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匈牙利電影導演。原名赫伯特?鮑爾,生於塞格德城,卒於布拉格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投身革命事業,積極為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工作,任蘇維埃共和國作家委員會成員。1919年匈牙利革命失敗後,被迫流亡於奧地利,為維也納的《日報》撰稿。在維也納期間,開始發展電影作為一種獨立藝術的理論,1923年起陸續發表研究蒙太奇、鏡頭角度、特寫和音響等方面的理論專著。在《電影美學》中,巴拉茲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就電影的音響、對白、色彩、腳本、剪輯、攝影機調度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強調電影欣賞過程中理論的重要性,滿懷希望迎接這一嶄新藝術形式的發展。他認為電影本應只在工業文明中繁衍,其廣泛性與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連,並常被作為國家宣傳機器的一部分。他認為攝影機角度是"電影本身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表現手段……攝影機將觀眾帶入影片畫面之中。"他的文章是場面調度、場景內攝影等概念及其心理效應的理論先聲。希特勒上台後,巴拉茲流亡蘇聯。1933至1945年應聘擔任莫斯科電影學院美學教授,創作了《卡爾?布魯涅爾》(1936)等電影劇本。匈牙利解放後,回到布達佩斯,創建了電影研究所,並在匈、捷、波等國電影學院任教。他曾擔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發電影公司的藝術顧問並擔任匈牙利筆會主席,編輯過電影雜誌《探照燈》。1949年獲得科樹特國家獎金,布達佩斯一家電影製片廠以他的名字命名。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主演 | 擔任職務 |
1947 | 歐洲某處 | | Géza von Radványi | Artúr Somlay,Miklós Gábor | 編劇 |
1932 | 藍光 | | 萊妮·里芬斯塔爾 | 萊妮·里芬斯塔爾,Mathias Wieman | 編劇 |
1932 | 大飯店 | | 愛德芒德·古爾丁 | 葛麗泰·嘉寶,約翰·巴里摩爾 | 編劇 |
1931 | 三分錢歌劇 | | 喬治· 威廉· 巴布斯特 | Rudolf Forster,Carola Neher | 編劇 |
1929 | The Storming of La Sarraz | Commander | 謝爾蓋·愛森斯坦 | Jean-Georges Auriol,巴拉茲·貝拉 | 演員 |
1928 | 唐璜 | | 保羅·錫納 | 伊莉莎白·伯格納,Rafael Calvo | 編劇 |
1926 | 夫人不想要孩子 | | 亞歷山大·柯達 | 瑪麗婭·科爾達,瑪琳·黛德麗 | 編劇 |
人物關係
合作關係 | 人物名稱 | 合作作品 |
合作兩次以上的影人 | Robert Baberske | 合作作品(2):《唐璜》,《夫人不想要孩子》 |
Giuseppe Becce | 合作作品(2):《藍光》,《唐璜》 | |
卡爾·弗羅伊德Karl Freund | 合作作品(2):《唐璜》,《夫人不想要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