促進安定團結 無
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 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標準
以韜奮為楷模
10?2 提高學養,敬業愛崗
重視知識積累 提高寫作水平 “做學者型的記者”
自強不息,學無止境
10?3 提倡正派的作風和文風
腳踏實地,勇於創新 勤思維、廣遊歷、多交際 端正文
風,刻不容緩 要有“事業心”與“成就感”
10?4 完善自我,做黨與人民忠實的代言人
要清廉不要拜金 市場經濟與人生新課題 雙重的價值
觀 “堅強你自己” 堅持新聞記者的人格操守
反對無聊的“筆墨官司” 把寫作視為人生的快樂
主要參考文獻
跋語:我與廣播的情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