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在龍城鎮東南13公里,東與博羅、河源兩縣相接,面積135平方公里。因該地多丘陵,集鎮 處低平,故名平陵。1987年人口 30632人。1951年前屬河源縣轄。1952年劃河源縣的黃沙、山 下、翁坑、晨光鎮鄉、平陵圩,與龍門縣的.茅東鄉組成,稱龍門縣第五區,1957年稱平陵鄉,1958 年稱平陵公社,1983年11月改稱平陵區,1986年12月12日稱平陵鎮。轄1個居民委員會,13 個村民委員會,213個自然村。為丘陵地帶,四周高中間低,地勢開闊,年均溫度20. 8攝氏度, 年均雨量1723. 4毫米。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兼種花生、黃豆,是縣的黃豆主要產區之一。建國 以來,興建龍平渠等水利工程,有石灰石資源,發展水泥等建材工業,鎢礦、錫礦、重晶石和煤礦 已初步開發。增(城)龍(門)公路與楊(村)平(陵)公路在此交接。
平陵圩面積1平方公里。明洪武年間已成圩集,聚落沿平陵河北岸向公路兩側延伸,呈塊 狀分布。是該鎮農、林、副產品貿易集市,每逢圩期,博羅、河源兩縣境鄰近民眾到此集市,圩期 最多有3000多人趁圩。
1949年10月至1951年劃為4區、18鄉、1鎮。
第一區:附城鎮、城南鄉、城北鄉、城東鄉、田尾鄉。
第二區:龍華鄉、茅崗鄉、路溪鄉、沙逕鄉。
第三區:地派鄉、鐵崗鄉、左渾鄉、藍田鄉,
第四區:上麻鄉、下麻鄉、永漢鄉、永南鄉、永西鄉、南昆鄉。
1952年至1956年劃為5區、21鄉、1鎮。
第一區:附城鎮、城南鄉、城北鄉、城東鄉、田尾鄉。
第二區:龍華鄉、沙逕鄉。
第三區:地派鄉、鐵崗鄉、左渾鄉、藍田鄉。
第四區:上麻鄉、下麻鄉、永漢鄉、永南鄉、永西鄉、南昆鄉。
第五區:平陵鄉、茅崗鄉、路溪鄉。(1952年5月增設)
1957年至1958年9月,撤區設12鄉1鎮:附城鎮、附城鄉、藍田鄉、龍華鄉、沙逕鄉、永漢鄉、麻榨鄉、南昆鄉、左潭鄉、地派鄉、平陵鄉、茅崗鄉、路溪鄉。
1958年10月至1961年10月,全縣分為6個公社,1場:龍城、麻榨、永漢、平陵、龍華、左潭公社、南昆林場。
1961年底至1963年3月,全縣劃分為20個公社、1個林場:縣城鎮、花圍.、王坪、田尾、藍田、左潭、鐵崗、地派、湖心、平陵、龍江、路溪、龍華、香溪、永漢、寮田、振東、油田、麻榨、鰲溪公 社、南昆林場。
1963年4月,全縣調整為12.個公社,1鎮3場:麻榨、永漢、香溪、龍華、龍江、路溪、平陵、龍城、鐵崗、藍田、左潭、地派公社、縣城鎮、南崑山林場、密溪林場、天堂山林場。
1983年11月,撤銷公社,改設區建制,全縣劃分為12區、1鎮、3場:麻榨、永漢、沙逕、龍華、龍江、路溪、平陵、龍城、藍田、左潭、鐵崗、地派區、龍城鎮、南崑山林場、天堂山林場、密溪林場。
1986年12月12日,撤區設鎮(鄉)建制,全縣12鎮、3鄉、2場:麻榨鎮、永漢鎮、沙逕鎮、龍華鎮、路溪鎮、龍江鎮、平陵鎮、王坪鎮、左潭鎮、地派鎮、龍城鎮、南昆鎮、鐵崗鄉、天堂山鄉、 藍田瑤族鄉、油田林場、密溪林場。
2017年10月12日,廣東省民政廳正式批覆同意撤銷龍門縣平陵鎮,設立平陵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平陵西接龍門縣城、東臨博羅縣、北靠河源縣,是通往惠州、深圳、東莞、汕頭、梅州的必經之地,省道S244、武深高速和即將投入建設的惠龍高速、韶惠高速穿境而過,距離廣河高速公莊、路溪出入口分別17公里和15公里。距惠州68公里,距廣州市120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離珠三角各個港口、機場均在1.5小時車程內。被譽為龍門的“東大門”,優越的區位優勢讓平陵能融入到珠三角1小時經濟生活圈。轄區總面積143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下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氣候特徵
平陵境內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礦藏資源
平陵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已探明石灰石儲量近4億立方米,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平陵大力發展建材行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8間。近年來,平陵致力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堅持“調整結構促轉型,改善環境引投資,狠抓項目增後勁”的工作方針,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提高城鎮品位。下來,在縣城一體化的發展布局下、在惠州產業轉移園的輻射帶動下,平陵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人口民族
轄區總面積143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下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綜述
第一產業
平陵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已探明石灰石儲量近4億立方米,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平陵大力發展建材行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8間。近年來,平陵致力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堅持“調整結構促轉型,改善環境引投資,狠抓項目增後勁”的工作方針,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提高城鎮品位。下來,在縣城一體化的發展布局下、在惠州產業轉移園的輻射帶動下,平陵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風俗
