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如果說,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傘蓋起來,你一定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隨著建築科技、材料工業的飛速進展,這個神話已成現實。
威努斯基市是美國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處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兩萬,每年入冬,風寒雪飄,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張起一頂擎天巨傘,市區約3600萬平方米的建築、房屋、街道、橋樑、廣場、綠地等,全在傘下。居民們有了這頂巨傘的庇護,再也不怕嚴寒的襲擾了。
舉世罕見的巨傘是怎樣撐開的呢?原來傘柄是全市最高的67米(11層)塔樓,在樓頂上架起中心鋼軸,在市區周圍地面,環繞深埋了60根合金鋼的樁柱,從中軸縱拉60根巨傘下的城市高強度尼龍繩索與樁柱連線,繩索之間串著許多支索,並把透光的有機玻璃塑膠膜覆蓋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裝置由電機控制,像傘一樣可蓋可收,全城猶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臘月,陽光射入,聚熱不散,溫暖如春。在傘面上又分組設定了輕巧的太陽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為全城供應熱水。只要不是整天連陰,太陽能收集器便可發揮聚熱功能,所以整個建“傘”的工程費用雖高達350萬美元,但只要一個冬天,全城節省下來的取暖費用就可以補償。
巨傘下的小城居民,從此不受氣候劇變之苦。進門是小家庭,出戶在大家庭,鄰里街坊相處顯然比從前要親切和睦多了。另外,家家戶戶省下不少取暖費用,因此多數人對這項工程抱贊成與欣賞的態度。但是,也有衛生專家指出,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生活,必能適應各種惡劣氣候,而如今的男女老少猶如生存在暖棚溫室之中,天長日久,對人的肌體素質與心理健康會產生不良影響。巨傘的利弊功過至今還在進一步研討,然而傘下的威努斯基市卻因此聞名全球,成為美國一處新的觀光勝地,每到隆冬,各地遊人絡繹不絕,興會於“巨傘”之下。
作者簡介
應朝,1941年出生,196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的拔尖人物,現在從事建築事業,曾發表論文多達300餘篇,是現代工程師。1987年2月22日在《人民日報》中出版了《巨傘下的城市》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