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炮

鹹淳九年(1273年),忽必烈派遣回回炮匠至樊城與襄陽,造炮攻城。 宋元襄樊之戰中,元軍即使用的回回炮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 南宋也曾經仿造回回炮,《宋史·兵志十一》云:“鹹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炮。

巨石炮、襄陽炮,是投石機或重力拋石機的改良版本武器。
蒙古人遠征波斯時,發現當地有火炮[1],炮身以木頭製造,所用彈石重達150斤,射程近400米[2],落地時砸地深7尺[3],威力甚大。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遣使到波斯,向伊兒汗國宗王阿八哈徵調炮匠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Ismail)。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Alal-Din製成回回炮,在大都午門前試射成功。鹹淳九年(1273年),忽必烈派遣回回炮匠至樊城與襄陽,造炮攻城。在《史集》記載的參與攻城的回回炮手中,除了亦思馬因,還有阿老瓦丁以及兩個大馬士革人。元軍得以渡江南下,在江南的每個戰場上,《元史·阿老瓦丁傳》則雲回回炮是:“每戰用之,皆有功”。[4]
宋元襄樊之戰中,元軍即使用的回回炮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因此投降[5]。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建置回回炮手總管府,以阿老瓦丁為管軍總管、宣武將軍,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名為回回炮手軍匠上萬戶府。南宋也曾經仿造回回炮,《宋史·兵志十一》云:“鹹淳九年(1273年),沿邊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炮。有觸類巧思,別置炮遠出其上”。宋人鄭思肖在《心史》中記載:“其回回炮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炮”,又“其‘回回炮’甚猛於常炮,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對回回炮評價說:“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炮。[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