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幸福是一種活法》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健康的活法
1.警惕心理疲勞的危害
2.健康心理是幸福的前提
3.做個樂觀主義者
4.擺脫恐懼心理,回歸健康生活
5.跟抑鬱說再見
6.學會為生活減壓
7.要想身體好,運動不能少
8.遠離菸酒,健康常有
第二章簡單的活法
1.越簡單,越幸福
2.按自己的原則做事
3.放下虛名的累贅
4.學會管理時間
5.欲望越多,失望越多
6.人生各有不同,何必如此比較
第三章快樂的活法
1.心情好,世界自然好
2.學會放鬆,享受快樂
3.不要把賺錢當做人生的目的
4.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
5.心情換了,世界變了
6.把快樂當習慣來培養
7.相信微笑的力量
第四章寬心的活法
1.寬恕別人,收穫健康
2.寬恕是慈悲,也是修養
3.善待、尊重身邊的人
4.用寬厚對待朋友
5.對自己要嚴,對別人要寬
6.克制自己的壞脾氣
第五章淡定的活法
1.以平常心看待福禍
2.拒絕浮躁,回歸內心
3.活著即幸福
4.看淡生活中的不如意
5.名利和地位皆身外之物
第六章低調的活法
1.行事低調,深藏不漏
2.收斂鋒芒,知示弱
3.可以聰明,不能精明
4.才不可盡漏,力不可盡使
5.不露山水,低調為人
6.學會禮讓,給人生鋪路
第七章糊塗的活法
1.沒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2.糊塗一點,超脫一點
3.換個角度就會不一樣
4.不抬槓,不做無意義的爭論
5.保持心態平衡
6.可以裝傻,不能真傻
第八章幽默的活法
1.幽默讓生活更可愛
2.學會用幽默緩解尷尬
3.幽默:健康良藥,快樂至寶
4.幽默是愛情的調味劑
5.別擔心,你也可以很幽默
第九章感恩的活法
1.帶一顆感恩的心做人
2.用熱情驅散冷漠
3.抽時間多關心一下父母
4.珍惜一直陪在你身邊的人
5.感恩,讓家庭更溫暖
第十章捨得的活法
1.該放棄的就別再留戀
2.既然能得到就別怕失去
3.拿得起,放得下
4.放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5.人生就是舍與得
第十一章不爭的活法
1.低頭也是一種智慧
2.沉得住氣就是最後的贏家
3.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
4.解開心結,放下怨恨
5.可以忍,不能一味忍
6.化解別人對你的排擠
第十二章知足的活法
1.不滿足是你的心還很貧窮
2.不攀比,才是最後的贏家
3.人生不盡完美,可以追求接近
4.做那個最好的自己
5.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6.學會欣賞自己
序言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鍊,忙也樂觀,閒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這是一首大家廣為熟知的《寬心謠》,相傳這首歌謠為趙朴初居士92歲時所作,趙朴初先生作為我國佛教界的領導人,他集佛學理論、文學和書法藝術於一身,造詣很深,堪稱一代宗師,說出自趙老之手,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也有人質疑《寬心謠》並非趙朴初所作,為此還有人專門找老先生求證過此事,但並沒得到確切的答覆。其實,是與不是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首歌謠所傳達的內容給我們的啟迪。《寬心謠》中對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事、貧與富、愁與歡、對吃穿、對晚輩等,都作了樸實而深刻的闡釋,讓人感慨佛家“得非難,舍不易”的妙言至理,更感慨作者平常心的博大。《寬心謠》字面上是寫給老年人的,而實際上也是寫給社會上每一個人的。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需要啟迪,需要以平常心來善待自己。《寬心謠》不僅能使人多一份寬心,少一份浮躁;添一些喜悅,少一些煩惱;還能使人們的心靈受到淨化,胸懷變得博大。反觀人生,我們活在世上不就是為了活得快樂幸福嗎?這裡,就需要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怎樣活才好,用一句當下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怎樣活才幸福?
近年來,幸福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除了央視在街頭採訪問“你幸福嗎”,部分省還喊出要以幸福指標來衡量當地的施政標準,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議論關於幸福的話題,幸福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人生本就是一個過程,非常短暫,有時如流星般悄然而逝。短暫的一生中,我們怎樣活才算問心無愧?怎樣活才能真正幸福呢?答案肯定會多種多樣。有的人認為有錢就幸福;有的人認為有權就幸福;有人認為當公務員最幸福;有人認為做老百姓最幸福;有人認為因為有了房子而幸福,有人認為因為有車子而幸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渴望,也都有為追求幸福而付出的精神,但是,付出不等於一定得到,得到了也並非就與付出成比例,因此,為追求幸福往往失去了幸福,為得到快樂往往品嘗了痛苦,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讓人亦喜亦悲,亦苦亦樂,無法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想弄清楚怎樣活才幸福,首先要明白幸福是什麼?關於幸福,曾有人給出這樣的定義: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實現的一種主體生存狀態,是個人由於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具體到現實生活中,幸福就是有個健康的身體、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種低調的態度;幸福是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所謂知足者常樂正是這個道理。人要學會自我滿足。這裡說的自我滿足,不是驕傲自滿,而是對環境的適應。人應該學會改變環境,但更要學會適應環境,要做到這兩樣都不容易,這也是一個人的生存能力。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就足以了。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應該是幸福的;願望實現了,也應該是幸福的;一個人在烈日下勞作,滿頭大汗,可是他覺得很幸福,他就是幸福的;另一個人在別墅里喝咖啡,可是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他就是不幸福的。其實,你覺得幸福你就是幸福的,你覺得不幸就是不幸的,幸福與不幸福都是自己心裡的一種感覺。
從這個角度講,幸福是公平的。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健全人還是殘疾人,城裡人還是鄉下人,只要你願意追求幸福的生活,你就能生活得幸福。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要想幸福地生活,不僅要有創造幸福、把握幸福的能力;還要一雙善於發現幸福的眼睛和準備迎接幸福的心態,更需要一顆熱愛生活,與人為善,寬大博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