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橋風景區

平安橋風景區

安平橋是國家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晉江市的安海鎮,安海古稱安平,因此,此橋又稱:“安平橋”,由於橋長有五華里(即二公里半)人們便稱它為“五里橋”;位於安海鎮西畔,俗稱“西橋”。安平橋全座石構,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梁式石橋,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前後歷經十三年告成,後經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現為國家撥款重修保留原狀。

歷史沿革

安平橋 安平橋

據《晉江縣誌》記載:“晉江、南安之界,舊日以舟渡,宋紹興八年, 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來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為三百六十二孔),長八百十有一丈,寬一丈六尺……”目前修繕後橋全長為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鋪架橋面,兩側設有欄桿。橋板又闊又厚,最長者可達十餘米,每間用板石七、八條,皆是堅實的花崗岩石。而這些橋板石從哪裡開採而來的,應該是泉州府附近的石窟,但需要用水運。據說有私家族譜記載,這樣的巨石,多是咫尺相望的金門島開採海運而來的。橋墩築法,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331座,狀如長虹,為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梁式石橋,故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贊。此外,長橋的兩旁,還置有形式古樸的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欄桿柱頭還雕刻著維妙維肖的雌雄石獅與護橋將軍石像,以誇張的手法,雕刻表現得非常別致,皆為南來的代表作。

整座橋上面的東、西、中部分別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並配有菩薩像。兩翼水中築有對稱方形石塔四座,圓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豐滿慈善。中亭二尊護橋將軍,軀高1.59至1.68米,頭戴盔,身著甲,手執劍,雕刻形象威武,這都是宋代石雕藝術的精華。

平安橋 平安橋

相關詩詞

當時主持建橋的趙令衿築成天下長橋而高興地寫下一首詩:

為問安平道,驅本夜已分。人家無犬吠,門巷有爐熏。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斷鄉。梅花迎我笑,書報小東君。

有“安平橋”原有篆書豐碑,已廢。據清人龔顯增《亦囪脞牘》載:“丁丑由安平趨漳郡,道出西橋,見篆書豐碑,幾立橋上……碑題‘安平橋’篆書三字,字徑二尺,配搭勻整,氣象崚嶒,旁款一行,正書雲‘右迪功郎南安縣尉陳大方立’,刊者劉長岳,大方紹興末任南安縣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