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
對於年份酒有嚴格的限制,法律規定:自酒蒸餾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儲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儲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蘊藏期六年以上叫NAPOLEON乾邑,儲存8年半以上的叫XO。比如人頭馬公司的路易十三,酒齡都在40年以上。同時,國外也允許不同儲存年份的酒可相互混合,但混合之後只能按照最低酒齡來分級。
由來
年份酒最初流行於國外,是對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的等級概念,即使以年份來標註的葡萄酒,也並非年代越久越好,某一年份葡萄酒產品品質的優劣,與當年葡萄的品質、釀造的氣候環境、儲存有密切的關係,只有當所有條件同時具備,以當年年份命名的葡萄酒,才能稱之為酒中珍品。國外具有年份標識的酒,一般都需要標註酒廠名、酒名、葡萄品種及葡萄採收的年份等詳細信息。
“年份”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註解為“某一年,或歷經年代的長久”。按照這一解釋,白酒行業中的年份酒應該是:某一年生產的,或者存放了一定時間的白酒。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生產“年份酒”的白酒企業大多遵循的是兩條標準:以不同酒齡的酒勾調而成或以窖齡來計算。這兩條顯然都與國際上“年份酒”的標準相去甚遠。從釀製技術的角度來說,現在白酒行業所稱的“年份酒”並不等同於國外年份酒的概念,這些年份酒被稱為陳釀酒或者窖藏酒更合適。
20世紀90年代,當時任安徽古井貢酒廠廠長的王效金第一個把“年份酒”的概念移植到白酒上,推出古井貢“10年原漿酒”,但並未在白酒市場上掀起太大的波瀾。
2004年,茅台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2005年,五糧液推出10年、15年、30年、50年、60年“年份酒”,引發了市場上一輪又一輪的“年份酒”漲價狂潮和跟風效應,以至於出現之後的“無酒不年份”現象。
年份酒 - 現狀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抽樣調查,銷售額前100名的白酒企業中,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年銷售額不低於50億元。年份酒被各大白酒廠商青睞:五糧液有10年陳釀、15年陳釀、30年陳釀;茅台也推出了15年陳釀、30年陳釀、50年陳釀;還有10年陳釀的劍南春、30年陳釀的汾酒等等。年份越長的白酒,其價格也越高。
關於白酒的年份劃定,不同的白酒廠家有不同的說法:五糧液集團公司總裁唐橋表示,五糧液最古老的窖池有639年的歷史,公司推出的年份酒絕對是10年以上的窖池產的酒;瀘州老窖封壇年份酒開啟後,推出了9年、18年、28年陳釀;沱牌麯酒董事長李家順稱,作為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30年以上的沱牌麯酒老酒也有,但主要用於調味;郎酒稱他們用的是貨真價實的二十年、十五年和十年陳年酒;2011年初,劍南春承諾採用“揮發係數鑑別法”的標準,提供100%夠年份的年份酒。
《中國經營報》記者曾在2012年春季糖酒會上做過一項調查,由於缺少明確的檢測標準和行業規範,相對於四川、貴州等產酒大省酒廠不斷推出年份酒的同時,山東、湖北、安徽等地許多中小酒廠,建廠沒幾年就推出了5年、10年乃至30年、50年的年份酒。他們大都從四川等地購買少量年份稍長的基酒,用做引子,勾兌自己的新酒,經過簡單封存,標註的卻是時間最長的原酒年份。甚至有酒廠想標哪年就標哪年。
鑑別
揮發係數是指當溶液的蒸氣與溶液達到熱力學平衡時,蒸氣中某種揮發性物質的含量與溶液中該種揮發性物質的含量之比。該方法利用熱力學平衡原理和多台精
密檢測儀器聯用技術,檢測年份酒中微量香味成分的揮發係數值,然後根據揮發係數值與貯存時間的標準曲線圖譜,即可準確地鑑別酒的貯存年份。
中國年份酒都應該是採用自然微生物接種制曲的傳統固態發酵模式,各香型酒種中都具有固態發酵生成的多種揮發性物質,而揮發係數判定法只檢測各香型酒中共性的揮發性物質,而不檢測形成香型風味的典型性物質,所以揮發係數鑑別年份酒的方法具有廣泛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