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
作品欣賞
這首詩是詩人在一次宴席上贈給歌唱者的。首寫繁華之地,次寫歡樂之時。於繁華中見寂寞,於歡樂中覺悽苦,使詩情愈感寂寞悽苦。但這種心事,惟己自知。清歌已使人惆悵,而鷓鴣之詞,又是江南之曲,使江南客聞之,必更肝腸寸斷,所以作者鄭重告之“莫向春風唱鷓鴣”。
“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二句描寫都市的熱鬧、繁華、富庶的景象。天空一輪明月高懸,把地面照耀得如同白晝一般。地上萬家燈火,花團錦簇,花影浮動,暗香盈袖。街市上行人車馬,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明月的清輝照映在高樓上,照耀著高樓四周的鮮花、楊柳。放眼望去,那酒樓上更是熱鬧非凡:高朋滿座,貴客如雲;燈紅酒綠,盛宴空前;輕歌曼舞,令人神往。那年輕的歌女在演唱,聲聲入耳,句句動人,那美妙的歌聲,隨著微風,在空中飄揚、迴蕩,令人陶醉。這裡,“九衢”指都市中四通八達的街道。“清歌”,清脆悅耳的歌聲。“倒”,斟酒。“金壺”指精緻貴重的酒器。這兩句詩採用了由遠及近、由外而內、步步深入的手法,將歌舞的時間、地點、環境、宴席、歌者、聽者,以及歌舞酒宴的歡樂氣氛表達得十分生動、形象、逼真。每一句之中包含了幾個意象,而這些意象的巧妙組合,便構成了一幅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美妙畫卷。寫得詞簡意豐,虛實相兼,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又留下了充分想像的藝術空間,使詩味無窮。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二句寫客居異鄉的羈旅之情。這二句緊承上聯,歌聲越聽越動情;酒愈飲愈興濃。但是,到後來還是歌聲比酒更令人陶醉,更令人神魂飛揚。因此,這兩句不言酒而單寫歌。而且妙在詩人不是對歌者或那悠揚動聽的歌聲進行描摹,也不是直接抒發對歌聲有怎樣的感受與體驗,而是設身處地地為“客人”著想,奉勸歌者“莫向春風唱鷓鴣”。“鷓鴣”,即《鷓鴣曲》,是當時十分流行的樂曲。據說鷓鴣有“飛必南翥”的特性,其鳴聲像是“行不得也哥哥”。《鷓鴣曲》效鷓鴣之聲,曲調哀怨清婉,為這個曲子所寫的詞,也大多抒發相思與別恨的哀怨。那么,詩人為何未聽《鷓鴣》情已怯了呢?儘管詩人在首聯極力描繪了春風夜月、花前酒樓的美好春景,但從次聯中自稱“江南客”,就可以見出詩人的鄉思之情早已被那纏綿的歌聲所撩動了。如果這位歌者再唱出他久已熟悉的那首“佳人才唱翠眉低”的《鷓鴣曲》,那就不免要“遊子乍聞征袖濕”了,終至於不能自已。因此,詩人十分鄭重其事地向歌者請求:“莫向春風唱鷓鴣”了。這不僅充分地顯出歌聲具有迴腸盪氣的魅力,同時也表現出詩人羈旅的情懷,這就收到了一箭雙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使詩含蓄深邃,餘韻無窮。
作者簡介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緻。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
鄭谷7歲能詩,“自騎竹之年則有賦詠”。父史,開成中(公元838年左右)為永州刺史,與當時著名詩人、詩論家司空圖同院,圖“見而奇之”,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及冠,應進士舉,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廣明元年(880)黃巢入長安,谷奔西蜀。光啟三年(887)登進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鄂縣尉。遷右拾遺補闕。乾寧四年,(897)為都官郎中,詩家因稱鄭都官。又曾經寫過鷓鴣詩,廣為流傳,很出名,因此被人稱為“鄭鷓鴣”。官至都官郎中。天復三年(903)左右,歸隱宜春仰山書屋。卒於北岩別墅。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