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吸蜜鸚鵡休恩半島亞種

巴布亞吸蜜鸚鵡休恩半島亞種

中文學名 巴布亞吸蜜鸚鵡休恩半島亞種 拉丁學名Charmosyna papou wahnesi。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分布於休恩半島(Huon Peninsula)。巴布亞吸蜜鸚鵡休恩半島亞種,鳥體為紅色,背部和翅膀為深綠色,頭部後方有一塊黑色的羽毛,前端邊緣帶有藍色的條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巴布亞吸蜜鸚鵡休恩半島亞種
【中文別名】休恩半島巴布亞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Charmosyna papou wahnesi
【命名者及時間】Rothschild, 1906
【英文名稱】Papuan Lorikeet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

物種概述

腹部和大腿為黑色;胸部兩側有一小塊黃色的羽毛,在下腹兩側則有一塊比較大的黃羽;鳥喙桔紅,虹膜橙色。棲息於介於1400米和3500米之間的山區林地。偶爾會到比較低的緯度例如1200米或是2000米以下的地區活動。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活動,偶爾會和其他種類的吸蜜鸚鵡一起集結於樹頂或是灌木叢覓食活動;生性活潑,會在枝葉間靈活的用鳥喙輔助四處攀爬;以花蜜、花朵、花粉、軟水果、漿果、種子、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
該亞種在成鳥時有黑化階段,但整個上腹部有廣泛的黃帶。

分布範圍

分布於休恩半島(Huon Peninsula)。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