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平均誤碼率是指一次數據傳輸過程中,錯誤信息量占信息總量的百分比;或是指整個網路中,錯誤信息量占信息總量的百分比。平均誤碼率是用來評測網路性能一個重要指標,例如傳輸的可靠性,網路是否擁塞,傳輸過程噪聲是否較多。為了減少平均誤碼率,一般通過傳輸控制協定來實現。
誤碼率
接收端輸出碼元發生差錯的機率。衡量數字通信系統傳輸可靠性的一種統計指標。傳輸系統由於噪聲、失真、相位抖動、頻率偏移等各種因素使接收端對接收信號的判決失誤,輸出碼元存在差錯,當被統計的碼元數足夠多時,誤碼率相當於錯誤碼元在總碼元中所占的百分比。若每個碼元只承載1比特信息,則誤碼率等於誤比特率。
網路擁塞
網路擁塞是一種持續過載的網路狀態,會導致網路傳輸性能下降,它可能只在一個小的局部區域產生影響,也可能使整個網路無法運行。產生網路擁塞的根本原因在於網路中被共享的資源有限,不能滿足網路用戶的要求。通過結點的存儲轉發的網路,其主要資源是鏈路的傳輸頻帶與結點中的快取區。簡單地說,由於無空緩衝區接收新的分組產生了網路擁塞,較詳細地分析網路擁塞的原因有下面幾種情況:
①緩衝區容量有限。通常一個結點都連線有若干條物理鏈路,在鏈路級中為每條物理鏈路設定一組進程,並設定有一個公用緩衝池,通常為鏈路級上的諸進程所共享,此外,公用緩衝區有時還提供給分組中的進程使用。因此,在信息流量較大時,很容易發生因為無緩衝區接收新到達的分組而“擁擠”現象。
②傳輸線路的頻帶有限。如果一個結點只具有一條輸入和一條輸出線,輸入輸出線又都具有相同的傳輸能力,此時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然而在單輸入多輸出時就會發生輸入輸出不匹配的情況,就可能會產生網路擁塞。
③結點處理能力有限。當一個分組到達結點時,該結點要對它作一系列的處理。如果新分組到達的速度超過了處理機對所接收分組的處理速度時,結點中的分組就會越積越多,這同樣會導致該結點的所有緩衝區裝滿,而無緩衝區來接收新到達的分組。此外,由於網路中某部分剛發生故障,也可能會導致網路擁塞 。
噪聲
噪聲(Noise)在電子學中指,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外在能量所產生信號(如雜散電磁場)的干擾,這些能量即噪聲。噪聲通常會造成信號的失真。其來源除了來自系統外部,亦有可能由接收系統本身產生。噪聲的強度通常都是與信號頻寬成正比,所以當信號頻寬越寬,噪聲的干擾也會越大。所以在評估噪聲強度或是系統抵抗噪聲能力的數據,是以信號強度對噪聲強度的比例為依據,此即信噪比。噪聲的來源很複雜,我們可以把它們大致歸結為三種:
第一種是元器件產生的固有噪聲,電路中幾乎所有的元器件在工作時都會產生一定的噪聲,電晶體、電阻、電容,這種噪聲是連續的,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並且頻譜分布很廣泛,這種噪聲除了改進元器件的材料和生產工藝外,幾乎沒有任何辦法消除,也就是說,這種噪聲幾乎可以不用實驗,在圖紙上進行計算就可以推算出來。好在現在很多優質元器件的固有噪聲都很小,在設計電路時選擇優質元器件就可以把這種噪聲壓制到非常小的水平,小到我們根本不會聽見。
第二種噪聲來源於電路本身的設計失誤或者安裝工藝上的缺陷,電路設計失誤往往會導致電路的輕微自激(一種自由振盪狀態),這種自激一般在我們可以聽到的聲音範圍之外,但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它們會對聲音的中高頻產生斷續的影響,從而產生噪聲。安裝工藝失誤就稍微複雜一些,比如接外掛程式接觸不良,接觸表面形成二極體效應或者接觸電阻隨溫度、振動等影響發生變化而導致信號傳輸特性變化,產生噪聲。還有元器件排布上的失誤,將高熱的元器件排布在對溫度敏感的元器件旁邊,或者將一些有輕微振動的元器件放在對振動敏感的元器件旁邊,或者沒有足夠的避震措施……等等這些,都會產生一定的噪聲。這些噪聲可以說都是人為造成的,對於經驗豐富的電子設計師來說,這些噪聲都是可以避免或者大大減輕的。
第三種噪聲則是非常廣泛的,也是經常被提起的干擾噪聲。這種噪聲來源很複雜,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空間輻射干擾噪聲:任何導體通過交變電流的時候都會引起周圍電場強度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電場輻射,同樣,像變壓器這樣的磁體也會引起周圍磁場強度的交替變化。我們知道,交變電場和磁場中的閉合導體會產生和電場磁場變化頻率相同的交變電流,也叫感應電流。音響設備中所有的元器件、導線、電路板上的銅箔都是電導體,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疊加在信號中就會產生噪聲。
