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平泉改刀肉
塞北古城平泉,有一種傳統風味小吃由於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成為在承德平泉一帶廣為流傳的菜餚。———改刀肉。改刀肉以豬肉和竹筍為主料,切成絲翻炒,邊炒邊加入雞鴨湯、口蘑湯、醬油、紹興酒、香油等。待肉、筍成金黃色後,澆上汁水,盛入盤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猶如一座金字塔,筍絲柔韌,肉絲筋硬,味道鮮美,爽口而不膩人。
由於平泉改刀肉重在刀工和火候,做法獨特,所以冬季放在簍子裡可以存放一百天以上,即便在夏季的三伏天仍可存放一周,加熱後再吃其味如新。
傳說改刀肉的絕技還是清宮中傳出來的。有關清朝的道光皇帝。正是道光皇帝在位的時候,這一朝天子吃膩了宮裡的山珍海味,就覺得一天三頓飯怎么品也品不出個滋味,一聽見說吃飯他就心煩。
這事可把御膳房裡的師傅們給愁壞了,他們日思夜想,一心就想搞個創意讓皇帝嘗個鮮。終於有一天,掌勺的主廚劉德才來了靈感,想著要拿新鮮的竹筍和豬肉炒在一塊,那味道一定很是不錯。他把這主意跟大夥一說,每個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好點子。他們說乾就乾,擼起袖子就開始對著竹筍和豬肉下起了功夫。一盤又一盤的原料下了鍋,出鍋的菜品卻總是不對路子,不是刀工瞧著不對勁,就是輔料用得不對味,不是竹筍泡得不好,就是豬肉滋味不對,這道菜的色香味怎么也達不到想像中的那樣。
幾個御廚擦了把汗坐下來,你一言我一語,圍著灶台來了一場頭腦風暴。他們總結經驗,終於從失敗中提煉出原料的最佳配比和火候的最佳狀態,做出來一盤香噴噴的改刀肉,那菜里的筍絲和肉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筍絲帶上了醇厚鮮美的味道,肉絲帶上了山野之間的清香,表面上看著油汪汪地挺鮮亮,吃起來卻是一點也不油膩。經過改刀的處理再回鍋,這道菜的味道反而是更加地出眾。
這道剛出爐的大菜端上了道光皇帝的餐桌,他老人家也挑起了大拇指兒,好好地打賞了那幾位動了腦子又出了力氣的御廚。因為這道菜的原料沒有什麼出奇,倒是那刀工很是奇特,所以菜名也就定做了“改刀肉”。
後來,御廚劉德才到了退休的年紀,他離開皇宮到了如今的平泉縣,在這座塞外山城開了一家小飯店。老話說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劉德才的好手藝也引來了好些個老饕,這買賣雖然不大,錢卻賺了很多。打這以後,改刀肉的手藝在皇宮裡面絕了跡,卻成了老百姓嘴邊上的美食。
劉德才的生意越做越大,他自己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就收了五個機靈能幹的小徒弟,把改刀肉和其它御膳名菜的技藝傳了下去。在老人臨終之前,還特意囑咐了這五個徒弟,讓他們好好經營飯店的買賣,千萬不能幹砸了招牌,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一定不能散夥。
五個徒弟含著眼淚送走了師傅,把飯店打理地紅紅火火,還在大門口掛上了“五魁園”的字號,用來表示齊心協力絕不散夥的心愿。後來,這五魁園的名氣越來越大,改刀肉的風味越傳越遠,曾經的小飯店成了名震八方的老字號,曾經的小徒弟也成了有名的大師傅,他們收了徒子徒孫,把廚藝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末代皇帝”之弟溥傑先生品嘗了改刀肉後欣然命筆題詞:“會神珍色味、調鼎變陰陽”。
現在,改刀肉已成為承德最受國內外遊客歡迎的佳肴之一。
2007年,平泉“五魁園”改刀肉製作技藝,申報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烹製方法
1.將豬肉片成大薄片,再切火柴粗細的絲。玉蘭片切成頭細絲,用開水焯一下。蔥、姜、蒜切細絲備用。
2.勺內加底油,燒至四成熱,放肉絲煸炒,邊炒邊淋入少許油。肉絲水分快乾時,放入蔥、姜、蒜及冬筍絲略炒,加入醬油迅速翻炒,成深紅色後,加入口蘑湯和雞鴨湯略煨,加入味素、濕澱粉煸炒,潷出余油,烹料酒和醋,淋香油出鍋。
工藝關鍵
1.刀工成形要均勻,掌握火候,煸乾水分為宜。
2.玉蘭片用毛湯煮半小時改刀,味道鮮美。
風味特點
1.改刀肉是清道光年間宮廷御膳品種,經八代相傳,已有 l60餘年的歷史。
2.相傳,道光在位時,吃膩了山珍海味,一心想換花樣,御膳房裡七位高廚費盡心機,仍不能引起皇帝的食慾,眾廚急切不安。一日主廚劉德才忽想起竹筍鮮嫩,如配以豬肉同炒一定味佳。眾人反覆試做,逐步完善,晉獻後深受道光喜愛。
3.此菜用料尋常,重在刀功,肉絲與筍絲混然一色,入口酥軟,味道鮮美,無餘汁,幽香四溢,可冬存百日,夏貯一旬。此菜回鍋勝於初做,製作精細,風味獨特,在東北地區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