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特里亞王國

巴克特里亞王國

“巴克特里亞”是古希臘人對今興都庫什山以北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的稱呼。

巴克特里亞王國

正文

公元前 3世紀中葉希臘殖民者在中亞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又稱“中亞希臘王國”。首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爾赫)。“巴克特里亞”是古希臘人對今興都庫什山以北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的稱呼。中國史籍《史記》、《漢書》、《山海經》稱該地區為大夏。《隋書》、《北史》和《唐書》作"吐火羅"。《大唐西域記》作“睹貨邏”。這一地區是古代中亞、南亞、西亞的交通樞紐,原為波斯帝國的一個州,原居民屬東伊朗族。
興起與衰落 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此地後,即以此為其東方領地的統治中心。塞琉西王朝統治中亞時,更將大批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移居此地。公元前255年,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圖斯一世(約公元前256~前248在位)趁安息人反叛塞琉西王朝之機,也宣告獨立。最初的中亞希臘王國除巴克特里亞外,還包括阿姆河以北的索格狄亞那、以今謀夫為中心的馬爾吉亞那和以今赫拉特為中心的阿里亞 3個“撒特拉普”(satrap,意為“省”或“郡”、“州”)。狄奧多圖斯一世委派其親屬和功臣為各州總督。這樣做,固然暫時鞏固了其統治,但亦為以後的內亂埋下了禍根。

巴克特里亞王國巴克特里亞王國
約公元前230年,索格狄亞那總督歐西德穆斯奪得王位。公元前208年,他成功地挫敗了安條克三世率領的塞琉西軍隊長達兩年的進攻,迫使後者正式承認巴克特里亞王國。其子德米特里一世(約公元前200~前185在位)即位後,乘印度孔雀王朝衰落之機,大舉南侵,先後將喀布爾、犍陀羅和旁遮普等地納入王國的版圖。德米特里二世即位後(約公元前185~前165在位),繼續向印度擴張,至公元前 2世紀70年代時,中亞希臘王國的版圖東起恆河中游流域,西達波斯沙漠,南抵孟買灣,北界錫爾河,勢力鼎盛。但此時,監領興都庫什山以北地區的歐克拉蒂德斯發動叛亂,在巴克特里亞稱王。從此,王國以興都庫什山為界,分裂為南北二朝,互相攻戰。約公元前 159年歐克拉蒂德斯被殺,其子黑黎歐克里斯繼位。一些勢強的總督或將軍乘機割據一方,如一度強大的米南德,即在德米特里二世死後擁兵自立。帕提亞王米特拉達梯一世乘機兩次攻入巴克特里亞。
公元前 2世紀中葉,大月氏的西遷給已經走下坡路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以巨大的衝擊。馬爾吉亞那和索格狄亞那相繼為塞種人和大月氏人所占。公元前 145年,黑黎歐克里斯(約公元前155~前135在位)被迫退往興都庫什山以南,巴克特里亞遂為大月氏人和部分塞種人所占。此後,殘存於自喀布爾谷地至旁遮普地區的中亞希臘人分裂為數個小王國,相互征伐不已。公元前 1世紀末至公元 1世紀初,控制喀布爾和犍陀羅地區的赫爾謨尤斯(約公元前20~公元20在位)一度勢強,但在安息,已臣屬大月氏的五部翕侯罽賓的塞人的夾擊下,很快衰亡。巴克特里亞王國的歷史從此結束。
經濟與文化 巴克特里亞王國時期,中亞的農業和畜牧業獲得迅速發展,種植小麥、稻穀、葡萄。費爾乾納盆地以出產良馬著稱。來自希臘、馬其頓、小亞細亞的移民大規模地屯田開荒,興修水利。公元前 3世紀以後,城市經濟繁榮。其中較重要的有:馬爾吉亞那的亞歷山大城、索格狄亞那的馬爾康達、費爾乾納的安條克城、阿富汗北部的巴米揚、貝格蘭姆等城。在各遺址中,都發現有大量錢幣(主要是銀幣),上面的王像和銘文,為研究者提供了有關王國的政治史、王室世系、編年的珍貴資料。同時,這些錢幣還證明了當時繁榮的社會經濟交流。在當時已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各等級的居住區域和房屋有十分明顯的差別。據銘文研究,希臘語是王國的官方語言,而希臘字母也往往被用來標寫或改寫本地方言。這一時期,希臘的宗教,建築風格、雕塑技藝、錢幣和金屬器皿的鑄造技術在中亞及南亞北部廣泛流行。由於希臘殖民者積極地同其故土保持聯繫,加之中亞居民善於經商的傳統,這一時期的東西方交通亦有很大發展。從中國西北經中亞或從中國西南經由印度去西方的商道,都經過巴克特里亞,因此中介商業十分發達。
由希臘移民創建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的政治體制、經濟結構、文化構成等都植根於古老的希臘文明。但是,由於這種外來文化是被移植、發展於同樣具有古老文明的中亞腹地,並不斷受到印度和波斯文化的影響與滲透,因而形成了一種以希臘文化為基調的“混成”文化。這種文化,對中亞古代文明的發展影響甚深,對中亞周邊各文明區亦有程度不同的影響。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