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武陵區

常德武陵區

武陵區位於湘西北的常德武陵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又是鑲嵌在洞庭湖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自秦蜀郡守張若在此築城,迄今已有2280餘年的歷史,史稱張若城。這裡既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樞紐,又是上溯黔東,下達蘇皖的運輸要道,“左包洞庭之險,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荊楚唇齒”、“滇黔咽喉”之稱,是歷代封建統治者開發西南的門戶,又是江南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由來

1949年8月,常德武陵建立縣級常德市,治常德城。1988年6月撤銷縣級市建立武陵區。撤市建區後,武陵區以城市為依託,充分利用周邊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交通便捷、通訊發達、經濟基礎雄厚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發展成湘西北的最大城市,常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武陵區總面積269.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8平方公里。

武陵區居沅水下游,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時間長,無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對濕度在68-89%之間;冬季盛吹東北偏北風,夏季盛吹

圖片 圖片

東南偏南風,春秋兩季為季風轉換時期,以偏北風居多。城區交通便捷,319、207國道縱橫貫穿全境,緊鄰的桃源機場已開通與全國主要大城市的航線,石長鐵路、長常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強了武陵與長沙、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聯繫,年內開工的常張高速公路建成後,將使武陵與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距離縮短一半。城區供水、供電等各項基礎設施完信網路路縱橫交錯,商業廣場、文化娛樂、一應俱全,安居小區整齊如一。城郊的柳葉湖度假區煙波浩渺,河洑森林公園林木蒼翠,名聞遐邇的福地洞天桃花源、鍾靈毓秀的夾山寺也近在咫尺,是城區居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武陵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形成許多開發熱點。武陵開發區、常德火車站大市場、民營工業園、新世紀家具城、甘露寺蔬菜大市場、洞庭湖高新農業科技園等相繼建成,招商引資,開放聯動成為武陵區經濟發展的主鏇律。

自然地理

武陵區大部分位於常德市區,地形以丘陵平地為主。

西部的河洑山為境內唯一大型山區。

河洑山

位於沅江北岸,緊靠常德城區,在鬱鬱蔥蔥的河洑山腳下。有座古樸風情的小鎮。相傳這裡兩千多年前便已為市,以前叫平山後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鎮,如今只要你來到河洑鎮便可看到,在的腳下高樓廠房掩映在綠蔭之中,集市車水馬龍,到處呈現著一副繁榮興旺的景象。

圖片 圖片

武陵山之餘脈

河洑山武陵山之餘脈,為自桃源高吾山延伸而來,有十里之長。古木參天,山勢回還,乃是歷朝兵家必爭之地。同時又是常德抗日會戰的主戰場。山最高處名為美女峰,山峰奇秀,瑰麗多姿。民國年間,在山上太和觀居住的楊道人,曾書寫一聯,將河洑山八景嵌入聯中:“鑿看卓刀泉,遙望五溪,戲出野鹿含明月;解渴崔婆井,高歌土凸,聞放犀牛逐白雲。”聯中八景,尤以卓刀泉、崔婆井、犀牛口、白雲洞等景觀流傳甚廣,人人皆知。

卓刀泉

又名清勝泉,相傳三國名將關羽領兵至此,因口渴而用力鑿地,遂湧泉不止,清澈無比,便得此名, 1934 年賀龍曾駐兵在此河洑山一帶至今還流付著“賀龍飲馬卓刀泉,紅軍威震河洑山”的歌謠。特別是崔婆井的故事在我們常德幾乎是家喻戶曉,相傳是宋朝道士張虛白雲遊至此,欲飲酒無覓,便畫地為井,並湧出香飄四野的好酒來。這裡居住的崔婆常取之上市銷售,如是就有了山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和民間傳說的“井水當酒賣”的故事。白雲間,相傳張道人常飲崔婆井酒,一日臥于山上一洞口,口吐“仙氣”籠罩洞口,後則形若白雲,常聚不散。犀牛口亦名石骨渡口,在河洑山以西,有臣石彎環如牛角,山下有一石洞,狀如犀牛張嘴,潛入水中,直通沅江,水漲則隱,水落則現,有一股流量較大的清泉,常年間經“犀牛口”流入沅江,犀牛口因此而得名。更為奇妙的是,在石洞暗流中,盛產一種頭綴紅點的鯿魚,味道特別鮮美,每隔數年群游出洞,成為當地周期性的“魚汛”。每逢“魚汛”,方圓數百畝江面上,波光粼粼,蔚為壯觀,下水捕撈時,最多可捕數千斤。

