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與國內其他院校里服裝設計教育相比,我系的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特色鮮明:極為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專業教學中牢牢把握產學研合作的關鍵,通過課題合作等途徑與珠三角地區的著名服裝企業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係,在這些公司的產品開發、品牌創建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受到好評。學生在校期間注重實踐,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及市場眼光,不少學生畢業後選擇自創或共創服裝品牌,多較為成功,成為我系一大特色。當中包括: 01 屆畢業生卜紅霞自創服裝品牌:皚如; 01 屆畢業生戴珊珊,創建廣州驛訊服飾有限公司,自創品牌:皚梵; 02 屆畢業生鄧華成,自創品牌:創衣堂。
我系的教學始終堅持與國際接軌。在對外交流中不但多次邀請著名的專家教授來我系講課,我系也自 1993 年起就開始以專業負責人賈芸老師為代表到香港理工學院講學,赴台灣與實踐設計管理學院、輔仁大學等著名大學進行文教交流; 2002年及其後與英國聖·馬丁藝術學院的畢業生交換學習、與英國倫敦時裝學院的教學交流,於德國斯圖加特設計學院組織的“整合設計工作坊”中進行講座等長達十數年的高水平的學術交流。
在教師交流的同時,學生參加國際間高水平的比賽也成績斐然。 1994 年由賈芸、何繼丹、陳嘉健負責輔導的學生參加由歐洲舉辦的“皇冠伏特加國際青年時裝設計大賽”,五位學生入選,其中梁衛明獲大中華區冠軍,代表中國參加於愛爾蘭舉辦的國際大賽,引起轟動。直至 2005 年,我系畢業生蔡杏芸獲義大利多摩斯設計學院“全球時裝飾物設計大賽”唯一的碩士學位全額獎學金獎,再次證明我系教學與國際接軌的成效。
為了使服裝設計系的信息與教學與國際流行保持同步,我系在教學中大量使用英語專業教材及原文最新流行刊物作為教學參考資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在服裝行業中的前沿地位,為服裝行業所公認。
我系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廣東省服裝業在中國服裝業中所占據的領先地位,使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成立之初即已浸潤於良好的文化氛圍,在其後的發展歷程中與廣東省的服裝產業及市場相得益彰,並成為向整個華南地區服裝行業輸送專業人才的中心。我們深入研究了服裝行業歷史上的工匠傳統與現代工業的特點,慎重取捨;在十多年的探索實踐中,借鑑了國內外現代教育的成功經驗,在不斷的教學結構的梳理中與時俱進,逐步建立了一套由術科到學科的理論及課程框架,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
隨著廣東省乃至全中國服裝工業飛速發展,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後,現有高校服裝專業的教學模式所培養的人才無法滿足社會所急需的兼備服裝設計專業知識及服裝企業工程技術管理和服裝貿易管理的綜合管理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繫於 2004 年創辦了“服裝設計與工程”這一新的專業。新設立的專業將整合設計學院設計藝術學科的豐厚資源,借鑑國內外理工科服裝工程專業教學內容,進行教育創新,使該專業建成具有現實意義、適應未來發展的、具有邊緣性和整合性的、立足於學科前沿的嶄新的專業。在這個專業的教學中,在注重學生的藝術修養、了解服裝設計專業知識的前提下,著重進行服裝企業管理、行銷管理的技術與理論知識的系統教學。
目前服裝設計系針對自身專業布局與人才結構已相對成熟的基礎上,正深入研究如何最佳化組合相關課程及師資,在進一步強化專業特色的前提下向“工作室制”轉型。
培養目標
服裝設計系培養熟悉中國社會背景,了解世界服裝設計發展趨勢,通曉必要的服裝工業生產與市場知識,掌握系統的現代服裝設計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設計創新能力和藝術修養,能夠從事服裝設計實踐、服裝品牌創建、服裝設計研究以及設計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
我系學生由於在校期間所受到的較為良好的訓練而受到企業的廣泛好評,就業情況良好。
專業與師資
服裝設計系現有“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兩個專業。全系專業教師共 7 人,其中,副教授 2 人(均為碩士研究生導師),講師 3 人,助教 2 人。
教學條件
服裝設計系的教學條件自 2001 年作了重大調整,建立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服裝工藝工作室後,於 2004 年在大學城校區更大幅度擴展和提高了服裝設計實踐設備的數量和檔次,為服裝設計教育實踐提供了現代化的物質條件。服裝系有:車縫、立裁、 編織、材料、 整燙 、針織等六個專業工作室。 以上工作室可以滿足兩個專業的學生同時實習 。
除了大學城校區的服裝工作室外,廣州美院昌崗東校區的服裝工作室可同時供 30 人使用。主要用於碩士學位研究生及非學歷教育學生使用。
辦學層次
本系有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個教育層次。
學歷教育:
主要有面向全國和港澳台地區招收本科學士學位的四年制本科生,攻讀碩士學位的三年制研究生。
現有本科生 270 名,其中 服裝藝術設計專業 240 名,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 30 名;碩士研究生 12 名。
另外,在學歷教育辦學類型中, 服裝設計系還在設計學院統一組織辦學的兩年制“研究生課程班” 以及三年制“藝術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著“服裝藝術設計” 研究方向的學生培養任務。
非學歷教育:
目前主要有一年制的高級進修班,面向全國招生,主要針對已獲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希望在專業實踐方面提高自身能力的學生組織教學,全年有 8—10 門課程。學生修完全部課程並取得合格的成績,獲得進修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