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斯·謝羅

帕特里斯·謝羅

帕特里斯·謝羅,男,法國導演。 他游弋於戲劇,歌劇,電影等眾多藝術領域,對法國現當代舞台戲劇的創作表演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和貢獻。作品有《尼伯龍根的指環》等。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1953年在坎城電影宮台階前歡呼義大利明星瑪麗安吉拉·梅拉托的人群中,有一個年僅28歲的年輕人。他是為自己的處女作《蘭花之欲》到坎城來尋找製片人,也就是說尋找投資者和錢。這個年輕人就是帕特里斯·謝羅。這是這位未來的坎城電影節評審主席第一次踏上坎城濱海大道。

和所有其他來到坎城尋找電影夢的年輕人一樣,謝羅住在坎城幾十公里外的小鎮聖保羅德旺斯的一家小旅館“金鴿”飯店,每天驅車前往濱海大道。他一面追逐大明星們,一面尋找著他的“投資者”,當然也不忘記看電影。其中一部就是瑞典著名導演伯格曼的電影《呼喚與細語》,謝羅深受衝擊。當時的伯格曼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整個一代作家電影的標誌性人物。這就是當時對電影幾乎一無所知的謝羅留下的坎城印象。

1983年,再次踏上濱海大道。他的第三部影片《受傷的男人》被選入正式參賽片。但他自認為“選片人對他的影片顯然不太喜歡”。當時法國片也如今年一樣比平時多出一部。他至今懷疑是當時的文化部長向坎城電影節選片人施加了壓力,才使他的影片入選。他的影片被安排在電影節最後一天放映,而且放在22時;而翌日晚將舉行電影節頒獎和閉幕儀式。也就是說評審在看謝羅的電影時,獲獎影片幾乎已經定局。影片未獲評審青睞,亦未激起觀眾的強烈反應。但這部電影因提出和探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問題,因而在電影史上也留下了它的印跡。謝羅至今對此片入選感到高興。回憶當年在坎城的情景,他說當時他都興奮得昏了頭,無法想像自己成為影人中的一員。總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覺得他找到了一個新天地,正在開始一樁奇遇……。這一年,儘管謝羅沒有得獎,但坎城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3年他成為坎城電影節的評審主席。在這20年間,這位58歲的法國藝術家,喜歡標新立異,在法國文化圈子裡比較時髦,他每出一部電影,都有一幫捧場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是對他的作品,而是對他這個人。他會引導本屆評審選出什麼樣的“金棕櫚”,對於這個不斷變換角度的電影人,還真是很難說。

主要作品

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謝羅歌劇作品的代表作,迄今為止仍是令人難以逾越的高峰。他的導演創作使歌劇成為戲劇,人們不再是單純的欣賞那些精緻唯美的唱段,而是在欣賞一部真正的戲劇,演唱不再是歌劇中的唯一主體,而是一個綜合體中的組成部分。歌劇演員的精湛表演,他們的眼神、淚水、富於表現力的形體動作。這部創作於1976年的歌劇四聯劇,導演手法毫不陳舊。

獲獎記錄

他在電影導演方面的才華也令人驚異,自1974年至今共導演了10部作品,其中5部獲大獎。其電影作品的風格與其戲劇作品有很大差異,極具巴洛克式的典雅、華貴之風,善以長鏡頭敘事。

他於1994年導演的《瑪戈皇后》是其電影作品的代表作,獲得當年的凱撒大獎。他的《法國旅館》於1987年入選“一種注目”單元;歷史劇《瑪戈王后》獲得了評審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1998年他將新作《受傷的男人》送往坎城,但並未得到坎城影人的青睞。倒是翌年的凱撒獎給他送來了安慰與承認:他獲得了最佳導演獎。此後,他便開始成為國際各類大獎的常客。

2001年柏林電影節將金熊獎給了他的新作《私生活》,由於這部影片拍攝的性愛場面超出了X電影的尺度,從而引發了歐洲電影的暴露場面究竟能走多遠的爭議。2003年他的另一部影片《受傷的男人》又得了銀熊獎。

人物評價

他的戲劇作品具有樸實、大氣的寫實風格,會產生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能真正地從內心深處打動觀眾。

由於自幼受過良好的美術氛圍的薰陶,使他在舞美、服裝、舞檯燈光等方面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銳,觀看他的作品就像在欣賞運動著的雕塑或油畫。這些外在的表現手段與戲劇情節及演員的表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此他的舞台作品是極具獨特導演風格的作家作品。

對於古典作品的詮釋,他既能深刻完整地詮釋作品的主題,同時又能做到不囿於任何科範之中,而使古典作品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光彩。開放式的劇場在舞台調度和燈光布置方面難度極大。謝羅運用簡潔的追光,即成功營造出古典悲劇的氛圍,追光籠罩之處,清晰勾勒出演員富有立體感的輪廓、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追光之外的舞台空間則陷於幽深的黑暗之中,愛情、陰謀、死亡似乎就隱藏於這機關重重之中,懸念也因此展開。

在服裝設計方面的看似不經意,卻是古典悲劇的點睛之筆。演員們的著裝是簡單的,沒有時代痕跡的,並有意暴露部分肌體,不由使人聯想起古希臘的裸體雕塑,人體的自然曲線是最富美感與動感的。

這位58歲的法國藝術家,喜歡標新立異,在法國文化圈子裡比較時髦,他每出一部電影,都有一幫捧場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是對他的作品,而是對他這個人。他會引導本屆評審選出什麼樣的“金棕櫚”,對於這個不斷變換角度的電影人,還真是很難說。

無論在戲劇歌劇舞台還是電影銀幕上,這位法國天才級導演總會不時帶給人們驚喜或是意外。他的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以及對待藝術創作的嚴謹務實的作風,是對每一個藝術創作者的激勵和鼓舞。他的作品中所散發出的極富生命力的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走進劇場、走進影院去欣賞他的戲劇,他的電影的人!

有了他和他這樣的人,戲劇永遠不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