此外還有南湖耕侶、高吾釣台、仙人洞、會仙橋、仙源關等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歷代許多文人騷客都在這講學賦詩,舉筆作興。如晉人高吾、唐人劉禹錫、清人唐祚培等都曾在此留下墨跡。已存的唐祚培所寫的《河洑山》:“孤峰直聳出層巒,水落平江第一關,魚渡石樑清可數,帆如鷗立影相連,山光為我開生面,酒債頻償資仗錢,記得他時歸隱處,小舟常泛月波前。”其詩永存文史,為河洑增添了無窮的風韻雅致。

太和觀

的興敗同時也標誌著一個王朝的興衰,這裡曾是兵家征戰的指揮所。可想太和觀的地里位置是何等的重

要。“座北武,行北武。八月十五到河洑。”多年來每到八月十五朝拜的日子,平山上下,太和觀前,人們都徹底不眠,熱鬧非凡。 1943 年,日軍燒毀廟堂,古剎成了一片焦土。 1946 年,龍道人四處化緣,再次重修,有三百多級石板台階,直達殿門,前殿供奉祖師爺、觀音像、韋陀像、後殿供奉關帝像。有趣的是,廟內一反坐的佛像前,撰寫著一副對聯“問菩薩為何反坐,因世人不肯回頭”。此處太和觀畫現僅殘一角,但其古色古香之韻,仍讓人流連忘返。

河洑雖經數次洪水泛濫和殘酷的戰火硝煙,其名勝古蹟已所存無幾。不過該地風水依舊,每逢秋冬,山上紅楓遍野,層林盡染。

河洑山這顆沅江北岸的明珠,依山傍水,靠“山”之靈,托“水”之福,已日興益的發展成人們休閒避暑之地,更讓地里人青睞。

圖片 圖片

境內湖泊有白馬湖等,主要河流有穿紫河、姻緣河、三閭河。

穿紫河

穿紫河水系位於常德市城區北部,西起竹葉港,東至南昏。途經新河渠、費家湖、仁智當、李仁當、白馬湖、長港、穿紫橋河、姻緣橋河、三閭港、沙河等溝港。全長17.3km,是常德市的一條環城水系。

該水系的主要功能為接納部分漸水、柳葉湖水及江北城區的降水,經南錯閘排入沅水。歷史上曾起到防汛、灌溉、水運和民眾飲用水的作用,但由於近年來城區西移北擴和防洪排水體系變化以及污水的管理系統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現狀水系較差。部分河段出現封閉堵死的現象,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和市容市貌,抑制著常德市的城市建設和旅遊發展,根據政協常德市委員會主席會議紀要》(二00一年第五號)會議精神,決定對該水系進行引水淨化。

氣候

武陵區居沅水下游,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時間長,無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對濕度在68-89%之間;冬季盛吹東北偏北風,夏季盛吹東南偏南風,春秋兩季為季風轉換時期,以偏北風居多。歷史沿革[e] 一地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漢書·地理志》記載:“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領)縣十三:索(今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地,故城今常德市東北六十華里)、孱陵(今湖北公安縣與湖南南縣、華容、岳陽、安鄉、澧縣等縣地)、臨沅(今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大部和桃源縣地)、沅陵(今沅陵、瀘溪、吉首、麻陽等縣地)、鐔成(今洪江市和黔陽、靖縣、綏寧、會同、通道、懷化等縣地,錯入今貴州省境)、潕陽(今芷江、新晃、懷化等縣地,錯入今貴州省境)、遷陵(今保靖縣地,錯入今四川省境)、辰陽(今辰溪、麻陽、花垣、鳳凰等縣地)、酉陽(今永順、龍山、古丈等縣地,錯入今四川省境)、義陵(今漵浦縣地)、佷山(今湖北長陽縣地)、零陽(今澧縣、慈利、石門、臨澧等縣地)、充(今大庸、桑植縣地)” 。武陵郡又稱“義陵郡”。其來歷據晉人常林《義陵記》云:“項羽弒義帝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高帝聞而義之,故曰義陵。”郡治義陵縣(一說治索縣)。建置時間,據《後漢書·郡國志》武陵郡下原註:“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經注·沅水》記為“漢高祖二年(前205年)]

