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潑麵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一帶經營,後來在西安很普遍了。它原來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寬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先配上蔥花、肉絲、花椒粉、鹽面等配料,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麵,頓時滿碗紅光,最後一道工序潑油是關鍵。
油潑麵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為“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為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為“水滑面”。據元代韓奕所著《易牙遺意》記載:“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劑。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中,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寶辰在其著作《素食說略》中記載更為詳細:“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復以濕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面。”書中還指出:“作法以陝西朝邑、同州為最佳。”關於楨條面的形狀,書中說道:“其薄等於韭菜,其細比於掛麵,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其餘如面片、面旗之類”。同樣一塊面,能址抻成多種不同的形狀,可見技術的精湛非同一般。
現今扯麵的製法基本承襲舊法,和面時用鹽和鹼面,以提高麵團的筋韌性能,近10年來還有用“拉麵劑”代替使用鹽鹼的。如今扯麵的形狀,有拉拽寬厚如腰帶的大寬長面,俗稱“biangbiang面”;有細薄似韭葉的二寬面;有細如銀針的龍鬚麵;有粗繼如筷子的箸頭面;有三棱形似寶劍的劍刃面;有拽成短節的“空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