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襄大道

西漢武帝時期開通的絲綢之路,東段從長安出發,分南北兩路進入河西。一路沿涇河谷地向北,經平涼、會寧、靖遠,在蘭州以東渡黃河入西河;另一路沿渭河谷地向西,經天水、隴西臨夏,在蘭州以西渡黃河入河西。作為區域政治中心和西漢政權開拓西北邊疆的戰略前沿,與東段絲綢之路相枝輔,通渭進內至少形成了兩條重要通道,即東南緣牛谷河、安逸河聯接渭河中下游地區的南道,西北、東北沿長城邊塞至於隴西、隴道的北道。兩道東承西迎,南轅北轍,成為隴右交通鎖匙,其路經走向基本上奠定了近現代通渭道路交通的線性輪廓。
秦漢以來,由於隴山隔阻,秦隴交通取道迂迴,關河懸遠。東漢初年,隗囂占據平襄,橫絕隴右,東西交通斷絕。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割據河西的竇融歸降東漢。次年東漢政府聯合竇融征討隗囂,開始了兼併隴右的統一戰爭。為了解決軍糧運輸困難,掃除隗囂政權的戰略屏障,建武八年(32年)初,東漢西征軍將領來 調集2000士卒,在回中道以南的隴關(既大震關,在京清水東部)一帶伐山斬木,開闢出從關中徑直通往隴右的軍旅要道。隴囂政權敗亡後,這條道路進一步向西拓展,經隴縣(今張家川)、略陽(今泰安)、平襄(今通渭)。 道(今安定區)、勇士(今榆中)、金城(今蘭州)直達河西,成為絲綢之路東段的便道捷徑,世稱關隴大道。關隴大道橫貫通渭全境,其中東起今泰安王家鋪,中經今雞川、碧玉、平襄、錦屏、馬營,西至今安定杏園鄉共60多千米的路段,又被稱之為“平襄大道”,在東漢以後的東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元時期,在平襄大道的西北和東南方向,又生出兩條新的支線道路。北宋中葉,宋軍依據秦州治今天水,開拓西北邊疆,在通渭東南部開闢出涇由渭河北岸支流葫蘆河、散度河上游地帶通往關中的重要通途。同時,隨著宋夏之間互市貿易的發展,在平襄大道西北方向,形成了沿祖厲河、關川河流域進入河西地區的茶馬通道。在於關隴大道相連線的平襄大道上,軍旅往還,商隊蹱繼,干戈與玉帛共同演繹出宋夏邊疆名族關係生動鮮活的真實圖景。
明清時期,隨著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境內交通有了新的發展。依據平襄大道及其沿途支線,形成了經由縣域西南、西北到達定西、蘭州和經由縣域東南通往甘谷、天水的金秦大道,構成連線關隴河西的便捷途徑。值得一提的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通渭縣知事屠旭初自捐廉俸,倡領吏民集資修路,將平襄大道馬營石峽段由狹窄險峻的羊腸小道平整為車馬並進的大道坦途成為通渭道路交通史上的一則佳話。,《創修石峽道路碑記》至今屹立在菩薩門洞前。
20世紀前期,近代交通在通渭興起。明國24年(1935年)西(安)蘭(州)公路全線通車。該路跨越縣域北部的華家嶺和義崗川,是通渭歷史上第一條跨境公路。同年,華(家嶺)雙(石鋪)公路建成,該路東南起自川陝接壤的鳳縣雙石鋪,西北至於通渭華家嶺與西蘭公路交會,過境大部分路段利用平襄古道路徑,成為貫穿全境的主幹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