西漢

武陵郡治,歷來有二說。一曰治索縣,持此說者、如:宋歐陽忞《輿地廣記》、清段長基《歷史沿革

表》、同治《武陵縣誌》。他們持此說,或許是據《漢書·地理志》,武陵郡所領十三縣,索縣置於諸縣之首。按該書慣例,郡治亦多置於轄境各縣之首,故以索縣為武陵郡治。二曰治義陵。持此說者,如:唐魏王泰《括地誌》、唐顏師古《漢書注》、《嘉慶常德府志·輿圖考沿革表》、《湖南省通志·地理志》,新編《常德縣誌》、《常德市志》。筆者亦同意此說。理由是:西漢武陵郡為漢高帝改原秦黔中郡地所置。據《元和郡縣誌》雲,秦黔中郡治,在今辰州沅陵縣西二十里。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已發現該城遺址。秦黔中郡,本是在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為黔中郡。在此之前為楚黔中郡。秦置黔中郡,主要是從軍事、政治上加強對巫、黔中及江南地區的控制。把郡治設定在沅陵縣,是因沅陵處於沅水中游,上溯可達貴州牂牁,下游可逕入洞庭,沅、澧二水及湘西、北地區都在掌握之中。從經濟方面講,貴州麗水的黃金、湘西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麻陽等縣豐富的銅、錫、鉛等礦產,都是一個國家發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資資源。黔中郡設定在此,對經營整個西南具有重要經濟和戰略意義。漢取黔中郡後設定武陵郡,把郡治設定在離沅陵縣不遠的漵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對前朝在這裡所作的一切,都將取而代之。顏師古注《漢書》,匯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注釋。他學識淵博,又有秘書省藏書可資利用,所注《漢書》,深為學者所重。他在《漢書》注釋中說:“舊治義陵,非郡名義陵也。”肯定是有依據的。或許是他對前面所講的此中奧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舊治義陵”的論斷。不過,我又認為索縣改漢壽縣作荊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過一段武陵郡治,時間也許是在義陵縣作郡治之後。因為它若未作過郡治,不具備設定較大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的條件,刺史治也不會遷移在那裡的。

文獻記載

關於武陵郡設定的時間,《水經注·沅水》記為“漢高祖二年(前205年)”,雖《史記·高祖本紀》所記,“高祖二年,項羽弒義帝於江南,三月為義帝發喪”。與武陵郡改名“義陵郡”,似乎時間較吻合。但從當時楚漢戰爭形勢分析,高祖二年,漢王劉邦的主要力量,是將攻占之地,設定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關之外,置河南郡(治洛陽)、河內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漢王自己進兵東下,在彭城靈壁東,被項羽打得大敗,連父母妻子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好不容易陸續收聚士卒,加上諸將所率和關中的兵力,才於滎陽破楚兵於京、素之間。而對南方或西南地區設郡,此時根本無法顧及。至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在這一年裡,項羽自殺於烏江;漢王即皇帝位,都洛陽;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越王無諸為閩越王。此時,在原秦黔中郡故地設定武陵郡,可謂順理成章,適得其時。

