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傳貢普

府傳貢普

清代雍正年間雲南設立“普洱府”,大力生產推廣普洱茶,並將普洱茶列為“貢茶”進獻皇宮;新中國成立後,普洱茶從“歷史的皇宮”走進“尋常百姓家”,以廣州為中心,輻射東莞、肇慶、香港、台灣地區廣大民眾,掀起了一股普洱茶貿易、收藏、品飲的浪潮,一直持續至今。而“廣府藏茶”則代表了整箇中國普洱茶行業的典範和權威,同時“藏茶”和“嘆茶”也成為了“廣府文化”(廣州為核心和以珠江三角洲為通行範圍的粵語文化)其中的一個富有內涵的茶事生活文化代表。府傳貢普——普洱府和廣府文化相結合;高貴與通俗相結合;產地與藏地相結合;歷史價值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從研發,到收藏,再到品飲,就為擁有一杯有價值的普洱茶。

基本信息

背景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嶺南氣息濃郁,乃廣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亦為廣府民系的興盛地之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為廣東省三大茶葉進出口重鎮之一。
宋徽宗趙佶登基前被封為端王,封地為端州。公元1118年,端王登上皇帝寶座,親筆御書“肇慶府”三字,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肇慶之名沿用至今。1646年,朱由榔以肇慶府署為行宮,即位稱帝,改稱永曆,在肇慶組織軍民抗清。
明清兩代設兩廣總督府凡約300年,治所有廣西梧州、廣東肇慶、廣東廣州等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兩廣總督府從廣西梧州移駐肇慶,直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遷往廣州,歷時182年。
雍正年間,雲貴總督鄂爾泰在雲南設茶葉局,“選普洱之極品,加印私寶,進貢朝廷,於公元1732年,普洱貢茶正式列入《貢冊案》。清代阮福著《普洱茶記》云:“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雲”。時肇慶府領德慶州及高要、四會、新興、高明、廣寧、開平、鶴山、封川、開建、陽江、陽春、恩平等12縣。
清代在省與府之間設道,如分巡肇羅道、分巡肇陽羅道、分巡廣肇羅道等,道台多設在肇慶。1912年以後,先後設肇羅軍政分府、肇陽羅鎮守使署、西北軍綏靖委員行署等於肇慶;1936年,設定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12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肇慶一直是高要縣、肇慶市人民政府和肇慶地區行政公署的駐地。上世紀50年代,肇慶成立茶葉進出口公司,以內、外銷售雲南普洱茶為主營業務,產品銷往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地,成為廣東省三大茶葉公司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肇慶普洱茶的存放量近5000噸,居廣東之首。至上世紀80年代,廣東是全國普洱茶消費大省,還是普洱茶的生產及出口大省,肇慶占廣東省普洱茶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作為普洱茶貨源集散,肇慶每年為省公司採集普洱茶超過2000噸,而當時省公司普洱茶年存量約5000噸。
千年文明的傳承,數百年的普洱茶文化,肇慶普洱茶貿易之路,走過了幾百個春秋,在古今往來眾多茶商、茶人的引領下,肇慶普洱茶產品銷往中國以及世界各地。二十一世紀初,在經歷了多年的“濕倉普洱”的迷失之後,如今,新一代茶商學習並掌握了廣州和東莞普洱茶企、愛好者、藏家的倉儲經驗和技術,結合肇慶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重新樹立普洱茶倉儲標準,倡導專業化“乾倉”存放普洱茶,傳播正確藏茶技術,引領大眾品飲優質的普洱茶。
肇慶地區的新一代茶商,將傳統和電商模式相結合,開啟肇慶普洱茶商貿新道路,諸多企業通過各大電商平台將肇慶的優質的新、老普洱茶輸送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在各地幾代茶商和茶人的努力下,中國各地普洱茶市場已經初具規模,未來5-10年,中國普洱茶消費市場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行情,肇慶新一代茶企、茶商、茶人也將藉此契機走出去,以多元化的行銷方式和開放的經營思路,鼓勵和引領更多的年輕人加入茶業創業隊伍,開啟普洱茶產業的新里程碑。

