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溝
明末已有此河。壁虎、新河、鳳凰三河匯於此溝。乾隆八年(1743年)開壁虎河至廖家溝。乾隆十三年建廖家溝滾水壩。後又擴寬,降低壩身。廖家溝南流,轉向東,與芒稻河匯合,入夾江,東南流,至三江營入長江。泄水量大,有第一溝之稱。 廖家溝三合土滾水壩。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廖家溝橋,7年建成,名萬福橋)。壩毀。 1962年萬福閘建成,統控壁虎、新河、鳳凰三河。
在鄉間,溝、塘、河到處可見,過去總認為:溝是指狹長的小河流,塘是指方或圓的死水汪,而河通常比溝塘的水面大而長,且均有源頭活水。揚州城四周有古運河、大運河、七里河、保障河、橫溝河、沙河等,而這些河沒有一條能比得上廖家溝。廖家溝是揚州城周圍最大的河流,但它卻稱為“溝”,真叫人不解其意。
為解這個謎,我曾在10年前尋訪了祖祖輩輩居住在廖家溝西岸邊的周成立老人。聽他講,若干年前,古灣頭鎮以南是一片長江水沖積而成的平原,位於山東的魯國境內廖家莊上有戶姓廖的人家逃荒來此落戶(靠灣頭鎮西有一處以廖姓為主的村莊,即如今的廖家村民小組),並在沙灘上種田謀生。每逢天降大雨,為排除田間積水,廖家人便挖溝向南排除田間水,南段的農戶也順著廖家開挖的排水溝持續向南挖,就這樣,一家接一家順勢開溝排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由北向南通往長江的排澇溝。那時,當地人就稱它為“廖家溝”,沿襲至今。由於長江上游年年洪水下泄,沖刷,溝面逐漸變寬,人們在溝上架起木橋。因此,萬福橋以上順序有嚴家橋、羅家橋、徐家橋。後來,水面更寬,木橋不行了,清朝初年,東西兩岸的往來只能靠木船擺渡。直到解放後的1954年,仍有嚴橋渡口、羅橋渡口、徐橋渡口。自從架起廖家溝大橋,擺渡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