新莽時期

曾將武陵郡改為建平郡,臨沅縣改為監元,孱陵縣改為孱陸,仍屬荊州治。 柳葉湖

圖片 圖片

東漢

監元縣復稱臨沅,孱陸復稱孱陵,建平郡復稱武陵郡。領十二縣:臨沅、漢壽[西漢索縣,陽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荊州刺史治至此]、孱陵、零陵、充、沅陵、辰陽、酉陽、遷陵、鐔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臨沅縣南境置,即今桃源縣地,故城在今鼎城區長茅嶺鄉古城山]、作唐(分西漢孱陵縣置,今安鄉縣地,故城今安鄉縣北)。郡治臨沅(即今常德市城區。《水經注·沅水》云:“臨沅縣,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此後,臨沅一直為歷朝郡、州、路、府治。

歷史事件

“武陵”一名的來歷,據梁劉昭注《先賢傳》曰:“晉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

曰:‘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移東出,遂得見全,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註:高平為陵,’於是改名焉。”(見《方輿覽勝·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於《左傳》與《詩經》,始於漢初,後改“義陵郡”’;東漢時復稱“武陵郡”。潘京的對話沒有說完全。也許是倉促間對話,忘了說出最初取名,經過改名又復名的全過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荊州刺史治漢壽,清顧祖禹《讀史書輿紀要》載,漢壽,今常德府東四十里有漢壽故城。(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徙治襄陽,舊領郡國七,今領郡七(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長沙郡),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廣東、廣西、貴州省一部分廣大地區。清同治《武陵縣誌》記載:“漢壽城,縣東北六十里,本漢索縣城,武陵郡治焉,漢順帝更名漢壽,移荊州刺史治於此,俗名“崆巄城’,悉為居民田業,遺址尚存”。據《常德文物志》記載:索縣漢代城,位於常德市東門外30公里處的斷港頭鄉城址村。城址遺蹟至今猶存。城由大、小二城組成,總面積54萬平方米,城垣殘高3—4米,寬12—18米,有東、南、西、北四門,城四角有高7—10米的暸望台,城外四周有寬30米左右的護城河,城內殘存漢磚漢瓦,遍地皆是。城外東南方有漢墓群14。唐劉禹錫《漢壽城春望》一詩,即寫此處。

三國

時的武陵郡,治所仍在臨沅(今常德市武陵區和鼎城區初屬蜀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將原漢壽縣改名吳壽縣,又在西部分零陵、充縣地設漊中縣、分孱陵縣地設南安縣、建立天門郡,治所在漊中縣(今慈利縣西和大庸縣地)。此時,荊州治所已由漢壽遷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轄只有沅水流域的臨沅、吳壽(轄今漢壽縣西部和鼎城區東部)、龍陽(分東漢漢壽縣地,轄今漢壽縣東部)、沅南、沅陵、辰陽、黔陽、遷陵、鐔成、酉陽、潕陽等縣,而不再轄有澧水流域各縣。

西晉

時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轄地區基本上無大變化,東吳時的吳壽縣此時已恢復為漢壽縣舊名。

南朝

劉宋(420—479年)時期,武陵郡所轄地區仍無大變化,只是武陵郡原隸屬荊州改為隸屬郢州(州治武昌縣)(見《宋書·州郡志》);蕭齊(479—502年)時期,武陵郡治遷往沅陵,(見《南齊書·州郡志》),蕭梁(502—557年)時期,武陵郡治仍遷回臨沅,並升武陵郡為武州。(見《隋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紀要》)。陳朝(557—589年)時期,析原武陵郡所屬中上游地區的沅陵、辰陽、黔陽、遷陵、鐔成、酉陽、潕陽設定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區的臨沅、沅南、漢壽、龍陽4縣為武陵郡,郡治臨沅。其間,陳太建七年(575年),曾將梁在武陵郡地區設定的武州改稱沅州,下轄武陵、南義陽和南平等郡。

西漢到陳朝,武陵郡的轄區已大為縮小。此後,隋唐朗州、武陵郡、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的轄區,基本上都與陳朝武陵郡相同。

據《隋書·地理志》載,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廢陳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為朗州,並臨沅、漢壽、沅南為“武陵縣”。是為“武陵縣”設定之始。朗州轄武陵、龍陽二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又將朗州更名為武陵郡。

