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懷士堂
又稱“小禮堂”,位於中山大學南校區康樂園中軸線上,它西邊的建築是研究生院(前身是嶺南大學第二學生宿舍樓),東邊是學校教職工工會(前身是第二麻金墨屋)。懷士堂是由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的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的總裁安布雷·史懷士(工具機和天文儀器生產商)出資為嶺南學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會館。1915年動工,1917年落成。為紀念捐贈者,命名為“懷士堂”。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先生與夫人宋慶齡到嶺南大學視察,並在校園合影留念。孫中山先生還在懷士堂作長篇演講,勉勵青年學生“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黑石屋
坐落在小禮堂東面的黑石屋是由芝加哥的伊沙貝·布勒斯頓(黑石)夫人出資興建,1914年動工。為紀念捐建者,大家稱之為“黑石屋”。大家都知道,原來嶺南大學是教會學校,1927年教育主權收回國有,曾擔任過嶺南學堂教務長的鐘榮光博士成為嶺南大學首位華人校長,而黑石屋曾是鍾榮光先生的寓所。1924年廣東軍閥陳炯明叛變的時候,後來又從北門出去上了中山艦,所以黑石屋也是很有歷史的。黑石屋現用主要用作學校的招待所,招待貴賓。當年德國總理施洛德來中大參觀訪問的時候就是住在黑石屋。
陳寅恪故居
陳寅恪是我國著名學者,語言學家、歷史學家。20世紀50年代後,東南區一號一直是陳教授的住所兼教學課室。《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名著就是在這裡完成的。二十世紀最稱天才的學者陳寅恪,在康樂園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他居住在馬崗頂下一座小紅樓里。小樓至今有號無名,但在全世界學人的常識中,這裡就是“金明館”,“寒柳堂”,瞻仰者經年不斷。
乙丑進士牌坊
“乙丑進士”牌坊建於明朝崇禎八年(1635),為表彰天啟年間廣東梁士濟、李斯覺、羅亦儒、吳元翰、岑之豹、尹明翼、高魁等七位進士所建。該牌坊原立於廣州四牌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廣州市政府要拓寬該馬路,欲將馬路上的5座牌坊移到風景區。嶺南大學領遷了這座"乙丑進士"牌坊。原立於格蘭堂(今“大鐘樓”)西側,後倒塌。1999年學校在校園中區重立該牌坊。
中山先生銅像
中山先生塑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先生在1932年贈送給先生的4具塑像之一,原來立於石牌校區,1954年被廣州市政府(廣東省政府)借置於中山紀念堂之前,1956年遷至康樂校區。塑像坐南朝北,寓意先生北伐的偉大事業。塑像是按照中山先生身高的1:1複製的,則是坐北面南,寓意中山先生背靠家鄉,面對大海,展示了先生的博大胸襟。
馬丁堂
馬丁堂是中大歷史最久的老建築,在是人類學系所在的大樓。1905年動工,1906年落成。從大樓西南的燒瓷磚上的介紹可以知道她是是國內一座由硬制紅磚砌就,採用鋼筋混凝土作地面的建築物。為紀念向嶺南大學前身嶺南學堂捐款的美國辛辛那提州的亨利·馬丁,命名為“馬丁堂”。1912年5月3日,孫中山先生到嶺南學堂訪問,在馬丁堂前分別與全體教職員和全校師生員工合影,並發表題為《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大廳裡面放的幾具白色的塑像,聽說那是梁啓超還是康有為從羅浮宮帶回來的,不知是不是真的。以馬丁堂為開端,康樂園便以紅專綠瓦為其建築基調,與北大燕園的灰磚黑瓦傳統形成鮮明的對比。
惺亭
原嶺南大學惺社同學於1928年捐建,為史堅加、區勵周、許耀章三烈士紀念亭。史堅加為辛亥革命烈士,區勵周、許耀章為1925年沙基慘案烈士。現每周周三晚為英語愛好者聚集交流的英語角。
榮光堂
由莫乾生、林植豪等一批嶺南大學校友捐建的一座學生宿舍。1924年落成。後為紀念嶺南大學第一位華人校長鍾榮光博士,被命名為“榮光堂”。榮光堂原為四層(含地下室)建築,20世紀70年代加了一層。在是做招待所用,是學校里的幾所招待所里貴的。還有西餐廳、咖啡廳在裡面。
嶺南(大學)學院
嶺南大學是在美國美北長老會海外差會同意下,於1888年創立的一所不隸屬於任何教派的基督教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時,與原國立中山大學合併組成中山大學,中山大學主校區遷至原嶺南大學康樂園。該校在香港以嶺南書院名義復校,並在1999年復稱嶺南大學。現為中山大學的商學院——嶺南學院。
