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武裝鬥爭
通常所說的武裝鬥爭,是指為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組織和使用武裝力量進行的鬥爭,包括戰爭和戰爭以外的武裝衝突,它發生於不同的階級、民族、國家和政治集團...
中國理論 武裝建設 理論認識 戰略戰術 -
中國工農革命軍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在長征中,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於1935年9月...
簡介 歷史沿革 成立始末 中國工農革命軍-相關人物 相關改編 -
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
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領導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一、四團在修水舉行了著名的秋收起義,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 1927年8月,我黨領...
-
工農武裝割據
“工農武裝割據”是毛澤東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新道路理論的一個科學概念。它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
簡介 形成 -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1927年8月1日中共領導北伐戰爭中的國民革命軍一部參加南昌起義,開始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鬥爭。起義失敗後留下的800多人成為人民軍隊的骨幹。同年...
基本內容 -
秋收起義[1927年毛澤東、盧德銘領導的武裝起義]
當秋收起義權派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民眾,推進中國革命,在湖南和江西邊界發動的武裝...,由一個師縮編成一個團的工農革命軍自三灣到達寧岡古城。毛澤東主持召開前委...問題。當時黨內普遍的看法都認為暴動主要應該依靠工農武裝,軍隊只能起次要...
簡介 起義背景 起義過程 起義領導人 起義評價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及其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以武裝鬥爭建立...中國革命的指揮與行動,使城鄉的鬥爭、工農的鬥爭、各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鬥爭...召開“蘇代會”的重要意義。認為:“這個會議必然對於全國工農革命運動特別是...
簡介 歷史意義 -
熱血軍旗
,打到軍閥,民族獨立,國家統一為目標,展開了大規模的工農運動,為中國的改革...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湘贛邊秋收起義
、贛四省農民暴動大綱》,就發動農民秋收暴動、開展民眾武裝鬥爭、進行...上,將湘贛邊界地區擁有5000餘人的革命武裝力量統一編為工農革命第1軍第...公開組織工農革命軍,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廢除苛捐雜稅,建立工農民主政府...
簡介 歷史背景 起義過程 起義成員 歷史意義 -
湘南起義
開了整個湘南起義的序幕。隨即,朱德、陳毅將部隊整編為工農革命軍1師,並在...中共中央以前所給的番號,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與此同時,建立了宜章蘇維埃政府和農軍獨立團。湘南起義軍指揮部舊址工農革命軍...
背景 經過 領導人 意義 成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