《舊唐書·地理志》云: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置朗州,天寶元年(724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朗州。屬山南東道,舊領縣二: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地)、龍陽。又據《文獻通考》記載:唐昭宗時,以澧、朗二州為武貞軍。

五代時期

,據《十國春秋》、《五代史》,梁開平二年(908年)升朗州為永順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改為武順軍,同光元年(923年)改為武貞軍,後改武平軍,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升為朗州大督都府。領縣三:武陵、龍陽、橋江(今益陽市沅江縣地,從岳州劃入朗州)。五代晚期,湖南的割據勢力,馬殷的後代馬希萼,其部將周行逢,在幫助馬氏兄弟爭奪權柄的火併戰爭中,憑藉“武陵負江湖之險,帶甲數萬”於公元956年取得勝利)。此後,周行逢控制了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權(956—963年)。周行逢將首府由潭州移至朗州,這樣,常德在五代後期遂成為湖南的政治中心。周行逢並在朗州城中修築自己的府第和官署。

清朝

同治《武陵縣誌》載:宋乾德二年(964年),軍降團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州(本唐、五代朗州)改

鼎州(註:“鼎州”名稱的由來,據說是因武陵縣境,在沅澧二水匯合處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間”,故以名州)。政和七年仍於(鼎)州置常德軍(註:常德軍,是“常德”一名在歷史上的最初出現。據《方輿覽勝》等書記載,是沿《詩經·大雅》、《常武》詩序中:“有常德以立武事”一句而命名。)18乾道元年(1165年),昇州為常德府,均以縣隸焉(以武陵縣為其屬縣)。又據《宋史·地理志》建炎四年(1130年)升鼎澧州鎮撫使,紹興元年置荊湖北路安撫使,治鼎州,領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1162年)罷。乾道元年(1165年)以孝宗潛藩升府[註:潛藩:舊稱皇帝即位之前曾寓居或做過官的地方為潛藩。《嘉靖常德府志》載:“紹興十七年(1147年),孝宗初以普安郡王授常德軍、節度使”。是說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即位之前為普安郡王時,曾在鼎州任常德軍節度使。故鼎州為“孝宗潛藩”。孝宗即位後便將鼎州升格為“常德府”]。八年(1172年)依舊提舉五州(鼎、澧、辰、沅、靖州)三縣(武陵、桃源、龍陽)。[《元豐九域志》載:乾德元年(936年)析武陵縣地置桃源縣”。]南渡後增縣一:沅江。府治武陵縣。

元、明、清時期,據《元史·地理志》記載: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常德府安撫司,十四年改為總管府。常德路,領縣一:武陵,州二:桃源州、龍陽州,州領縣一:沅江。屬湖廣行省江南湖北道。

《明史· 地理志》載:“常德府,元常德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明太祖即帝位之前的公元1364年)為府,領縣四:武陵、桃源、龍陽、沅江。

《嘉慶常德府志》、《大清一統志》載: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年)屬湖南布政使司,領縣四: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府治在武陵縣。

《常德縣誌》載:中華民國二年(1913)廢府,改武陵縣為常德縣。

1988年6月前武陵區稱常德市,系1949年8月5日常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將常德縣的縣城析出成立。此後經過10多次區劃調整,於1988年6月,更名為武陵區。

1988年1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8號):(1)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2)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縣級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姆湖、河洑、石和丹洲、康、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城區的行

1997年,武陵區轄6個街道、1個鎮[url 城東街道 城北街道 城西街道 城南街道 德山街道 河洑鎮 丹洲鄉 東江鄉 東郊鄉 護城鄉 蘆荻山鄉 河洑鄉 南坪崗鄉 德山鄉

2000年,武陵區轄6個街道、1個鎮、7個鄉。總人口509940人,各鄉鎮人口: 城東街道 49568 城南街道 35434 城西街道 46095 城北街道 51484 三岔路街道 73904 德山街道 44499 河袱鎮 19437 蘆荻山鄉 32006 東郊鄉 20704 東江鄉 14558 護城鄉 17305 丹洲鄉 28753 南坪崗鄉 27673 德山鄉 29910 武陵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虛擬街道 13115 柳葉湖旅遊度假區虛擬鄉 549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武陵區轄6個街道、2個鎮、6個鄉;70個居委會、103個村委會。