相關文章
用文學的方式解讀康樂園
徘徊的馬崗頂
夜色輕撫著馬崗頂的岑寂
深深淺淺的是我的心情
也許我讀不懂這林中的幽邃
不知道細葉榕為誰婆娑
鳳尾竹為誰淵默
可是我知道這寬寬窄窄的路
當然不是清夜沉沉的春酌
也不是一聲吶喊的拼爭
那么這路上徘徊的尋夢者
可否有夢裡憂傷的自由
可否有揀盡寒枝的自守
檐下虬曲的海棠
必不是蘇軾喜歡過的那一株
雖然有同樣的幽獨
但那低亞的枝條
柔韌著百鍊的剛強
依舊是千秋的生長
物競天擇的艱辛啊
玉成你高貴的孤獨
水面沒有漣漪
但卻看不清陳年的湖底
匆匆照影的驚鴻
其實也不必叩問水底的泥沙
濁者自濁清者自清
那平靜的寬容
注定是永遠的承受
在沒有月色也沒有燈光的馬崗頂
野草一如既往地緘默
呵護夜的安寧
守望綠色的風
馬崗頂:綠色的書
提起康樂園,見過她的人都會想到那條老樹青坪的林蔭路,卻未必知道那路只不過是馬崗頂的長袖善舞而已。康樂園的風神儀態,其實是以清幽深邃的馬崗頂為中心的。那裡古木參天,綠茵覆地,春囀黃鸝,夏鳴鷓鴣,林花次第於四季,秀色迷人於朝夕。誰也說不清那裡的細葉榕為誰婆娑,鳳尾竹為誰淵默。一年一度,鳳凰花紅了,木棉花落了,看不盡的綠肥紅瘦,為這裡讀書、工作、生活的人們裝點著春夏秋冬。
所以說,只知林蔭路而不知馬崗頂的人,必定是走馬看花的過客;而知道馬崗頂卻不知其美的人,那就只能是窺夫子之門牆卻不能入其堂奧的俗人了。解讀馬崗頂,是既要有文化,又要有悟性的。
南朝宋元嘉年間,宋文帝將康樂公謝靈運流放廣州,不久又“詔於廣州行棄市刑”。那是元嘉十載,公元433年,公年僅48歲。他是晉室貴族,是大名士,是中國山水詩的創始人。“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等詩句廣為傳誦。如今的珠江南岸,在當時約略是一片汪洋,馬崗頂或許是一座孤島,正適合安置康樂公這樣的欽犯。不然康樂村這個名字因何而來呢?1888年格致書院(美國基督教會所辦)成立,1904年選址康樂村,改為嶺南大學,1952年中山大學入主康樂園。
康樂公舊居早已無存,後人甚至無從考證馬崗頂的茂林修竹間,是否曾經響起他優雅的木履聲,但他臨刑前所作的詩篇卻載於史乘:“恨我君子志,不獲岩上泯”。這千古遺恨迴蕩在康園夜色中,與惺亭的無言、黑石屋的神秘、寒柳堂的特立,以及這學府的百年變遷,都積澱為康園文化,令一代代後人敬畏著,感動著,思索著……
如今的馬崗頂,林木大概不會比康樂公散步時更茂盛吧,但其文化蘊含無疑是與日俱增了。“玉在山而草木潤”,近百年間,馬崗頂一帶一直是學術賢達、長校政要雅居之地。比如我們中文人熟悉的碩學鴻儒陳寅恪、王力、楊榮國、容庚、商承祚、王起等名師;又如著名校長鍾榮光、陳序經、許崇清、馮乃超等。直到現在,從吳越移職嶺南的中大現任書記和校長,也住在馬崗頂古樸的紅磚房裡。馬崗頂因此而海涵地負,隱喻著美德和人望,表征著名校名師事業,含蓄著一種大學風範。這風範中有執著進取、廉潔自律、清高自守;也有淵博與寬厚、高貴與淡泊、優容與雅量。這風範深得中大人的敬重和愛戴,如同馬崗頂的蒼茫雲樹,古老而富於生機。
現在中文系最年高德劭的名師吳宏聰先生也久居馬崗頂。吳老曾和我說起馬崗頂的地靈人傑、宗風懿範。林木掩映的數十幢紅磚綠瓦的歐式小樓,似乎每一幢都珍藏著豐富的文化故事。馬崗頂像一本綠色的書,存傳著百年學府的風華神韻。那搖曳的樹影和淵雅的小路,似乎總在講述著曾經的故事,比如陳序經校長如何將一批批名師請上馬崗頂等等。我不由得想起古人“山不在高”的名言,其實山水和大學一樣,都須因人而名。
年8月,南京大學主辦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一百多位海內外學者參加,在一次晚宴上,主持人命我誦詩助興,我便讚美康樂園並朗誦了拙作《徘徊的馬崗頂》。“三大名園”說頗得贊同,馬崗頂引起許多人神往。說真的,我希望馬崗頂名揚四海,希望馬崗頂的可敬和可愛,能與她的清容秀貌一起,“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記不清多少次對別人講述我心目中的馬崗頂了,我的師長、朋友、學生們曾和我一樣在這令人敬畏的綠色里流連。而我對她的解讀和熱愛仍在持續,和她的年輪一起增長著。我深知這種解讀和熱愛,其實就是對我們所期待的大學精神、名師風範、名山事業的解讀和熱愛。
我曾在詩中讚美馬崗頂的海棠:“那低亞的枝條,柔韌著百鍊的剛強,依舊是千秋的生長,物競天擇的艱辛啊,玉成你高貴的孤獨。”吳老說康樂園中真的有兩株海棠,和當年西南聯大的海棠不一樣,和蘇軾的黃州海棠自然也不一樣。我和他老人家相約,海棠花開時,我陪他散步賞花,繼續聽他講馬崗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