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鳳池

廖鳳池

廖鳳池,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咨商理論、咨商技術與實務、咨商師訓練與督導、咨商曆程研究、兒童咨商、青少年咨商等。

人物簡介

廖鳳池
廖鳳池,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咨商理論、咨商技術與實務、咨商師訓練與督導、咨商曆程研究、兒童咨商、青少年咨商等。著有問題解決咨商模式、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兒童輔導原理、兒童咨商團體等專書,並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現執教於台灣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咨商研究所,曾兼任所長職三任九年,指導碩士論文近百篇、博士論文十餘篇,培育出合格咨商心理師近兩百人。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是以糾正和改變患者適應不良性認知為重點的一類心理治療的總稱。它以改變不良認知為主要目標,繼而也產生患者情感及行為的變化,以促進心理障礙的好轉。它又分為理性情緒治療、自我指導訓練、問題解決療法等。
認知行為治療的特點
1、求助者和諮詢師是合作關係
2、假設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認知過程發生機能障礙的結果
3、強調改變認知,從而產生情感與行為方面的改變
4、通常是一種針對具體的和結構性的目標問題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療。
所有認知行為療法都建立在一種結構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強調家庭作業的作用,賦予求助者更多的責任,讓他們在治療之中和治療之外都承擔一種主動的角色,同時都注意吸收各種認知和行為策略來達到改變的目的。

認知行為療法的臨床效果

1、掌握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系統及具體的技術操作方式
2、解決在教育、企業等個體或者團體諮詢中的各種領域中的相關問題
3、調節自己的認知及情緒體驗,理性調控自身的精神狀態、
4、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重塑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及人生體驗
5、學會利用CBT技術幫助他人平衡認知,改變行為方式,改善情緒狀態。

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體系

認知行為理論介紹:包括理情治療、認知治療、自我教導訓練、自我管理輔導法等理論介紹、評論及比較
認知行為基本技術:包括困擾情緒及行為檢核、心情自我監控紀錄、情緒事件自我觀察紀錄、自動化思考的探究與回響等技術知識講解與演練。
認知行為核心技術:包括個案概念化、不良認知核心信念的發掘、蘇格拉底式對話、理性情緒自我分析等技術講解及演練。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自我教導訓練、系統減免感訓練、大腦皮質抑制訓練、因應卡的套用等技術講解及演練。
認知行為治療技術的套用:包括針對憂鬱自殺、暴力攻擊行為的認知分析與治療技術講解,及案例討論。