2004年,武陵區轄6個街道、2個鎮、6個鄉。

風土人情

武陵戲,曾稱常德班,還稱沅河戲、常德戲、常德湘劇、常德漢劇,直到1980年,才正式定名為武陵戲。

武陵戲以常德、桃源、漢壽、石門、慈利等地為基礎,廣泛流行於西洞庭湖濱各縣與黔陽、湘西自治州一帶,並遠涉鄂西南、川東、黔東、觀眾面甚廣。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和藝術實踐中,武陵戲形成了豐富的頗具特色的演出劇目。 據不完全統計,共有演出劇目600餘出。根據聲腔的不同,這些劇目可分為高腔劇目、低、崑腔劇目和彈腔劇目三大類。其中高腔劇目的50餘出, 低、崑腔劇目20餘出,彈腔劇目多達500餘出,占整個劇目數的90%以上。

高腔劇目早期有包括目連、觀音、三國、岳傳等12本在內的“48本目連”和大量傳奇。到本世紀40年代,大部分高腔劇目失傳,僅留下為數不多的整本戲和一些精彩的折子戲。新中國建立之後,挖掘整理恢復上演了《祭頭巾》、《思凡》、《金殿配》、《葵花井》、《賜馬挑袍》、《松林收女》、《鬧酒館》、《三怕老婆》等30餘個劇目。低、崑腔劇目本來不多,流傳中更是日漸稀少。僅存《天宮賜福》、《大封相》等吉祥戲。

彈腔劇目眾多,一般分為“江湖戲”與“一家戲”兩類。所有戲班都能演的戲,稱為“江湖戲”。主要有《打漁殺家》、《宋江殺惜》、《翠屏山殺海》、《八義圖》等劇目。“一家戲”是指那些當時四大名班戲路不同而各有特長的劇目。如瑞凝班擅長演的隋唐戲和《烏龍院》、《潯陽樓》等“背時的宋江戲”,以及《黃君洞》、《芭蕉洞》、《琵琶洞》等“五洞戲”。文華班以演宋江上梁山之後的故事,《岳飛傳》、《西遊記》以及《一令關》、《雙蝴蝶》、《三招安》、《泗水關》、《五鳳吟》、《六打華府》、《七星燈》等“十大名劇”為拿手戲。同樂班則擁有《齊星樓》、《八卦陣》、《紫金山》、《木養陣》、《嘉桂嶺》等“八大名劇”和《施公案》、《彭公案》等“山頭戲”。天元班則以表現三國、兩漢、封神故事的一批劇目和《百花詩》、 《金鳳寨》、《寶蓮燈》、《清風亭》等劇為保留劇目。

武陵戲的音樂體系完整,特色鮮明。由高腔、彈腔、崑腔三大聲腔和一些民間雜腔小調組成。

武陵戲的高腔以弋陽腔為基礎,揉進了青陽腔的因素,地方特色頗為濃郁。有30餘種基本腔和70餘種曲牌,形式上有滾唱、幫腔等。其中幫腔很有特點,分一唱眾合的人聲幫腔和樂器隨奏,大鑼大鈸的嗩吶幫腔兩種,受沅水船歌、扎排號子音調的影響較大。唱腔與本地方言聲調結合緊密,並融入了大量的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的音樂素材,表現力很強。

武陵戲中的崑腔曲牌約有200餘支,現已用得較少。除用於一些喜慶戲之外,大多作為伴奏。

彈腔,包括南路、反南路、北路、反北路、南反北、四平調等6種腔調,都有成套板式,自成系統。以北路和南路為大宗。另有呔腔、醜腳腔、草鞋板等,也頗有特色。

武陵戲音樂的主奏樂器為嗩吶、胡琴。高腔是嗩吶加鑼鼓;低、崑腔是嗩吶加大鑼鈸;彈腔則是胡琴加月琴、三弦、大筒,也常有鑼鼓配合。打擊樂中,土、蘇、京三套鑼鼓並存,根據需要分別使用。小鼓、雲板、課子等領奏樂器和小鑼、雲鑼為通用,北路弓馬戲常用沉雄粗獷奏,南路清脆的蘇鑼鼓, 武戲大開打場面時,則用高吭激越的京鑼鼓。

