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備節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粿,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晉江炊粿,是用麵粉、糖、熟番薯糅合發酵的“發粿”。“發”字象徵吉利,“發粿”從來是晉江僑鄉祭祖敬神必備的食品。過年炊發粿還有講究:頭一個要做得特別大,放在蒸籠頂格蒸,這是正月初一敬“天公”用的“天公糕”。“天公糕”若發得高高,上面綻裂開來,就是蒸得成功,是新一年順遂的好兆頭。除了炊發粿,還有米粿、薯粉粿、麩頭粿許多花樣,薄皮厚餡。
德化的“米粿”,用細輾磨成的米粉蒸成圓盤狀,有淡、有甜、有鹹。
饋歲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遺,謂之饋歲。”挑水蓋井
除夕日,家家戶戶該洗的東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裝滿,並稍溢出,以示年年有餘。後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壓石頭,把水井口蓋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蓋用水。現在使用自來水,此習俗已不存。辟火符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辟火符:里胥於除日印辟火符,分貼各家門首,主人給制錢四文,藉以度歲。符紙用青藍色,長四寸許,廣三寸,中畫老人像,上作兩蟠龍,旁兩行四語:左曰‘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按:《道德經》曰:月中仙人宋無忌。《白澤圖》云:火之精,曰宋無忌(見《史記·封禪書》索阮注)。又,‘家有壬癸神’貳語出佛書。然則所畫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詳《尺五天隨筆》)。”置甘蔗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門側,殆取漸入佳境之意。桐蔭吟社黃謀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頭休嚼盡,大家珍重歲寒心。”釘桃符、貼春聯:
除夕日,家家戶戶貼紅紙春聯,逢門必貼,無論前後,無論大小。
另有白頭春聯和丁憂春聯:
白頭春聯,是指對聯頂端留有二、三寸長的白紙額頭,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緣起與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鬥爭有關。其時閩人因抗清和不肯剃髮,被殺甚多,辦喪事者家家貼白聯,清朝地方官府為粉飾太平,下令各戶人家都要貼紅紙春聯,並以違者殺頭相威脅。人們迫不得已遵命貼上紅聯,但卻在頂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聯的紙頭,以示抗議,後沿承成俗。
丁憂春聯,是新喪人家於丁憂期間不得貼紅紙春聯,在守孝的第一年春節須貼綠紙春聯,第二年春節為粉紅紙春聯,聯語皆為哀感句子。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
早在秦、漢以前,民間每逢過年,就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或畫上“神荼”、“鬱壘”兩個鬥神,用以驅鬼壓邪。
到了五代,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神荼”、“鬱壘”。據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春聯。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今南京)定都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並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放炮
從大年三十午後到初一整天,祭祖敬天公賀新歲,要放好幾次鞭炮,驅邪添喜。祭祖、燒天金、祭神、祭路
泉州民俗認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節日。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除夕……至夕,祭先及神,謂之辭年。”
是日中午,每個家庭皆盡力備辦豐盛菜餚,祭祀敬奉祖先。同時,擺香案,面向天井空中“祈年拜天”,俗謂“燒天金”。主婦們還挎著裝滿筵碗的神籃大廟進小廟出,敬過神佛敬“地基主”、敬過往亡靈“好兄弟”。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祭路:既夕,或陳庶饈於門外以祭路,遵古五祀之意也。《東陽縣誌》:除夕具酒饌於門前設祭,謂之賽路神。”
拜歲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除夕……泉人度歲,皆以米粉為糕粿、餑餑之屬,留宿飯於明日,謂之過年飯。”除夕晚上年夜飯後,撤去宴席,各家各戶要在廳堂和房裡的桌上插“春花”(或稱“春枝”),擺上紅橘、柿餅等果盒,以及硬幣、紅蛋、“隔年米”(也稱“過年飯”)、甜粿、“九鬃芋”,供奉祖龕之前,直至大年初一。還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廳中神祗和灶君,俗稱“拜歲”。
“隔年米”意為“年年有餘”;“九鬃芋”也是一件重要物什,這種芋頭有許多芽,閩南人稱之為“芋子芋孫”,象徵人丁興旺、子孫滿堂。
吃年夜飯