線路串擾噪聲:某些電氣設備會產生干擾信號,這些干擾信號通過電源、信號線等線路直接竄入音響設備中。
傳輸噪聲:這種噪聲是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由於傳輸介質的問題產生的,比如接外掛程式的接觸不良、信號線材質不佳、地電流串擾等等。其中,地電流串擾是經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由於民用音響器材大多採用非平衡傳輸方式,信號線的外禁止層實際上也參與的信號的傳輸,通常禁止層與音響器材的“地”連線,大多數音響器材的地是和設備的外殼相連的,並且和住宅供電線路提供的“大地”相連線。在正常情況下,住宅供電的大地是非常理想的,它使得所有連線線路的“地”都是平等的。但是,一旦這個接地出現故障,甚至某些不負責任的電力公司將這個地與市電的“零線”連線,就會出現問題了。此時消耗功率大的器材的“地”電壓比別的器材要“高一點”,比且這個高低 的差別還會隨著消耗功率的大小發生變化,我們知道,一般的音頻信號線中傳輸的信號是很微弱的,這變化則足以使得信號線中傳輸的信號產生很大的變化。這變化除了產生失真外,也包含了一定的噪聲。並且,由於接地不良,空間輻射對於信號傳輸的影響也會加劇。
傳輸控制協定
傳輸控制協定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網路系統資源共享所必不可少和非常重要的協定。它實現的功能不僅僅是彌補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定中通信功能的缺陷,保證相同計算機系統之間、相同計算機網路系統之間信息的可靠傳輸,通過傳輸控制協定還要實現不同計算機系統之間、不同計算機網路系統之間信息的可靠傳輸。雖然目前傳輸控制協定的種類很多,但最典型的傳輸控制協定是TCP/IP協定。傳輸控制協定具有以下特點
TCP提供的是面向連線的、可靠的數據流傳輸,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連線的、不可靠的數據流傳輸。面向連線的協定在任何數據傳輸前就已建立好點到點的連線。ATM和幀中繼是面向連線的協定,但它們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而不是在傳輸層。普通的音頻電話也是面向連線的。
TCP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並在相互進行通信的設備或服務之間保持一個虛擬連線。TCP在數據包接收無序、丟失或在交付期間被破壞時,負責數據恢復。它通過為其傳送的每個數據包提供一個序號來完成此恢復。較低的網路層會將每個數據包視為一個獨立的單元,因此,數據包可以沿完全不同的路徑傳送,即使它們都是同一訊息的組成部分。這種路由與網路層處理分段和重新組裝數據包的方式非常相似,只是級別更高而已。為確保正確地接收數據,TCP要求在目標計算機成功收到數據時發回一個確認(即ACK)。如果在某個時限內未收到相應的ACK,則將重新傳送數據包。如果網路擁塞,這種重新傳送將導致傳送的數據包重複。但是,接收計算機可使用數據包的序號來確定它是否為重複數據包,並在必要時丟棄它。
TCP的魯棒性要求。TCP的設計應當能夠自動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物理網路狀況,為了實現這一點,TCP使用了一系列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機制,在TCP中,套用數據被分割為TCP認為最適合傳送的數據塊,這和UDP完全不同。在UDP中,應用程式產生的數據報長度將保持不變,TCP的傳送端使用了一個滑動視窗來控制傳送的速率,使得不會出現傳送端傳送速率過快導致接收端無法處理的情況,而接收端也維持了一個滑動視窗來進行數據的接收,TCP的擁塞控制是保證TCP魯棒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擁塞控制假定數據報丟棄是由網路擁塞造成的,通過控制擁塞視窗的大小,使TCP的傳送速度能夠自動地適應網路擁塞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