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占人口少數的波羅的海德意志人構成受教育、經商和統治階層,而占人口多數的拉脫維亞人則是農民。雅各布·克特勒公爵統治時期,庫爾蘭公國達到鼎盛。在西歐的旅行使雅各布·克特勒積極地支持商業,金屬加工和造船業得到極大發展,貿易關係不僅止於鄰國,還遠至大不列顛、法國、荷蘭、葡萄牙及其它國家。雅各布·克特勒建立起了一支當時歐洲頂級的商船隊,包括兩個主要港口,分別在溫道(今文茨皮爾斯)和里堡(今利耶帕亞)。
[編輯] 主要歷史事件
第一個要塞
早在1637年之前,公國的船隻就開始從事通往西印度群島的貿易航行。1637年,一艘載有212名開拓者的庫爾蘭公國的船隻試圖在多巴哥尋找殖民地。當時島上的一個早期的歐洲人的殖民地--建立於1628年的荷蘭殖民地,剛剛在幾個月前被西班牙人摧毀。庫爾蘭公國的首次殖民嘗試失敗,1639年的第二次嘗試同樣以失敗告終。1642年,兩艘載有大約300名開拓者的船隻在船長卡倫(Caroon)的帶領下試圖在北海岸靠近庫爾蘭灣的地方登入,但是很快就被當地的加勒比土著驅逐了。之後庫爾蘭公國轉移了重心,於1651年在非洲首次建立了殖民地:甘比亞河的聖安德魯斯島(即詹姆斯島),在那兒修建了雅各布要塞。
庫爾蘭島命名和荷蘭殖民者的到來
不久之後,在1654年5月20日,“庫爾蘭公爵夫人徽章號”船登入多巴哥,建立了又一個殖民地。這艘船攜帶了45門大炮,25名軍官,124名庫爾蘭士兵和80個將占據多巴哥的移民家庭。船長威勒·默倫斯(Willem Mollens)改島名為“新庫爾蘭”。在島的西南角修建了一個要塞,命名為詹姆斯要塞,和環繞要塞的詹姆斯城同名。其它地名也和庫爾蘭公國有關,如大庫爾蘭灣、詹姆斯灣、庫爾蘭莊園、 利耶帕亞灣和小庫爾蘭灣等。庫爾蘭人移民島上的第一年就修建了一座新教信義宗教堂。幾個月後,第二個荷蘭殖民地建立起來並很快超過了庫爾蘭殖民地的規模。1657年又有120名庫爾蘭移民到達,但第二年隨著500名法國移民的加入,荷蘭殖民地的移民達到了1200名。
主要貿易
從殖民地出口到歐洲的貨物包括蔗糖、菸草、咖啡、棉花、生薑、靛藍染料、朗姆酒、可可、龜殼、熱帶鳥和它們的羽毛。
庫荷之爭
![庫爾蘭的美洲殖民地](/img/5/e3c/n5GcuM3X3cDM2kTNxgDO5cDO3MTM2QjN3UjMwADMwAzMxAzL4g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庫爾蘭灣附近的庫爾蘭碑紀念了庫爾蘭公國的殖民歷史。
新庫爾蘭總督(多巴哥)
1642年–1643年 Edward Marshall
1643年–1650年 Cornelius Caroon
1654年 Adrien Lampsius
1656年–1659年 Hubert de Beveren
1660年–16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