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機構。古代禁衛軍指揮機構。隋代十二衛之一,置大將軍一員、將軍二員,掌宮掖禁御,督攝隊仗。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以大將軍、將軍總府事,並統諸鷹揚府。所領軍士名熊渠。唐代為十六衛之一,置大將軍一員、將軍二員,統翊府及外府府兵,掌宮禁宿衛,大朝會在正殿前以其隊次立於左驍衛之下。貞元二年(786年)置上將軍一員,位大將軍上。遼亦置,設大將軍、將軍,領折衝都尉、果毅都尉。
相關詞條
-
武衛軍
大清帝國最後的精銳王牌之師,中日甲午戰後,清廷在無能力、無財源、無兵備的情況下,決心建立一支新式軍隊。光緒廿五年二月廿日,清廷正式成立武衛軍,改聶士成武...
簡介 建立原因 編裝 炮兵實力 -
左武衛大將軍
官名。隋朝十二衛大將軍之一,置一員,正三品,總府事,並統諸鷹揚府。唐朝沿置,掌宮禁宿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宋...
-
武衛軍[中日甲午戰後建立的軍隊]
中日甲午戰後,清廷在無能力、無財源、無兵備的情況下,決心建立一支新式軍隊。但建立新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需要金錢購置械彈裝備,需要大量經常維持費用、...
簡介 建立 瓦解 編裝 炮兵實力 -
武衛中軍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清文淵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榮祿奉命節制北洋各軍,將宋慶的毅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聶士成的武毅軍、董福祥的甘軍,改組為武衛左、右、...
-
武衛校尉
中書令 武力+5 武力+2
-
武衛軍都指揮使司
武衛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金屬兵部。掌防衛都城,警捕盜賊。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官。所屬鈐轄司掌管轄軍人,防耳警捕,有鈐轄、都將軍等官。
官職發展 -
故武衛將軍輓詞三首
”註:羽,旗也。 《牧誓》:“千夫長,百夫長。 ”注云:“冰,櫝丸蓋也。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者簡介 -
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譯文 作者簡介 -
李渾[隋朝左武衛將軍]
李渾,字金才,漢騎都尉陵之後,隋朝太師李穆第十子。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