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埋藏

廣德埋藏

“廣德埋藏”為“天下四絕”之一,又名太極洞,位於中國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太極洞深廣無人知曉,每年春季的某一天,由於太陽光線從望天孔中直射進來而出現的一種“太極重光”現象。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德埋藏 廣德埋藏

太極洞又名長樂洞、 廣德埋藏、大洞,位於廣德縣城東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新杭鎮石龍山中,是安徽全省歷史最久的旅遊岩洞。

歷史

太極洞自漢唐以來漸成旅遊勝地。據史載,宋范仲淹在廣德任職時為該洞題過詩,宋元以來不少文人墨客,揮毫於洞壁,題刻於岩上。

其壁上的摩岩石刻,琳琅滿目,蒼勁有力,僅初步查明讚譽太極洞古詩和遊記就有十多篇。

風景

明代馮夢龍把“ 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之為天下四絕。

太極洞洞體規模宏大,總面積15萬平方米,洞深幾十里,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忽狹忽敞,時高時低,忽溫忽涼,忽陸忽水,給人有變幻莫測之感。

上洞由山頂洞口而入,山腳洞口而出。下洞規模大,景觀多。洞口上方刻有“太極洞”三字,系明代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吳同春手跡,至今依然可見。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洞內景觀瑰麗,歷史遺存豐富,鍾乳奇石,百姿千態:有的如蓮、如筍、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獸、如人;有的如鍾、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鳳、如潛鱗,嘆為觀止,鬼斧神工。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譎,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里多,行舟可達700多米。太極洞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堪稱豐富多彩,名聞遐邇,光采宏偉,集險峻、奇麗、神秘於一體,歷史悠久,觀賞價值高。

太極洞已經開放19個大廳,160多個景點,其中最著名者為“十大景觀”。

所謂十大景觀,即: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蔭古樹、仙舟覆掛、雙塔凌霄、金龍盤柱、洞中黃山、萬象攬勝、太極壁畫、壺天極目。它們大都以“物象"命名,睹名即可知其形。只不過有的以“單象”命名,有的以“群象”命名而已。如“太上老君”似白髮蒼蒼,合掌誦經的老人;“槐蔭古樹”似樹幹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樹;“仙舟覆掛”似底面朝上、高懸半空的小舟;“雙塔凌霄”似上下倒置、基座入雲的古塔;“金龍盤柱”似祥雲繚繞、長龍纏裹的玉柱;“洞中黃山”似雄偉峻峭、秀麗奇幻的黃山。

太極洞水洞亦為一奇,其水面開闊,可容小舟倘徉其間,任意東西。如乘小舟游水洞,只見洞壁上的奇石,在五色光的照耀下,燦若群星,使人有置身銀河之感。水洞中最著名景觀有“擎天玉柱”、“蝙蝠神蠶”、“懸關隘口”等,它們或以“單象”命名,或以“群象”命名,皆睹名可知其形。

太極洞外景物優美,古蹟眾多。景物有綿延起伏的山巒,野趣橫生的竹海,雞鳴狗吠的村舍等。

古蹟有東漢劉秀避難的“臥龍橋”,三國呂蒙發令的“將軍台”,北宋范仲淹滌硯的“滌硯池”,南宋岳飛明志的“劍峽石”等。

開發

太極洞自1986年開發以來,洞外景觀已建有硯池湖、范公亭、天游亭、懷古台、臥龍橋、實相院、洞賓樓、太極山莊等配套設施。

幾年來,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岳,太極游後不覽洞”、“名絕天下,世界奇觀”之讚譽,真所謂“天下四絕”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