是夜家人團聚,吃年夜飯(團圓飯)。民俗對合家吃團圓飯和“圍爐”過年曆來十分重視。閩南俗諺:“清明不回家無祖,年兜不回家無某(妻)。”在外地工作者務必趕回,即便遠在南洋、香港者,也力爭趕回參加除夕團圓之慶。
此時廳堂上紅燭高燒,擺上豐盛菜餚酒席,圍上“吉祥喜慶”的繡花桌裙,由家長拈香,向列祖列宗跪拜,男女家人一齊跪拜,恭請祖宗降臨飲宴,並庇佑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達。
晉江的年夜飯照例要有魚,取“年年有餘”吉兆。對海外歸來的華僑來說,照例有家鄉“傳統菜”———炒米粉、芋圓、菜包等。無論吃不吃,大年夜還得煮些米飯,盛放著過夜。米飯上置放芋、紅棗、紅柑、錢幣,用來祈祝未來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財和豐收。
聚餐後長輩要給晚輩分壓歲錢,又稱“分過年錢”。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古時也有以彩繩穿銅錢編作龍形,置於孩子床腳的。
掩火種
舊時煮飯燒柴火,當夜灶里要“掩火種”,意為興旺。辭年守歲
古稱“圍爐”。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除夕……至夕……設酒食聚飲,達旦不寢,謂之守歲。”
除夕夜,家務收拾停當後,合家歡聚一堂。然後再進行“圍爐”,守歲迎春。燈明蠟亮長明到次日,一家人緊門閉戶,圍坐爐前守歲等“年”過。俗謂可為父母或長輩延年益壽,故又稱“坐壽”。
德化民俗,晚飯後,合家圍坐邊侃邊搓糯米、薯粉“丸”,供春節招待客人“甜嘴”。
坐年
坐年原是泉州道教習俗,即善男信女在大年夜到道教偶像供奉地點坐年守歲,和神明一起過年。但是,泉州普遍“道(偶像為“神”)”、“釋(偶像為“佛”)”不分, 統稱為“佛”。因此,道、釋寺廟都有人坐年。
泉州市區的人們一般會到關帝廟、玄妙觀、馬甲仙公山等地“坐年”。午夜12點是新、舊年的交界點,午夜11點到次日1—2點這段時間,在這些寺廟裡坐年的人最多。人們在寺廟裡燒香、祭祀、頌經,為家人乞求平安。
避債戲
按照舊俗,正月不宜上門討債,因此,債主討債須在除夕日之前。
除夕夜,泉州東街元妙觀常例演戲敬神,通宵達旦。負債之人為避債主追討,是日輒往元妙觀看戲。由於看戲的多是窮人,債主若追債至戲場,是會惹上眾怒的。因此債主即使知道,也暫作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債主不向看戲人討債的風俗。故元妙觀的年兜演戲,民間稱“避債戲”。
火盆光、跳火墩(墩諧音裙。亦稱跳火盆):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除夕……至夕……熾爐炭,燒雜木爆竹於庭前,或超而越之,謂之過炎。(〖夾注〗《吳中風俗記》:人家各於門首燃薪,謂之相煖熱,此即其意雲。)”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火盆光:村中於入夜拾柴枝焚門外,少年跨而越之。城內亦有燒木骨拙於火爐,牽子女團坐,俗謂火盆光。《熙朝樂事》:除夕人家祀祖先及百神,架松柴齊屋,舉火焚之,謂之粉盆,煙焰灼天,燦如霞布。”
或雲年穀大熟,燔柴報天,以示來年好運;亦有人認為意在以火祓除附在身上的不祥之氣,是一種古老的避邪和驅疫巫術。
農村除夕夜團圓飯吃罷,在門外曠地上用乾稻草、乾地瓜藤以及“撣塵”用過的掃塵枝等燒起火堆,或燒起火盆,待火燒旺後,凡家中大小男子成員(婦女不參與“跳火墩”)逐一依此從熊熊火堆上由外朝里跳躍過去,就是男嬰亦要由成人抱著跳過,外出未歸的男人則由在家兄弟替跳。
跳火墩時,大家邊跳邊念謠詞。謠詞各地大同小異,諸舉數例:
(一)“發彩囉!火盆跳入來,新年大發財;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氣;火盆跳向東,新年銀錢滿廳房;火盆跳向西,新年財源人厝內。”
(二)“跳入來,年年發大財;跳出去,無憂又無慮;跳過東,五穀吃勿會空;跳過西,錢銀滿屋內。”
(三)“發彩囉!新年好海路;發彩囉!新年好蝦蚝。”(沿海)
(四)“年兜冥,跳火盆。公挑金,婆挑銀。阿爸驚火熏,阿母笑捫捫。阿兄相火痕,阿嫂燒著裙。阿叔放炮桌球響,暢煞一群囝仔孫。”(崇武)
火墩跳後,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將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好運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待到篝火將熄,各家主婦即把其餘燼收置火籠、火盆中,端進屋裡藏於床下,俗稱“添旺”、“挑金挑銀”,寓意火紅興旺。
燒大人
傳說,人間過年,天上的仙人到了年底也有儀式。 一到年底,天兵天將們就要換防了,這時候,家家戶戶就按著家裡的人口數紮起約十厘米高的小紙人,稱“替身大人”,再派家裡的小孩子為代表,拿著全家的“替身”,跟著“齋公”(道士)週遊鋪子(老泉州的行政區域分為36鋪72境)做法事,將全家來年的災禍都附在小紙人上,請求天兵換防時,將紙人和災禍一起帶走。樹火燭
在安溪縣湖頭、金谷、蓬萊等鄉鎮,長期以來流傳著除夕之夜樹火燭、守年兜的民俗。這也是一年中最為火熱、隆重的過節儀式。 其俗已有數百年歷史,寓驅邪迎新之意,還有聚合人心、加強鄰里感情溝通的作用。除夕當天,在祖祠前用碗口粗的木材壘起兩根直徑超過1米、高度高過祠堂屋脊的木柴柱子,中間不間斷地綑紮上鞭炮、煙火。
年夜飯一結束,老人點燃火燭,一陣陣鞭炮聲響起,男女老幼圍坐在火燭四周,或品茗吃糖果,或唱南音、講故事,或大人給小孩分發壓歲錢,互道吉利話,其樂融融。與此同時,家家戶戶在屋內的八仙桌下升起一盤木炭火爐,桌上擺開“三牲”瓜果奉敬祖先。
屋外的火燭一直要燃燒到正月初一的凌晨,鞭炮聲也同時不斷。圍觀者不時可回屋圍坐在八仙桌旁,或打牌,或嘗蜜橘,等到大年初一的頭遍雞叫,男女老幼傾巢而出,圍著火燭唱起“祝福歌”,氣氛十分活躍。
天將破曉,火燭欲滅,年輕人和小孩繼續在屋外玩“攻炮城”的遊戲,大人則返屋開始祭祀活動,守年兜活動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