甲子泰簡介

甲子泰是一家集茶店連鎖、茶道培訓與傳播、產品研發、品牌運營和電子商務於一體的專業化茶業公司。
甲子泰源於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明清“萬里茶路”起點——武夷山.下梅村。在乾隆年間,晉商常萬達(常氏)為立足武夷山茶市和擴大經營的規模,為此,常氏與武夷下梅村最大的商家鄒氏家族聯合創辦“素蘭號茶莊”。不久,常氏和鄒氏聯合經營的“素蘭號”成為武夷山最大的茶莊。萬里茶路新征程,“素蘭號”茶葉商幫的創業精神的傳承從未停止過,在閩商青年茶人田貴炳先生的帶領下,於2009年註冊“甲子泰”商標,並組建一支年輕的創業團隊,歷時六年時間的探索和實踐,甲子泰由當初的武夷紅茶專營發展為今天綜合性的茶葉品牌,目前有紅茶、普洱茶、烏龍茶、白茶等受大眾歡迎的茶葉產品,產品銷售渠道遍布全國各地。
甲子泰總部設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廣東省茶葉進出口歷史重鎮——肇慶。我們立足於肇慶、廣州、佛山地區,穩中求進,逐步開拓全國市場。我們聚焦茶產業,全力挖掘茶產品與文化的核心價值,致力於把甲子泰打造成為一個標準化茶店和茶生活體驗空間的連鎖品牌。
甲子泰公司擁有一支專業化的茶業人才隊伍,聚集諸多管理、研發、行銷、培訓、茶道演藝等技術型人才。多年來,甲子泰秉持“融和精進·共擔共享”的經營理念,形成了一套成功的標準化行銷模式,朝著成為茶業品牌運營精英的目標邁進。
德、厚、仁、愛,甲子泰。我們以傳承中國傳統茶文化為己任,誠信經營,懷抱感恩之心,倡導健康飲茶,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為實現“新茶道生活領導者”的目標而努力。

甲子泰公司的資質和榮譽

2009年註冊“甲子泰”商標並研發武夷茶、普洱、白茶等產品
2009年至2014年先後與“桃淵茗”、“潤元昌”、“福今”、“斗記”、“易武福元號”、“邱韋世家”等國內知名茶葉品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2012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指定用茶
2012年獲得肇慶市青怡愛心會“愛心公益單位”榮譽
2013年榮為廣東工商職業學院茶文化實訓基地
2014年榮為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先進會員單位
2014年榮為肇慶市企業聯合會會員單位
2014年甲子泰公司董事長-田貴炳榮為全國海選“廣發慈善基金-甘肅行”五位志願者之一
2014年公司事茶師-梁藹茵獲得“雲南斗記茶業”舉辦的“百萬茶會”全國鬥茶大賽三等獎——“鬥茶之星”榮譽
2015年研製“布朗古茶”(普洱生茶)選送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秋季名茶評選大賽,獲得“銅獎”榮譽
2015年研製“二五八古樹紅茶”(紅茶)選送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秋季名茶評選大賽,獲得“銀獎”榮譽
2015年公司首席事茶師-李志玲獲得茶界知名媒體——“茶業復興”舉辦的全國“茶界你最美”活動之“茶美來襲獎”榮譽
2015年榮為肇慶市網商協會首屆理事單位
2015年與廣東省肇慶學院籌建“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並開展茶文化、事茶、電商運營、茶店管理等創業培訓項目

品牌文化釋義

一、 制茶理念:

精湛工藝·地道好茶

二、 藏茶宗旨:

乾倉、善器、珍藏

三、 事茶標準:

禮、靜、和、備、醒、潤、品、謝

四、 品牌核心:

喝有價值的普洱茶

五、 經營模式:

渠道開發

六、 品牌涵義:

 府傳——府,府藏,文書藏也。傳,傳承,傳世,傳授,傳遞,傳代,傳家也。傳,意義同傳化,傳變,普洱茶陳年轉化也。府傳,府上珍藏,乾倉陳化,傳世之品。府傳,清代雍正年間設普洱府,將普洱茶列為貢茶而上呈宮廷。
 貢普——貢,(形聲。從貝,從工,工亦聲。“貝”指“錢財”、“價值”。“工”指“工作”、“工藝”。“貝”與“工”聯合起來表示“有價值的本地工藝品”。古代進獻給朝廷的地方特色工藝品。《爾雅·釋詁》貢,賜也。《廣雅》貢,上也。《玉篇》貢,通也。《廣韻》貢,薦也。普,普洱茶也。貢普,有價值的普洱茶,珍貴的普洱茶,呈上珍貴的普洱茶,推薦有價值的普洱茶,流通有價值的普洱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