平陵主要以客家人為主,客家飲食文化獨樹一幟,以鮮、辣風味著稱,具有當地特色的“全牛宴”、“雙蒸魚”、“手工肉丸”等佳肴吸引八方食客。平陵民風純樸、崇文重教、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龍門縣“文化之鄉”的美譽。始建於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的龍巖寺已經有280多年的歷史,香火旺盛,是龍門縣最大的佛教寺廟,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佛教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參觀。山下村白芒坑革命遺址生態資源良好,革命史跡豐富。現有“紅四師”休整遺址和白芒坑人民抗擊日軍遺址、白芒坑人民武裝成立舊址等,曾是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三支隊司令部所在地。平陵規劃將白芒坑紅色革命史跡與周邊優良生態資源結合起來,建設工農紅軍紀念園,打造出一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方言
客家話
麻榨、永漢、沙逕、龍華、左潭、鐵崗、地派、藍田、油田、天堂山、王坪等鄉、鎮、場,在流行龍門話的同時,還流行客家話;北部的密溪林場、西部邊境的南崑山鎮,東南境的平陵、龍江兩鎮的絕大部分或一部分人,都使用客家話》其他各地方也有少數人講客家話。使用人數約8萬人,是龍門的第二大方言。
分布於龍門境內不同地方的客家話,比較一致,只在少量詞的讀音上有微小差異,但同客家話的代表梅縣話和興寧話比較,則有不小差別。如以麻榨鎮的客家話為例,有半元音聲母j(如“若、約、閏”等字讀音的聲母)、舌面中擦音聲母C如(“休、去、虛、玄”等宇讀音的聲母),鼻音聲母ŋ和互相補充,有韻母əi(如“衛、委、威、違”等字讀音的韻母),有“㘭頸(爭辯)”、“眼熱(眼紅)”、“櫪(能幹)”、“癲(瘋)”、“衰(不好、倒霉)”、“散紙(零錢)”、“風栗(栗子)”、“雲吞(餛飩)”、“火船(輪船)”、“鋪頭(商店)”、“鑊鏟(鍋鏟)”、“頭先(起初)”、“晏晝(中午)”、“車大炮(說謊)”等帶濃厚粵方言色彩的詞語。這是因為龍門客家話長期接受粵方言的影響。
語法基本上同一般客家話一致,受到粵方言語法的一些影響。
本地話
平陵的黃沙、祖塘、展光和龍江的隔堋、廣尾、良塘及地派、藍田、天堂山相當一部分本地人,使用的是一種既非客家話、又與帶廣州話色彩的龍門話大異的本地話,使用人口2萬餘人。其實這種方言與河源話、惠州話、博羅話、紫金古竹話及連平忠信話等很接近。屬於粵方言分布在東江中、上游一帶的一個特殊支系。這種方言的絕大多數成分和廣州話、龍門話相當接近而有同一來源,少數成分則來自客家話或受到客家話的較大影響。如以平陵的黃沙活作代表來看:有w、j兩個半元音聲母(如“圍、偽”、“延、運”等字讀音的聲母);有撮口呼和單韻母y、 (如 “語、虛”、“茄”等字讀音的韻母),有複韻母 (如“第”、“樓”、“含”等字讀音的韻母);去聲分陰陽兩調,除有兩入聲調之外,舒聲還有六個調,陰入、陽入分別是高平、中平(或高中平)的調值。所有這些,都是語音方面和廣州話近似或一致之處,足以說明彼此語音系統源自一體。 而陽去有高降的調值,古濁塞音聲母都讀送氣清音(如“奪、道、洞”等字讀音的聲母),則又表明有客家話的語音成分或受到客家話語音的不小影響。
辭彙方面,絕大部分成為本方言特色的基本詞語,包括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量詞、方位詞、時間詞及大量成語、慣用語,是同廣州話、龍門話基本一致的;有小部分基本詞語從客家話吸收而來,如“碗公(大湯碗)”、“鼻公(鼻子)”、“鹹春(鹹蛋)”、“地豆(花生)”、“老妹(妹妹)”、“老弟(弟弟)”、“豬牯(公豬)”、“貓牯(雄貓)”之類。
語法方面,同廣州話、龍門話大體一致;和客家話的差別較大;個別語法成分與惠州話相同,如表示動詞完成體用虛詞“拋[pau]”,不用“咗”。個別詞綴受客家話的影響.如指雄性大動物的詞可用後綴“公”,也可用“牯”。
地方特產
平陵境內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近年來,平陵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擦亮了優質米這一品牌。優質稻年種植約4萬畝,年產量約為1.56萬噸,約占全縣總產量的20%。被廣東省評為優質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擁有自主品牌的優質米加工企業6個,其中“雙豐魚”、“金燕”等品牌優質米暢銷惠州、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各地。
風景名勝
平陵民風純樸、崇文重教、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龍門縣“文化之鄉”的美譽。始建於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的龍巖寺已經有280多年的歷史,香火旺盛,是龍門縣最大的佛教寺廟,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佛教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參觀。山下村白芒坑革命遺址生態資源良好,革命史跡豐富。現有“紅四師”休整遺址和白芒坑人民抗擊日軍遺址、白芒坑人民武裝成立舊址等,曾是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三支隊司令部所在地。平陵規劃將白芒坑紅色革命史跡與周邊優良生態資源結合起來,建設工農紅軍紀念園,打造出一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著名人物
彭九龍
彭九龍(生卒年不詳),平陵彭屋人,九龍橋興建者。該橋在茅岡東角約紫蘇渾(今平陵相思潭),此處位於博羅、河源、龍門三縣之沖,過去無橋,交通甚為不便。乾隆三十八年(1763),彭在該處建石橋,工程未竣,病故。其妻肖氏承夫遺志,不惜重資,命子遠光、遠明購石繼續興建。數年後,終於建成長20餘丈,寬5尺多的石橋。鄉人感其義,將該橋取名為九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