武陵戲的表演藝術亦有特色。唱念字音,採用“中州韻”拼讀標準與常德方言聲調相結合的統一的舞台語言。為了強調人物的地域特點,也兼用一些外地語言。角色分為生、旦、淨、 醜四行。基本角色為九人制,包括青須、白須、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等“三淨”。

武陵戲很強調演員的表演基本功的訓練,在角色分行和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於表現力的表演程式。如有內外之分的“八大塊”功夫。“外八塊”,即頭、眼、口、手、腰、腿、襠、罡八門功夫;“內八塊”,即喜、怒、悲、愁、驚、疑、呆、癲的感情表達。用嗓上,有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表現方法。步法上,亦有踮步、 呔步、提筋路、馬路等多種表演功夫。演技上既有行當劃分,又有互相借鑑,許多功技多從生活中來,摸擬飛禽走獸或其他動靜物態的身法動作不少。掃台翎、陰陽眼、雌雄眼、反踢大刀、跪地踢腿、打叉等表演特技更是精彩異常。 一些折子戲,經過多年錘鍊,已成為藝術精品。

新中國成立以後,武陵戲藝術得到很大發展。零散的民間戲班,得到政府的扶持,流落四鄉的藝人,成為新型的文藝工作者。各地先後舉辦演員訓練班和戲曲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藝術人才。通過挖掘、整理,上演劇目更為豐富,演出質量有較大提高,一批優秀劇目在各類會演中獲獎。1952年,李福祥演出的《思凡》一劇,參加湖南省、中南區和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榮獲演員獎。1955年,《祭頭巾》、《打督郵》、《程嬰救孤》、《黃河》、《桃花裝瘋》等劇目和演員,在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中獲獎。1956年,邱吉彩主演的《祭頭巾》一劇赴京匯報演出,評價極高,成為文化部第一批授獎的戲曲劇目之一。

近年來,武陵戲在表現現代生活方面有較大突破,創作了《發霉的鈔票》、《姻緣錯》、《元寶案》、《巧婚記》、《沉雷》、《芙蓉女》、《特別口令》、《黑犬案》等一大批現代戲,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發霉的鈔票》一劇,赴京參加建國30周年獻禮演出,《芙蓉女》一劇赴京演出,獲譽而歸。王陽娟等一批青年優秀演員繼承優秀的藝術傳統,吸收現代藝術養分,活躍在武陵藝苑,深受觀眾的喜愛。武陵戲,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的舞台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經濟介紹

武陵區工業發展歷史較早,在計畫經濟時代,武陵區以輕紡、加工業為主的工業就較為發達。進入市場經濟後,武陵工業經過了一段改革、調整、再發展的歷程。特別是近幾年來,區委、區政府把工業發展作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工業發展更為迅速,初步形成了以綠色食品加工、機電工業和塑膠製品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企業群體。同時,為了加快武陵區工業發展步伐,給企業、項目提供承載平台和發展空間,區委、區政府狠抓工業園區建設,實行“一區帶二園”發展戰略。一區即工業新區,是區本級重點發展的核心工業園區,規劃面積5000畝;二園即武陵工業東園和西園,由各鄉鎮工業園和工業創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整合組成,各規劃土地3000畝。一區二園產業分布合理,功能分區明顯,實行資源共享、整體聯動、優勢互補。 區內有中央屬、省屬、市屬、區屬、民營大小企業2,000家,擁有機械、電子、冶煉、造船、造車、紡織、印染、化工、醫藥、製革、塑膠、釀酒、捲菸、造紙、印刷、建材、服裝、食品加工等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

武陵區農業具有明顯的城市農業特色,以蔬菜、養殖、花卉及休閒觀光農業為主體,農副產品加工較發達。全區耕地面積12萬畝,2003年農業總產值4.3億元。休閒農莊面積超過2000畝,建成蔬菜基地5萬畝,被評為全省首批放心菜基地區(縣)。現有各種農業龍頭企業公司20多家。

