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祖先為遊牧部落,約在8世紀前定居於緬甸。實行土司世襲制。英國統治時期改設中央土司署, 下轄若干行政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克耶人積極參加反英鬥爭和抗日戰爭。1951年緬甸政府根據本族人民意願,定名“克耶族”,將其分布地區克倫尼邦改為“克耶邦”。克耶人以農業為主,山地耕作仍然保持刀耕火種。重要節日為“幡柱節”(即新年),在陽曆四、五月間舉行。有用四言、五言、六言詩及格言編成的口頭文學。喜愛音樂歌舞,幡柱舞為其傳統舞蹈。樂器有銅鼓、芒鑼、腰鼓、笛子、鐃鈸、嗩吶等。
克耶族人的習俗與克倫族大體相同,主要特色是穿紅色服裝。其民族節日有“幡柱節”。幡 柱節也是克耶族人的新年。過幡柱節時,克耶族人先砍來一棵又高又大的柚木樹,然後敲鑼 打鼓運回山寨。次日,將幡柱立起。然後,全寨人剽牛祭神,用牛肉和米酒祭幡柱。
相關詞條
-
華人尋根節
華人尋根節是紀念炎帝,炎帝是全球華人共同的祖先,農曆四月二十六為其生辰紀念日,尋根節的一大特點是與旅遊結合,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規模約2萬人,其中...
簡介 己丑年 庚寅年 辛卯年 壬辰年 -
望果節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時間在每年藏曆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
節日簡介 節日歷史 節日起源 當地習俗 節日特色 -
佛山秋色歡樂節
佛山秋色歡樂節,歷史悠久,是承載著廣東佛山民間智慧的歡樂的漢族傳統民俗節慶活動。過去秋色多在秋收時節的晚上舉行,表現形式上分為燈色、車色、馬色、地色、水...
歷史淵源 項目亮點 秋色回顧 -
薩噶達瓦節
薩噶達瓦節薩噶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藏曆四月十五日舉行。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藏語稱:薩噶達瓦節。南傳佛教國家的信眾又稱:衛塞節,意為月圓日。
簡介 由來 風俗 節日景象 禁忌 -
薩嘎達瓦節
薩噶達瓦節薩噶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藏曆四月十五日舉行。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藏語稱:薩噶達瓦節。南傳佛教國家的信眾又稱:衛塞節,意為月圓日。
節日簡介 節日由來 節日風俗 節日景象 禁忌 -
薩噶達娃節
薩噶達娃節,藏曆四月稱“薩嘎達瓦節”(即氐宿月)。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藏曆鐵猴年薩嘎達瓦月七日降生;木馬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成道;鐵龍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圓寂...
時間 由來 簡介 風俗 景象 -
胡氏節孝坊
胡氏節孝坊位於四川省開江縣縣城南20千米的甘棠鎮五福橋村,建於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為磚石坊木結構,四柱三門三重檐牌樓式建築,東西朝向,通高15米...
四川開江縣胡氏節孝坊 安徽黃山胡氏節孝坊 浙江開化胡氏節孝坊 -
送寒衣節
十月一日,為送寒衣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民間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
探源 傳說 簡介 習俗 演變 -
《清蒙天下》
結善緣,盤古六魂幡出眾聖驚 第一百七十六節 自在觀音難自省,千里相思誰人... 白花花的是什麼 第十節 清蒙大集團 第十一節 清蒙分寶 第十二節 又被揍了 第十三節 清蒙圖書館 第十四節 圖書館挖人 第十五節 三清分家...
小說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章節列表 關於本書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