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行鎮志

管理機構 副業機構 管理機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叢書名: 上海市寶山區鄉鎮志系列
精裝: 55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7455875
條形碼: 9787807455875
尺寸: 26.2 x 19.4 x 3.4 cm
重量: 1.2 Kg

內容簡介

《廟行鎮志》內容簡介:廟行鎮位於寶山區中南部,成陸距今約1450年,始為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境域地勢總體平坦,河港交錯,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解放前,由於國民黨政府腐敗,戰亂頻繁,盜匪橫行,瘟疫肆虐,民不聊生。尤其是“一·二八”、“八·一三”兩次淞滬戰爭,日本侵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得廟行地區變成一片廢墟,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建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勤勞勇敢的廟行人民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平整田地,興修水利,遂將廟行建成豐衣足食的魚米之鄉。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富民政策,聯產承包責任制深得人心,廟行工農業生產比翼雙飛。農民在政治上翻身之後又在經濟上翻身,錢袋子迅速鼓起來,徹底擺脫了貧窮的命運。20世紀80年代,廟行成為蔬菜生產地區,是上海菜籃子工程副食品生產基地,擁有50座大型的豬場,其中2座萬豬場,還有24座萬雞場。市領導朱鎔基、黃菊等先後來視察,兄弟省市農業專家紛至沓來,廟行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進入新世紀後,鑒於城市擴張,市府明令禁止外環線內不準從事畜牧業生產,廟行顧全大局,告別畜牧業生產的歷史。隨著農村城市化的進程,廟行著力發展第三產業,闢築共康路商業街,引進家樂福、易買得、農工商等大型超市,建設大康度假城、華怡賓館、寶業大酒店、北斗星商業廣場駿利財富大廈等商業服務設施,一個新型的北上海商業圈初見端倪。隨著居民住宅樓拔地而起,大量城市人口導入,至2007年,廟行已不再是昔日的農村,而是中心城區的組成部分,廟行地區呈現社會和諧、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的局面。

目錄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地理
第一章 境域概貌
第一節 地理位置
第二節 境域變遷
第三節 地名考略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貌
第二節 土壤
第三節 氣候
第四節 河流
第五節 物產
第二編 建置
第一章 隸屬沿革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三章 村民委員會
第一節 新一村民委員會
第二節 康家村民委員會
第三節 前進村民委員會
第四節 野橋村民委員會
第五節 周巷村民委員會
第六節 場北村民委員會
第七節 段浦村民委員會
第四章 居民委員會
第一節 共康二村居民委員會
第二節 共康五村居民委員會
第三節 共康六村第一居民委員會
第四節 共康六村第二居民委員會
第五節 共康七村居民委員會
第六節 共康八村居民委員會
第七節 共康公寓居民委員會
第八節 馨康苑居民委員會
第九節 屹立家園居民委員會
第十節 九英里居民委員會(籌)
第十一節 和欣國際花園居民委員會(籌)
第十二節 寶宸共和家園居民委員會(籌)
第十三節 新梅綠島苑居民委員會(籌)
第三編 人口
第一章 人口變化
第一節 歷年人口
第二節 人口流徙
第三節 民族
第四節 文化
第五節 性別
第六節 年齡
第七節 壽命
第二章 姓氏
第三章 流動人口
第四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計畫生育歷程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計畫生育政策
第四節 節育措施
第五節 優生優育
第四編 政黨政權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領導人更迭
第三節 基層黨支部(總支)書記名錄
第四節 黨的代表大會
第五節 黨委(總支)工作概要
第六節 黨務
第二章 權力機關
第一節 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第二節 歷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章 行政機構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鄉鎮人民政府
第三節 基層行政負責人名錄
第四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婦聯
第四節 農民協會、貧下中農協會
第五節 其他社會團體
第五編 工業
第一章 鎮(鄉、公社)工業
第一節 鎮(鄉、社)辦企業2f)
第二節 鎮(鄉、公社)企業管理
第二章 村(大隊)辦企業
第三章 經濟發展區以及其他企業
第一節 共康經濟發展區
第二節 2007年經濟發展區稅金百萬
元以上的企業224
第三節 集團公司
第四節 市屬企業
第四章 主要產品和榮譽名錄
第一節 名優產品選介2N)
第二節 榮譽名錄
第六編 農副業
第一章 生產關係變革和調整
第一節 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二節 土地改革
第三節 互助合作
第四節 人民公社
第五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章 經營與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勞動管理和計酬分配
第三章 農作物生產
第一節 糧、棉、油
第二節 蔬菜
第四章 作物栽培、育種、植保
第一節 作物栽培
第二節 育種
第三節 植物保護
第四節 肥料
第五節 農機具改革
第五章 農田水利
第一節 農田建設
第二節 河道疏浚
第三節 排灌設施建設
第六章 副業生產
第一節 副業生產概況
第二節 副業機構
第三節 公社畜牧場
第四節 養殖
第五節 家禽
第六節 倉儲
第七編 商業
第一章 商業
第一節 商業發展歷程
第二節 商業租賃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及工商所
第一節 集貿市場
第二節 市場管理
第三節 企業登記
第四節 個體工商戶管理
第五節 經濟契約
第六節 商標註冊及管理
第七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八節 通河工商所
第八編 城鄉建設
第一章 集鎮建設
第一節 廟行集鎮變遷
第二節 共康路商業街
第三節 房產開發
第四節 住宅建設
第二章 農村建設
第一節 農民住房
第二節 供水、供電
第三章 物業管理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基本業務
第三節 物業管理
第四章 道路建設
第一節 城市幹線
第二節 集鎮道路
第三節 鄉村公路
第四節 公路橋樑
第五章 綠化
第一節 公園
第二節 綠化帶
第三節 綠地
第九編 交通郵電信息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陸上交通
第二節 水上交通
第二章 郵電
第一節 郵政
第二節 電話
第三章 信息化
第一節 組織機構
舞二苛辦公乜動化
第三節 政府信息公開
第四節 規章制度
第十編 財政稅務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稅務機構
第二節 田賦和農業稅
第三節 工商業稅和其他稅收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廟行支行
第二節 交通銀行上海共康支行
第三節 中國建設銀行
第四節 中國農業銀行廟行支行
第五節 中國工商銀行
第六節 上海銀行共康支行
第七節 銀河證券共康路營業部
第十一編 公安司法信訪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治安機構
第二節 社會治安
第三節 綜合治理
第四節 消防、生產安全
第二章 司法
第一節 司法機構
第二節 人民調解
第三節 法制宣傳
第三章 信訪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制度建設
第三節 信訪受理
第十二編 軍事
第一章 駐軍
第二章 兵役
第一節 壯丁制度
第二節 志願兵制度
第三節 義務兵役制
第三章 民兵
第一節 民兵機構
第二節 民兵與預備役部隊
第三節 國防教育
第四節 民兵活動
第四章 “一·二八”淞滬戰役
第一節 “一·二八”淞滬抗戰始末
第二節 廟行激戰
第三節 無名英雄紀念墓
第四節 日軍在廟行鎮的暴行
第十三編教育衛生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教育機構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業餘教育
……
第十三編 教育 衛生
第十四編 文化 體育
第十五編 科技 環保
第十六編 民政 勞動
第十七編 精神文明創建
第十八編 社會生活
第十九編 人物
第二十編 特記
編後記
編委·編修人員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