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在這本散文集裡,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對骯髒、畸形的現實社會所進行的淋漓盡致、疾惡如仇的諷刺和挖苦,對傳統、腐朽的世俗習氣的無情鞭撻和猛烈抨擊:也可以讀到詩人對美的嚮往和所作的引人入勝的描繪;還可以嗅到詩人某些寓意深刻但又難以捉摸的纖細的思緒。當然,有些“奇篇怪章” 使人不大好懂,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解脫的種種矛盾在作家和一部分知識分子中所引起的精神危機以至病態心理。而總的來說,這本散文集和《惡之花》一樣,是有它獨特的社會意義的。作者介紹
沙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出生於巴黎。父親是一位具有啟蒙運動思想的畫家。他受父親藝術思想的薰陶和影響,從小就產生了對藝術的酷愛。但不幸的是,在他六歲時,父親生病去世了,母親又改嫁,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了一層陰鬱的色彩,產生了“永遠孤獨的命運感”。 他所生長的城市巴黎,當時是文化藝術的中心,各國的作家、藝術家紛紛來此相聚,藝術氣氛相當濃厚。詩人在這種氣氛中生活、成長,逐漸形成了對藝術的敏感,也認識了這座五光十色、放蕩不圖書《巴黎的憂鬱》羈的城市。十七、八歲時,他經常在拉丁區的詩人畫家中作客為朋,變成一個極端的浪漫派。後來,他又決定到印度去旅行,不料這位思想豪放的文學青年卻在遠渡重洋途中懷念起家鄉來。於是,他停下腳步,逗留在印度洋中當時法國的殖民地留尼旺島和模里西斯島上。這南國明媚的陽光和蔥鬱誘人的景色也未能把詩人多留一些時候,不久,他便匆匆地趕回了巴黎。這是他一生中最遠的旅行,雖然旅途中外界景物並沒有引起他很大的興趣,然而卻極大地豐富了他內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