武陵區是常德市的商貿流通中心、餐飲休閒中心、交通倉儲中心。火車站綜合大市場、甘露寺蔬菜批發大市場、興隆裝飾城、武陵農資交易大市場等各類專業市場遍布城區。 其中火車站大市場是中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批發大市場。 2003年專業市場總產值達近10億元。 常德火車站

圖片 圖片

武陵發展經濟的環境寬鬆、載體完善。海關、商檢、外匯管理、出口貨物聯運等對外經貿服務機構和設施一應俱全。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交通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2008年武陵區全年完成生產總值262904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790萬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79265萬元,增長22.5%,第三產業增加值146849萬元,增長12.1%。一二三產業對國民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由上年的9.02 %、28.34 %和62.64 %調整為5.4%、43.9%和50.7%,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14.7∶27.7∶57.6調整為14.0∶30.1∶55.9。

行政區劃

位於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處洞庭湖西部。

Wuling Qu  43 0702  41 500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陵區轄6個街道、2個鎮、6個鄉

城東街道  轄:牯牛崗、慶豐、楠沙、半邊街、紅衛、新東街、紅廟、鹽關、竹園、東苑10個居委會。

城南街道  轄:方家巷、東湖巷、高山街、府坪巷、青陽閣、百街口、體育東路、四眼井8個居委會。

城西街道  轄:新村、光明巷、賈家湖、新光、朝陽路、濱湖、長勝橋、西園、穿紫河、鴻升10個居委會。

城北街道  轄:絲瓜井、北正街、芷蘭、柏子園、常樂、光榮路、北堤、建民巷、紫橋9個居委會。

三岔路街道  轄:西堤、落路口、長家山、臨江路、富強、北站、新建巷、惠家坪、長沖、浦沅、芙蓉、長庚路12個居委會。

德山街道  轄:邱家窩、老碼頭、洞庭北路、乾明寺、陳家崗、羅家崗、茅灣、曬穀嶺、沿河路、窯場河、東田碑、龍虎橋、蓮花池、蒿草湖、蘇家渡、龍甲山、演舞堆17個居委會。

河洑鎮  轄:犀牛口居委會;楊橋、青林、岩橋、三星當、白鶴庵、全美、朱湖、南湖、雷壇崗、洪流、合興11個村委會。

德山鎮  轄:蓮心、五一、樟木橋3個居委會;民建、檀樹坪、皮家沖、龍潭庵、河家坪、永豐、七星庵、二里崗、茶葉崗、楓樹崗、株木山、益陽沖12個村委會。

蘆荻山鄉  轄:蘆山、祠堂寺、岩桅子、金獅堤、毛坪里、社木鋪、蓼子坪、天井港、玉帶橋、大關廟、觀音寺、雙往當、苗兒港、李白溪、伍家坪、張家堰、台家鋪、石公 廟、 小井港、熊家坪、羅家崗21個村委會。

東郊鄉  轄:甘露寺、皇經閣、楠竹山、三閭港、高坪頭5個居委會;和平、皇木關、趙家昏、唐家溶4個村委會。

東江鄉  轄:新安、新坡2個居委會;關天坪、白龍、浮橋、東江、靳家灣、馱古堤6個村委會。

護城鄉  轄:張家台、皂果、高車、仙源、西郊、三岔路6個居委會;岩坪、聚寶2個村委會。

丹洲鄉  轄:高泗、夾街、楠木、垢湖、石灰、澤遠、荷花、明月、太平、沙湖、丹砂、義渡、三湖、長湖、陽湖、坪湖、桑場17個村委會。

南坪崗鄉  轄:南坪崗、沙港、東風3個居委會;白馬湖、竹根潭、金家坪、岩子堰、高豐、腰路鋪、萬壽、雙橋、泉水橋、花山10個村委會。

柳葉湖旅遊度假區  轄:柳葉湖、戴家崗、七里橋3個居委會;漁業總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