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烏[中藥]

川烏[中藥]
川烏[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川烏,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乾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除去子根、鬚根及泥沙,曬乾。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塊根。

性 味

味辛、苦,性熱.

歸 經

歸心、肝、腎、脾經。

功 效

祛風除濕,溫經止痛。

主 治

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相關配伍

1、與麻黃、芍藥、甘草等同用,用於寒濕侵襲,歷節疼痛,不可屈伸者。

2、與赤石脂、乾薑、蜀椒等同用,用於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

3、與自然銅、地龍、烏藥等同用,用於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腫疼痛者。

用法用量

一般炮製後用。內服:煎湯,3~9g;每次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禁 忌

生品內服宜慎;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炮製方法

生川烏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生理特性

川烏,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少數貼伏柔毛。葉互生,具葉柄;葉片卵圓形,掌狀3深裂,兩側裂片再2裂,邊緣具粗齒或缺刻。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與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藍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狀,高2~65px, 側萼片長1.5~50px;花瓣2,有長爪,距長0.1~7.5px;雄蕊多數;心皮3~5。蓇葖果3~5個。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產 地

四川、雲南、陝西、湖南。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
2、《長沙藥解》:“烏頭,溫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開通關腠,驅逐寒濕之力甚捷,凡歷節、腳氣、寒疝、冷積、心腹疼痛之類並有良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