個人著作

廖鳳池教授最近發表之論文或著作(2001-2011)
A.專書著作
1. 王文秀、田秀蘭、廖鳳池(2011):兒童輔導原理。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2. 廖鳳池、鈕文英(2010):問題解決咨商模式。台北:張老師文化。
3. 廖鳳池(2009):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天馬出版社。
4.廖鳳池(2008)編著:新生自主學習輔導手冊,第三版。高雄:國立高雄師大出版。
5.廖鳳池(2001)編著:兒童咨商團體:理念與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6. 廖鳳池(2001)編著:牽小手、遠暴力目睹家庭暴力兒童輔導手冊。高雄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出版。
7. 廖鳳池(出版中)編著:兒童咨商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B.期刊論文.
1、張淑芬、廖鳳池(2011) :咨商督導關係的人際結構分析:系統取向督導模式觀點。輔導季刊,47:1,63-75頁。
2、林國慶、廖鳳池(2010) :論妄想之醫學定義與人文關懷。高醫通識教育學報,5,48-63頁。
3、張淑芬、廖鳳池(2010) :受督導者知覺之咨商督導關係歷程及督導關係事件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2,317-337頁。(TSSCI)
4、方韻珠、廖鳳池(2010):以社會行為結構分析法探討青少年與其母親親子互動之分析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21,123-164頁。
5、顏姿吟、廖鳳池、王敬偉、王琮瑞(2010):完型團體引發前接觸之歷程研究—心理空間與協商治療議題系統初探。咨商與輔導學報,21,71-122頁。
6、蔡素琴、廖鳳池(2009):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為例。咨商與輔導學報,20,85-126頁。
7、黃慧森、廖鳳池(2008):高中生共許生涯願景的故事:敘事取向生涯探索團體之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 18,55-88頁。
8、許雅惠、廖鳳池(2007):咨商督導歷程中督導者回饋介入事件、回饋介入時機與意圖之分析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 16, 23-67頁。
9、翁令珍、廖鳳池(2007):督導介入對受督導者之衝擊—以區辨模式為架構之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 39:2, 241-261頁。
10、張淑芬、廖鳳池(2007):咨商督導結盟歷程之初探研究:以一對督導為例。輔導與咨商學報, 29(1), 67-85頁。
11、陳慧女、廖鳳池(2006):家庭內性侵害受害者知性受害經驗、適應症狀與咨商策略之分析。咨商與輔導學報,14,102-139頁。
12、張淑霞、廖鳳池(2005):一位活躍參與老年女性之心理社會發展歷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 17, 33-68頁。(TSSCI)
13、許雅惠、廖鳳池(2005):不同階段個別咨商督導歷程中督導議題與督導策略之分析研究。輔導與咨商學報, 27(1),65-82頁。
14、鄭如安、廖鳳池(2005):督導中重要事件內涵之分析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 12,35-70頁。
15、蔡素琴、廖鳳池(2005):實務工作者對於兒虐者親職教育輔導課程需求評估之探討—以兒童福利聯盟高雄中心87-91年所承辦強制親職教育工作為例。咨商與輔導學報, 12, 1-34頁。
16、翁令珍、廖鳳池(2005):咨商督導歷程中人際行為與受督導者知覺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7(2),1-38頁。(TSSCI)
17、鄭如安、廖鳳池(2005):身體受虐兒童親子關係重建模式之初探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 13,1-38頁。
18、廖鳳池、許雅惠、翁令珍(2003):高雄地區青少年逃家及相關經驗之分析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 9,17-46頁。
19、蔡錦德、廖鳳池(2003):不同性別、志願序學校、家庭經濟狀況高中生職業可能自我之差異研究。咨商與輔導學報, 9, 103-134頁。
C.研討會論文
1王琮瑞、廖鳳池(2011):事件取向結構式團體督導模式之建構以實習咨商心理師為例。2011年11月19日發表於台灣咨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高琇玲、廖鳳池(2011):女性在夫妻衝突中受苦困局的展現與變動:以心理劇歷程分析為例。2011年10月15日發表於台灣輔導與咨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3、張淑霞、廖鳳池(2011):敘述取向咨商督導反思歷程之分析研究。2011年10月15日發表於台灣輔導與咨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4、湯誼文、廖鳳池(2009):自我傷害青少年所認知生活中具傷害性境遇、自我傷害行為反應內涵及因應策略之分析研究。發表於2009年10月24日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咨商研究所主辦之「青少年發展議題與輔導實務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82-100頁。
5、廖鳳池、鄭如安(2006):身體受虐兒童家庭重件理念模式的建構。發表於2006年10月19-20日美和技術學院所主辦之「小區健康照護與小區工作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40-62頁。
6、廖鳳池、楊暁娟、蘇以青、蔡坤衛(2005):兒童少年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與院童互動角色與關係調適之研究。發表於2005年10月22日高師大輔導與咨商所主辦之「小區咨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85-112頁。
7、陳慧女、廖鳳池(2005):家庭內性侵害受害者知性受害經驗、適應症狀與咨商策略之分析。發表於2005年10月22日高師大輔導與咨商所主辦之「小區咨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53-84頁。
8、鄭如安、廖鳳池(2005):身體受虐兒童親子關係重建模式之初探研究。發表於2005年10月22日高師大輔導與咨商所主辦之「小區咨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183-217頁。
9、丁麗美、廖鳳池(2005):一個婦女亂倫家庭中母親之創傷研究。發表於2005年10月22日高師大輔導與咨商所主辦之「小區咨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219-248頁。
10、廖鳳池(2005):學生輔導法立法與我國中國小校輔導工作的未來展望。發表於2005年9月29-30日嘉義大學輔導與咨商學系主辦之「第一屆中國小校輔導與咨商學術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17-22頁。
11、方惠生、廖鳳池(2005):國小高年級社會攻擊型的社會認知衡鑑之結果分析。發表於2005年9月29-30日嘉義大學輔導與咨商學系主辦之「第一屆中國小校輔導與咨商學術研討會」。論文刊載於論文集第79-106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