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811畝(其中:田1,532畝,地1,279畝),人均耕地2.77畝,主要種植茶、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01,1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芭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荒山荒地25,285畝,其他面積4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 225戶通自來水。有225戶通電,有149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49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 %和66.2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戶(分別占總數的 34.67 %和10.22 %)。
帕迫村委會到勐滿鎮道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4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1公里。截止2008年底,拖拉機65輛,機車15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23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3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2畝。
到2008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9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2萬元,占總收入的48.21%;畜牧業收入90萬元,占總收入的26.78%(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171頭,肉牛119頭);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29%;林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2.38%;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7.44%;工資性收入5.7萬元,占總收入的1.69%;農民人均純收入232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1.97%),在省內務工20 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244戶,鄉村人口1000人,其中男性532人,女性468人。其中農業人口1000人,勞動力544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959 ,哈尼族1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94人,參合率99.4%;享受低保18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3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 人,該村距離勐滿鎮衛生院46公里。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250米。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167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距離鎮中學46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6人,其中小學生99人,中學生57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75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4,003個(勞均7.7個)。有固定資產53.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財務、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村規民約等。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糖、茶為主,主要銷售往勐海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5.7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糧食產業。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2人,少數民族黨員31人,其中男黨員26人、女黨員6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組成,下設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2人。
新農村建設
近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帕迫村正積極組織準備好迎接新農村建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屬於典型山區貧困村委會,交通不便,基層設施落後,生產發展緩慢,村集體經濟薄弱,資金嚴重缺乏,實事興辦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由於本村是典型山區村委會,發展其它產業相對困難,只能傾向發展種植業,引進好的茶葉、甘蔗等作物品種,提高單產,增加農民收入。還可發展山區養殖業,主要養殖牛,但由於山區養殖以青飼料自然草資源為主,存在養殖緩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